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過去五年的時間,很多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進入亞太地區,埃森哲負責幫助他們拓展了大部分業務,不管是銷售還是中臺業務等。” 埃森哲運營亞太、非洲、中東和土耳其地區總裁李惠紅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表示,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和獨角獸企業也在不斷地成長起來。而通過調研中國87家獨角獸企業的成長過程,埃森哲發布了《中國獨角獸》報告,希望能從中洞察獨角獸企業的一些“奧秘”。
埃森哲用物種的思路——獨角獸物種譜系來表達此類企業的潛在成長過程。即某種意義上遵循了進化論的規律,一步一步成長為獨角獸企業。
在《中國獨角獸》報告中,54%的企業營收規模集中在5千萬到10億人民幣的區間,這是什么概念?類比等同于A股上市公司中的40%的企業營收規模。所以,從營收規模來看,這些企業具備上市的潛力。
另一方面,物流交通和信息技術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估值較高,教育、信息通信互聯網、文娛健康、先進制造、企業服務也是比較突出的類別。
針對調研結果,埃森哲對獨角獸的成長趨勢進行了歸納總結:首先,To-B趨勢化。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通常To-C比較為主,但是越來越多的獨角獸發現其穩定的成長離不開To-B業務的支撐,即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互聯網公司,他們其實也開始往To-B的維度去走。
“之所以說,To-B是未來獨角獸發展的比較重要的趨勢,是因為To-是一個持續、長期發展的思維模式,企業成長的過程都是希望不斷的成長,持續的發展,就需要從To-C到To-B不斷成長和拓展企業的產品、服務和客戶群的過程。”李惠紅說道。
其次,以技術本位,而不是資本為本。企業拿到投資需要真心地投入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服務。
最后,持續,有利潤的發展,而不是單純的關心營收。燒錢的模式無法維系企業的健康發展,需要看產品和服務變現,這才是企業發展最根本的基礎。
為了更好地探索獨角獸企,埃森哲將2019年營業收入前四分之一的獨角獸企業劃分為進化先鋒,有意思的是,這些進化先鋒獨角獸企業的營收基本在30億人民幣的區間范圍。
從整個進化先鋒的分布看到,To-B在穩定增長,占35%,其中信息通信互聯網、物流交通、新興技術是比較主要的進化先鋒獨角獸的行業。
在《中國獨角獸》報告中,埃森哲將進化先鋒的制勝之道做出了總結——以長期增長為著眼點,同時圍繞著技術創新、運營效率、人才組織和構建信任四個核心基本能力的管理思維,成為進化先鋒的制勝之道。
“30%的進化先鋒會關注長期的利益和目標,他們會關注更廣泛的市場,尤其是海外市場。”李惠紅表示,在接觸的中國獨角獸企業中,保持穩定增長的都會有自己的海外市場業務,比如說,東南亞、亞太地區和非洲。
以此同時,持續性和規模化也是非常關鍵。從創新的維度來看,四個核心能力當中第一個就是技術創新,技術創新能力要看企業在技術方面的投資是不是非常的有力度,所以我們會看到研發的投入因為行業的不同呈現比較大的差異。
當然,運營效率對于企業來說也很重要。通常早期做企業的時候,會產生做好產品和服務,就能提高營收的誤區。但是想長期持續的成長和發展,企業獲利的能力主要體現在運營的效率,只有提高運營效率,才能運營產品、服務組織和人才。
“不過,企業在提高運營效率的過程當中成本也會隨之變大,這是一個矛盾點。”在李惠紅看來,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如何把管理費用不斷的優化,也是在進化先鋒的群體比較明顯的優勢。
除此之外,人才組織和科技向善也是進化先鋒比較關注的方向。事實上,科技向善,在全球的高科技互聯網獨角獸公司體現的非常的重要,特別是中國的獨角獸的企業。如何能夠處理好企業與客戶、員工的關系,甚至是供應商和投資者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非常關鍵且長期的思維。
獨角獸如何能夠成為更大、更強的巨獸?埃森哲給出了三個要點:首先,不斷提升組織的運營效率,而不是單純的快速運營身邊的資源,與供應商和客戶保持很好的合作,拓展能力。

其次,借鑒已有的能力構建生態的思維。和生態一起,可以不斷去實現創新。
再次,發展人才體系,把人才作為根本。
最后,360度的信任,社會責任的角度,安全、信息保密,最終技術向善,這些都是企業能夠構建信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