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龍
“三年大變樣”,175個代表性項目按期完成;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美麗經濟交通走廊”示范縣;開發區、濱海、溪口等重大平臺疊加發力,復旦科技園、“茗山智谷”等創新綜合體倍速集聚……
2018年以來,奉化區拿出“拼”的精神、“爭”的勇氣、“實”的作風,以追趕跨越為主線,從思想大解放帶動事業大發展著手,積極落實市委“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總體部署,加快建設現代化健康美麗新城區,全力以赴推動實現后來居上,走出一條砥礪奮進、破難前行的新路子。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上升至第71位,中國幸福百縣榜排名第31位。
今年春節期間,奉化城市文化中心各公共文化服務場館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新春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參加。這座城市文化中心坐落于原奉化熱電廠地塊,總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投資額約8億元,于去年1月投用,是奉化有史以來建筑體量最大、投資額度最高的文化類公建項目,也是奉化第一座城市文化中心。
奉化城市文化中心只是奉化諸多“第一”中的一個。近年來,一個個“第一”,重塑了一個新奉化:奉化第一家省屬大學浙江醫藥高專投用,第一家市級三甲醫院寧波第一醫院開建,第一家國際學校諾德安達建成,第一家五星級的華僑豪生酒店營業,“南三縣”第一家萬達廣場開業……這些“第一”,讓奉化城市更加宜居,讓奉化百姓幸福指數和自豪感與日俱增。
作為寧波年紀最輕、面積最大的新城區,奉化堅持把“六爭攻堅”作為對標同城趨勢、抓搶發展機遇的重要抓手。區四套班子領導率先垂范,結合“三服務”“四聯四跑”活動,實地督導重大項目和重大區塊,推進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縣域管理向城市治理“兩大轉型”。啟動“思想大解放”,開展問題大聚焦、民生大問政、政策大突破等系列活動,樹立“敢想敢爭、勇于攀高”“惟民惟實、勇于擔當”的新理念,為奉化跨越發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撐。
奉化每年把近八成財政支出用于保障民生,近三年來,“城鄉爭優”完成實際投資359.33億元,提前超額完成任務目標,累計民生支出107.4億元,116個民生同城化項目完成96個。美麗城區、特色小城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統籌推進,長汀、斗門、南山新村、花園新村等一大批城中村、城郊村、老舊小區得到有機更新,城區“五橫六縱”主干路網架構基本形成,縣江兩岸,仁湖公園、中山公園等公園廣場和道路、水系、小區等綠化帶交相輝映。農村住房44個梳理改造、15個整村改造和23個風貌提升項目加速實施,完成農房拆舊978.4畝、建新66.3萬平方米,惠及農戶4058戶。
去年9月27日,高架機場南路南線和軌道交通3號線鄞奉段兩大交通工程同一天竣工投入運營。這條立體復合交通走廊,既是一條交通大動脈,也是一條產業大動脈。依托軌道交通3號線,奉化積極導入復旦科技園、清華啟迪等各類創新平臺。眼下,沿著軌道交通3號線,中交智慧城、智能制造城、茗山科技城、濱海低碳城正在加快推進。
在打造大平臺培育大產業的同時,奉化還唱響“山海經”,努力打造長三角文旅融合新高地。近年來,奉化著力推進雪竇名山建設,挖掘彌勒文化內涵,全方位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寧波濱海旅游休閑區逐步打響“寧波灣?奉化玩”文旅新品牌,先后引進恒大、華僑城等項目并穩步推進,成為寧波唯一的省級大花園建設示范平臺。
奉化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是奉化乘勢而上,開啟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奉化將繼續緊扣“兩個轉型”歷史任務,致力成為寧波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一極四區”,努力在現代化健康美麗新城區建設上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責任編輯:楊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