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興會,王朋偉,范強
(1.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39;2.航空精密軸承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 洛陽 471039)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許多領域因空間限制而使軸承安裝拆卸困難,剖分軸承安裝拆卸時不用拆除軸及其他零件,可縮短維修周期,應用廣泛[1-4]。在特殊部位,為增加軸承徑向承載能力,通常選擇雙列剖分圓柱滾子軸承。
雙列剖分圓柱滾子軸承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一外圈為雙擋邊結構,可滿足軸向定位,另一外圈為無擋邊結構,在軸出現膨脹或收縮時可軸向移動。套圈有直線剖、V形剖及斜線剖等剖分形式,通常采用斜線剖[5]。

1—雙擋邊外圈;2—外隔圈;3—無擋邊外圈;4—滾子;5—保持架;6—緊固圈;7—內圈;8—外圈剖切線;9—內圈剖切線圖1 雙列剖分圓柱滾子軸承結構Fig.1 Structure of double row split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套圈淬火后通過線切割進行剖分,套圈淬火后脆性和內應力大,線切割時的切割應力會使套圈在切割過程中爆裂。對于雙擋邊外圈,滾道兩側擋邊及油溝的存在使零件厚度不均,導致同一截面各位置金相組織不同,線切割時應力平衡不均,易造成零件崩裂或鉬絲斷裂,剖切及滾道加工難度均大于無擋邊外圈。
1)滾子通過剖切口時會產生沖擊和振動[6]。
2)兩半外圈無緊固裝置,安裝時兩半外圈斜切口貼合安裝,靠軸承座端蓋軸向壓緊,在軸向竄動時軸承兩半外圈斜切口會軸向錯位。
3)通過兩半緊固圈用螺釘將兩半剖分內圈緊固在軸上。若剖切后內圈、緊固圈與軸的同心度不好,擰緊螺釘時兩半緊固圈螺釘接口處緊固力較大,內圈中部緊固力較小,軸承工作時內圈與軸會發生相對運動,甚至出現內圈跑圈現象,且內圈剖切口處會劃傷軸配合面,從而使軸及軸承不能正常工作。
將兩外圈設計為無擋邊結構,外隔圈設計為凸形結構,如圖2所示。兩外圈分別位于外隔圈兩側臺階上,2列滾子端面與外隔圈端面接觸,起軸向定位作用。原結構軸承的軸向載荷由外圈擋邊承受,優化后外隔圈可承受一定的軸向載荷。為滿足外隔圈承受軸向載荷的要求,外隔圈材料一般選用GCr15,熱處理技術要求符合GB/T 34891—2017《滾動軸承 高碳鉻軸承鋼零件 熱處理技術條件》的規定。

1—外圈;2—外隔圈;3—滾子;4—保持架;5—緊固圈;6—內圈圖2 優化后的雙列剖分圓柱滾子軸承結構Fig.2 Structure of double row split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after optimization
為減小軸承運轉時滾子與外隔圈之間的摩擦[7],將外隔圈與滾子接觸部位端面設計成斜面,斜面角通常為0°17′,如圖3所示。常規滾子與外隔圈斜端面的接觸可起到減摩的作用,在對發熱要求較高的工況,可將滾子設計為球基面,合適的滾子球基面半徑、擋邊傾斜角及接觸位置關系,可降低兩者之間的接觸應力,減少接觸應力非均勻性,改善兩者之間的接觸狀態,減小摩擦。

1—外圈;2—外隔圈;3—滾子圖3 外隔圈與滾子端面接觸示意圖Fig.3 Contact diagram between outer spacer ring and roller end face
為防止兩半外圈發生軸向錯位,兩斜切口由平行變為交叉,對某些尺寸較大的外圈,可采用V形剖切方式,如圖4所示。剖切前在套圈中部鉆一個切割工藝孔,線切割時可從套圈中部向兩端面進行。

圖4 V形剖切示意圖Fig.4 Diagram of V-shaped cutting
將兩半緊固圈改為4個緊固圈緊固,如圖5所示。

圖5 改進后緊固圈裝配示意圖Fig.5 Assembly diagram of fastening ring after improvement
1)優化后的軸承無擋邊外圈結構簡單,材料利用率高,且套圈剖切及滾道加工難度小。
2)相比原切割方式,外圈V形剖切時切割行程縮短了一半,降低了外圈剖切過程中零件崩裂或鉬絲斷裂的風險。在外圈安裝使用時,V形切口可減少軸承運轉過程中的沖擊和振動。兩半外圈切口部位V形面配合剖切口可起到軸向定位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了軸承運行穩定性。
3)通過4個位置對剖分內圈和軸進行約束,緊固力更均勻,緊固效果更好。
針對雙列剖分圓柱滾子軸承加工和使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優化設計,優化后的軸承加工難度低,生產周期短,滿足了用戶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