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軍
(奉節縣人民醫院,重慶 404600)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種疾病的患者體內能夠產生大量的抗體,使身體多個器官、系統受創。SLE也被稱為狼瘡性腎炎(LN),其發病器官通常至腎臟,有研究表明,90%的SLE患者會有不同情況的腎臟病變,該種以多系統損害伴隨自身抗體的免疫性疾病容易引發腎臟病變,但是也有不伴有腎炎的系統性紅斑狼瘡,因此,如何鑒別診斷LN意義重大[1]。為更好地服務于SLE的診斷和治療,本文對SLE患者的血清進行相關的內容的檢測,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來本院就診的住院和門診的360例SLE患者,根據美國風濕病學會(ACR)的SLE診斷標準來進行評判,其中男44例,女316例;年齡8-78歲,平均(34.95±5.46)歲。360例患者分為LN組110例和非LN組250例。選取我院同期來本院健康檢查的體檢者120名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49例,女71例;年齡14-70歲,平均(35.02±5.22)歲。
1.2 干預方法。分別取三組患者清晨空腹的靜脈血4 mL,采用離心分離技術提取血清(血液靜置30 min,采用8 cm的離心半徑,設置儀器以3000 r/min離心10 min;采用德國歐盟公司生產的試劑盒進行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實驗過程嚴格遵照規則,每次試驗均采用陰、陽對照實驗的方式。顯微鏡下觀察熒光模型及滴度,以滴度≥1:100為ANA檢測陽性;對三組的免疫球蛋白和補體進行檢測:采用德靈公式生產的試劑盒,用散射比渾濁法對補體(C3、C4)與免疫球蛋白(IgA、IgE、IgG、IgM)進行檢測,通過BN Ⅱ全自動免疫分析測定結果,并且進行科學的質控對照。
1.3 觀察指標。比較三組的陽性率;比較LN組和非LN組ANA核型結果,比較SLE患者與健康對照組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檢測結果。
1.4 統計學分析。數據處理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數數據、計數資料組間比較分別采用χ2檢驗、t檢驗,以[n(%)]、(±s)描述,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LN組與非LN組ANA陽性率比較。SLE患者ANA陽性率為93.61%,健康對照組為0.00%,與健康對照組比較,SLE患者顯著提高(χ2=8.053,P<0.05)。LN組、非LN組ANA陽性率分別為92.73%、94.00%,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χ2=0.207,P>0.05),見表1。

表1 LN組與非LN組ANA陽性率比較(n,%)
2.2 LN組與非LN組ANA核酸結果比較。LN組核均質型、核顆粒型共計80例,占78.43%(80/102),而非LN組這兩種類型共計146例,占62.13%(146/235),兩組這兩種ANA核型均占60%以上,且與非LN組比較,LN組顯著提高(χ2=8.559,P<0.05)。此外,在含有胞漿顆粒型的核型的占比上,LN組、非LN組分別占比為8.82%(9/102)、16.60%(39/235),與LN組相比,LN組顯著降低(P<0.05),見表2。

表2 LN組和非LN組ANA核型結果(n,%)
2.3 SLE患者與對照組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檢測結果。在C3水平上,LN組較非LN組顯著降低(P<0.05);在IgE水平上,LN組較非LN組顯著提高(P<0.05);與健康對照組相比,在免疫球蛋白水平上,LN組、非LN組均顯著提高(P<0.05);而補體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見表3。
表3 SLE患者與對照組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檢測結果(±s)

表3 SLE患者與對照組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檢測結果(±s)
組別 例數 C3(g/L) C4(g/L) IgA(g/L) IgE(IU/ml) IgG(g/L) IgM(g/L)健康對照組 120 1.26±0.22 0.28±0.11 1.75±0.72 34.50±17.54 11.50±4.10 1.08±0.50 LN組 110 0.52±0.11 0.11±0.04 3.10±1.35 136.11±76.27 18.10±7.90 1.25±0.49非LN組 250 0.67±0.18 0.13±0.03 3.31±1.11 385.11±296.57 18.78±6.15 1.39±0.75
SLE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體內產生多種抗體共同作用于人體,患者體內的多種系統受到破壞。大多數的SLE患者同時伴有LN,因此血清免疫的診斷與治療研究刻不容緩。相關研究表明,SLE存在性別、年齡差異,免疫系統受到性激素的影響,女性性激素免疫反應要強于男性性激素,女性自身的雌激素作用使B細胞產生更多的抗體,因此,女性患者更多[2]。
本次研究中SLE患者(93.61%)與健康體檢者(0.00%)相比,ANA陽性率顯著提高(P<0.05),但LN患者(92.73%)、非LN患者(94.00%)無顯著差異(P>0.05)。ANA檢測能夠作用于SLE的臨床診斷,為SLE患者進行臨床診斷、以及預后判斷提供一定的幫助。目前ANA檢測已經作為SLE診斷的重要內容,服務于SLE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但其本身存在特異性差的問題。ANA檢測通過免疫熒光法進行檢測,該種方法的將熒光圖像通過靶抗原位點可分為多種,本研究中檢測的患者的ANA核型主要為核均質型和核顆粒性,非LN組分布更廣,因此,根據ANA的核型分布結果可以判斷LN,對于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十分重要,同時,由于SLE患者體內產生大量的抗體,因此SLE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一般來說會呈現上升趨勢[3]。
本研究中,與健康體檢者相比,LN、非LN患者補體(C3、C4)水平顯著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IgA、IgE、IgG、IgM)水平均有顯著提高(P<0.05),LN患者在C3、IgE水平上,與非LN患者相比有顯著變化(P<0.05)。這主要是由于IgE指標較為特別,其在人體內的含量較小,并且個體差異大,檢測的結果呈現為非正態分布。由于SLN患者體內免疫系統紊亂,免疫復合物會消耗補體,因而患者體內的C3、C4水平下降,使患者機體內產生更多的ANA[4-5]。血清中產生的大量ANA與對應的抗原結合形成新的免疫復合物,逐漸形成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在LN的鑒別診斷上,聯合檢測(抗核抗體、免疫球蛋白及補體)具有重要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