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泳鑫
日前,國擎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公布了兩項抗病毒新藥的研發進展,兩款新藥分別是用于抗乙肝病毒的國擎GQ-Y402和抗新冠病毒的國擎GQ-Y83。經過專業機構測試,兩款新藥在體外攻毒藥效試驗中,關鍵藥效指標起效濃度方面顯示出較好的表現。
2021年3月,復旦大學抗病毒實驗室,對抗乙肝病毒新藥“國擎GQ-Y402”進行了體外攻毒藥效試驗。在起效濃度方面,研究者將“國擎GQ-Y402”與一款乙肝國際一線藥物進行了對比。檢測結果顯示,國擎GQ-Y402的起效濃度低至0.0714nm,優于對比藥物的2.81nm近40倍。
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不久,國擎醫藥與鐘南山院士領銜的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共同開發了一款抗新冠病毒特效新藥“國擎GQ-Y83”。
在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體外抗新冠病毒藥效試驗中,“國擎GQ-Y83”的半數抑制濃度約為702nM,治療指數SI約為1088。
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在測試報告中認為,在該院篩選的500個國內外中西抗新冠病毒候選藥物中,國擎GQ-Y83表現出更低的毒性和起效濃度,其有效性已體現在優化工作中,并建議進一步推進動物試驗與體內藥效研究試驗。
據國擎醫藥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上述兩款藥物均采用同一個技術平臺,“不同于國內不少其他藥研機構模仿西方藥研路線,在原有藥物上進行改進的藥物研發方式,我們的專家團隊以徹底治愈病毒患者為目標,進行長期艱苦卓絕的自主創新基礎研究,努力開發抗病毒藥物技術平臺,尋找原創廣譜滅殺病毒的手段”。
表1:抗乙肝病毒體外藥效試驗數據(復旦大學抗病毒實驗室)資料來源:復旦大學抗病毒實驗室報告
表2:抗新冠病毒新藥體外藥效試驗數據(廣州呼研院)資料來源: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報告
圖1:體外乙肝病毒抑制率柱狀圖。資料來源:復旦大學抗病毒實驗室報告
圖2:體外新冠病毒抑制率柱狀圖。資料來源: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報告
長期以來,中國制藥行業以仿制藥企業為主,全行業普遍缺乏創新,在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療,如乙肝方面,只能依靠進口藥和療效不盡如人意的仿制藥。
近幾年,隨著政策的調整與創新人才回國潮,創新越發成為國內制藥行業的主旋律,廣大患者也有更多機會用上創新藥。
據估算,目前中國有7000多萬乙肝病毒攜帶者,需要治療的有2000萬到3000萬人,目前只有約350萬人在進行抗病毒治療,中國急需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數千萬乙肝患者的治療、未來新冠病毒的徹底攻克,都需要自主創新的抗病毒藥物來滿足國內臨床需求,更需要本土原創生物醫藥企業突破創新研發的藩籬。
國擎醫藥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成果公開發布,特別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慶典。同時預祝,中國自主原創的抗病毒新藥能早日服務于臨床患者,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