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琢璐
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后,因戰局發展迅速,運輸路線急速增長,朝方軍用公路被敵機破壞嚴重,急需組織公路工程人員赴朝參加公路搶修。1951年11月初,東北公路管理總局作出了赴朝搶修公路的決定,計劃抽調總局及各省公路局的職工組成一支紀律性強、技術熟練、機動靈活的公路搶修隊伍——公路工程總隊,擔負赴朝搶修公路的任務。中國人民志愿公路工程總隊于11月末正式成立,由東北公路管理總局局長連柏生任總隊長,總人數近3000人。遼寧省檔案館保存有許多抗美援朝時期公路工程總隊相關戰地書信。其中,《劉瑤章致王潮海信》與其他書信略有不同,抗美援朝任務的艱巨和其中源自人民的力量,都在這封信中得到了集中展現。本文將從題材、內容、體例、視角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和解讀。
在遼寧省檔案館保存的抗美援朝時期與公路工程總隊相關的戰地書信中,數量最多的是慰問信,占比將近一半,比如《志愿軍后勤一分部給公路工程大隊全體同志的慰問信》?!吨驹杠姽饭こ桃淮箨牻o后勤一分部的答謝信》是對前一慰問信的答復。其次是一些公文往來的信函,比如《東北公路總局連柏生局長關于工薪等問題給志愿軍公路工程一大隊的信》。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類型數量慰問信8答謝信1決心書1家書2其他5合計17
慰問信的對象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給公路工程大隊的慰問信,此類居多;二是給公路工程大隊家屬的慰問信。舉凡新年、春節、八一建軍節等節日,東北公路總局、遼東省公路局、志愿軍后勤部等機構均致信公路工程大隊表示慰問,主要是對其在敵機頻繁掃射襲擊、嚴寒及各種物資工具缺乏的條件下,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各項任務,保障支前運輸工作的肯定。這些慰問信通過前來慰問的代表,與慰問品一起送達公路工程大隊。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志愿軍后勤一分部給公路工程大隊全體同志的慰問信》,寫于1951年8月2日。一個多月后的9月7日,志愿軍后勤一分部派代表攜帶慰問品到現場進行慰問,這封慰問信才達成使命。當日,志愿軍公路工程一大隊又寫了一封答謝信給后勤一分部帶回。公路工程大隊寫給家屬的慰問信主要是匯報成績和榮譽,說明生活情況,盡可能讓家屬安心。決心書主要是先總結成績,以表明完成任務的能力,再表明完成任務的決心。家書則寄托著家人的全力支持和期望。其他信件如《東北公路總局連柏生局長關于工薪等問題給志愿軍公路工程一大隊的信》,主要是對相關工作問題的答復。
《劉瑤章致王潮海信》與前述書信相比,由于寄信人與收信人的身份等原因,在題材上有所不同。收信人王潮海時任公路工程總隊第一大隊大隊長兼政委,寄信人劉瑤章擔任第一大隊副大隊長。1950年12月26日,劉瑤章率領大隊部徒步過江,赴朝進行西線搶修。1951年8月,他因病短暫回國修養。此信寫于沈陽,時間為1951年8月25日,距其到達抗美援朝戰場的時間已有9個月。信中除報告任務完成情況、個人工作調任經歷外,還詳細描述了他回到首都北京后的感受。可以說,這封信,既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公路工程總隊第一副大隊長劉瑤章給大隊長王潮海的工作匯報,同時又是戰友劉瑤章給王潮海對祖國的生產建設情況和美好生活景象的介紹,其中飽含著慰問和鼓舞。
《劉瑤章致王潮海信》洋洋灑灑,達9500余字,充分體現了劉瑤章作為抗美援朝親歷者對工作負責到底、兢兢業業的擔當。在加入公路工程大隊奔赴朝鮮戰場前,劉瑤章原本在水利部任辦公廳主任一職。此次因病回國后,他先在沈陽修養,然后又回到北京。從北京回來后的第3天,忽然接到將他調回水利部的命令,并且要求他馬上就到北京報到。但劉瑤章希望自己參加抗美援朝工作能夠有始有終,堅持要將本次工作任務完成,并做當面說明。水利部征得東北局同意,認為劉瑤章不必再返回抗美援朝戰場,而是直接赴京任職。劉瑤章經商定后決定以報告和總結的方式,對此次任務及自己9個月以來的工作進行總結和交接,待8月23日或24日再乘車回北京。由于京沈通車因水災發生故障,實際上他在沈陽停留的時間更長,也就有了更充足的時間總結工作、思考問題。
與前述慰問信、答謝信、決心書、家書等信中只有單一主題和結構不同,《劉瑤章致王潮海信》從結構上看共分為四部分,前兩部分交待工作,后兩部分敘述見聞。第一部分詳述被調任的經過,從工作、個人意愿、私人情感等方面表達了對于前方工作的不舍,同時匯報最終交接工作安排。劉瑤章不愿調離的原因有三:一是從當時戰場的局勢看,從前方往后方調人有些困難;二是他想要有始有終地參加抗美援朝工作,可以更多也更全面地學習,提升能力;三是從情感上講,因王潮海對他個人在生活、工作上照顧頗多,故不愿意在人手短缺時離開。8月20日下午5點,劉瑤章到東北公路總局匯報被調經過,商量相關事宜如何處理,兩天后又打電報向王潮海報告事件經過。第二部分匯報回國后工作完成情況。此次回國,他的主要任務是向抗美援朝戰場增派干部。8月1日,劉瑤章向東北公路總局局長連柏生報告了第一大隊迫切需要干部,希望能夠增派的情況。并由連柏生出面請東北局和中央公路總局協調解決。但是地方干部實在無法抽調,劉瑤章又想方設法找到之前因病回國的同志,比如護士李韻欣、二中隊的魯洪仁、二中隊工友馬德純、大隊部搬運班長胡慶春、司機段培月等,他們都表示要再次奔赴戰場。第三部分敘述國內見聞。第四部分表達對王潮海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給予幫助的感謝。
《劉瑤章致王潮海信》與前述其他信件最大的差異是視角不同。他以一個剛剛從戰場回國的陌生的視角來回望祖國。他在信中詳細描述了回國后的親身體會:“只要人家知道你是參加抗美援朝回來的,對你就是另眼看待,熱情地歡迎你、招待你,問問志愿軍和人民軍的情形,又問問敵人和俘虜的情形,抗美援朝真正形成一種廣泛的運動?!笨姑涝男麄魃钊肓烁鱾€角落。在廣告上、在商品上,甚至在飯館里擦碗筷的紙片上,隨處可見。全國上下不但積極開展抗美援朝捐獻武器活動,同時還在各個領域形成了愛國公約。
正如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所寫的,“從朝鮮歸來的人,會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劉瑤章于8月9日到北京,17日返回沈陽。8天的時間里,他充分感受到了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
首先,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在《東北日報》上看到一條新聞,說黑龍江省某村鎮為了演話劇想找一件破棉襖都很難找到。環境衛生也改善了很多。馬路比從前整齊,甚至小巷子也比從前清潔。行人、車馬以及公共場所的秩序都有顯著的提升。其次,在教育方面,為了建設祖國的需要,學校都開始擴充班次和容量,實行統一分區招生。學校里和社會上的學習氣氛都比之前更為濃厚。由于經濟和國防建設方面的飛速發展,畢業生分配求過于供,其他領域就業情況也大有改善。再次,在文化娛樂方面,活動種類日漸豐富,包括電影、話劇、展覽以及游泳等體育活動。當時正值《永樂大典》在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展覽。《永樂大典》是一部類書,編纂于明成祖時期。手寫的正本早已丟失,副本也散失了很多,特別是八國聯軍入京以后,更是散失不少?!队罉反蟮洹氛褂[時,有蘇聯歸還的版本,有商務印書館收藏的版本,也有民間藏書家收藏的版本。最后,最讓劉瑤章感到興奮的是全國性的建設工程。比如,劉瑤章從報紙上看到的水利工程和防護林工程。當時北方正在建設西滿防護林帶。人們日后所熟知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就是在西滿防護林帶的基礎上建立的。南方則有皖北潤河集的分水閘工程。
總之,對《劉瑤章致王潮海信》的解讀中可以從多個維度和視角窺見抗美援朝運動宣傳、動員、參與的各個方面。既有抗美援朝宣傳情況,又有民眾的積極反應;既有戰地工作任務,又有國內生產生活見聞;既有民眾對于戰地歸人的親切接待,又有歸來者對祖國生產和建設熱潮的欣喜?;赝麣v史,大時代的滾滾浪潮與小人物的個體命運交匯碰撞。劉瑤章作為一個戰場與祖國的聯結者,其經歷種種,都濃縮在字里行間,其信件很好地回答了戰士們的信念來自于哪里,是什么支撐著他們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奮勇拼搏,那是他們對祖國和人民深深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