尤暢 孫勇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寧波阿里中心等一批質態優、成長性好、爆發力強的項目引進落地;五大產業技術研究院孵化企業21家,集聚9名院士;“81890”企業服務平臺開通,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2018年以來,海曙區積極落實“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總體部署,持續實施“項目攻堅提速、轉型升級提質、作風建設提效”三大主題年活動,開創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努力在寧波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進程中爭當排頭兵。
只爭朝夕搶速度、真抓實干破難題。三年來,海曙搶抓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機遇,探索出一條從“機器換人”到“企業上云”再到“5G+工業物聯網”的智能制造之路。
2018年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擔任法人代表的寧波市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甬智院”)開院;不到一個月,由國內自動化領域一流科學家團隊領銜的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揭牌;9月,世界頂尖機器人專家李澤湘攜團隊與海曙簽署“兩院一園”總部基地項目;12月,僅用12天,就“搶”得上海交大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落戶……這些“最強大腦”已為帥特龍、培源股份等一批制造業龍頭企業提供智能制造集成解決方案等服務。
科研平臺賦能制造業,高效提升了區域創新力。2020年,海曙區新產品產值達210.13億元,同比增長20.9%;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達20.60億元,同比增長13.5%。
與此同時,海曙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打造產業新業態。工研院落地后已累計吸引200余名高科技人才,其中孵化的浙江藍卓發布了國內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upOS工業操作系統”,企業估值已達13億元。
樹“紅幫裁縫”百年品牌,做“時尚海曙”千億產業。浙江紡織服裝業1/3的產值在寧波,寧波紡織服裝業1/3的產值在海曙、80%的服裝品牌也在海曙。近年來,海曙在全市搶先出臺時尚紡織服裝業三年攻堅計劃,加快提升紡織服裝產業在品牌、質量、設計、文化等方面的競爭新優勢。集聚在此的雅戈爾、杉杉、太平鳥、博洋、洛茲、獅丹努等多家知名服裝企業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擁有一身“絕活”的智能工廠,讓身為全國服裝“大佬”的雅戈爾獲益良多。生產效率提高約25%,批量訂單生產周期從原來的45天縮短至32天。眼下,嘗到甜頭的雅戈爾正探索將“5G+互聯網”融入智能制造,將云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邊緣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運用到雅戈爾智能制造各個環節,推動業務、數據、溝通全部在線。
為了助力“產業爭先”,寧波智尚國際服裝產業園引領前沿探新路。作為中國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和全省數字化試點園區,該產業園與阿里云合作,共同打造直播產業帶基地、淘寶大學寧波基地、服裝行業大數據平臺等三大重點項目,深化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將加快推動海曙產業轉型和能級提升,在疫情影響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產業爭先”離不開科技研發和科技攻關,海曙區牢牢牽住科技創新引領的“牛鼻子”,持續推進企業提質增效。
2020年7月,海曙區舉行“智匯海曙”產才技術成果對接會。12項來自甬智院、工研院、上交大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及當地新引進高端人才創業團隊企業的科技成果在會上亮相,吸引了41家涉及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科技型企業。11月,智能C端科創訓練營在海曙開營,進一步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精準“牽手”。
得益于不斷完善的創新“強磁場”,截至2020年底,海曙區已擁有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54家,較上年增加11家,實現增加值24.55億元,同比增長13.1%。
為了給“產業爭先”積蓄發展新動能,海曙將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作為經濟轉型的“頭號工程”?!敖涍^調研發現,村級工業園發展參差不齊、土地利用率低,已成為海曙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之一?!焙J飬^政府相關負責人說,要素瓶頸往往也是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未來發展的潛力與機遇大。
錨定方向,海曙在寧波率先出臺《關于推動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同時在供地開發方面已探索出產業用地“彈性出讓”“租賃”“先租后讓”等模式,并同步建立項目投資建設后續監管模式。“我們還將在土地摘牌門檻上,創新設置5G智能化率指標,為企業打造‘未來工廠打好基礎?!痹撠撠熑苏f。
(作者單位:浙江日報寧波分社、海曙區全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張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