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我們EAM的客戶實際上只有5%到10%會使用我們行業的CloudSuites套件。大部分客戶實際上是比較獨立地使用EAM,而沒有使用我們的CloudSuites套件。所以出售EAM業務對我們的戰略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在這個時候把EAM業務出售出去是很合理的,能夠讓我們更好地來服務客戶。”2021年7月7日,Infor宣布將以 27.5億美元向Hexagon AB出售企業資產管理(EAM)業務。Soma Somasundara,Infor首席技術官兼產品總裁在當天接受筆者采訪時強調:雖然Infor在EAM業務方面是非常強的,但是在資產績效管理以及利用傳感器、軟件和自動化技術等方面,相比Hexagon AB來說,能力還是有所欠缺的。所以通過這次出售EAM業務給Hexagon AB,可以此次出售相關業務,Infor是希望“讓EAM與Hexagon AB較強的基礎設施管理和資產績效管理業務相結合,更好地服務客戶。”
了解Infor的人都知道,這曾經是一個行業公認的“收購狂人”。
在上一個“企業信息化轉型”的年代,成立于2002年,將業務目標定位在“企業應用與服務”的Infor,與成立于1982年的Fourth Shift、成立于成立于1978年的MAPICS、成立于1978年、總部在荷蘭的Baan、成立于1979年的Symix等眾多公司相比,絕對是一個行業的“新晉者”。
然而自成立以來,在極短的時間內,Infor就收購了超過40家軟件公司——其中就包括以上這些“歷史悠久”的同行前輩企業,從而依靠“提供行業解決方案”這樣一個相對“垂直型”的業務,迅速成為全球第三大企業級應用軟件及服務供應商。
目標明確的收購,讓Infor迅速占據了市場的主動,但同時,也讓其從產品到用戶的覆蓋范圍,迅速擴張:從產品上看,Infor能夠提供包括客戶關系管理軟件、企業資產管理、企業資源規劃軟件、財務管理軟件、人力資本管理軟件、企業績效管理軟件、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供應商關系管理軟件、以及供應鏈管理軟件等;從服務的行業看,離散制造業、流程制造業、金融領域、零售行業等,都存在大量使用“Infor”產品的用戶。在一個強調“行業特征對于企業IT系統需求”的時代,產品和客戶領域的不斷擴大,實際上也帶來更多的,是用戶對于針對性服務需求的高速增長,以及對于Infor自身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難度和挑戰。
到了2014年,Infor“創造性”地解決這一問題:將具有行業屬性的功能和軟件組合在一起,構成行業應用套件,同時,將其部署在云端,從而降低企業應用和獲得的門檻,推出了CloudSuite——一個在云中的針對特定行業的ERP套件——到今天為止,Infor已經將CloudSuite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為此,Infor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技術收購:在2015年8月,Infor以6.75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云端商業網絡平臺GT Nexus;2017年5月,收購了云原生、商業智能(BI)、分析和數據可視化技術先驅Birst公司。并在7月,基于CloudSuite應用發布了人工智能產品Coleman平臺。
按照一般的規律,作為正在努力將自身的技術架構從行業套件、云持續向商務、BI和AI的擴展和擴張的系統提供商,Infor未來一定會通過更多的持續收購,來實現自己的這一次轉型。但是接下來的這次與“收購”這個詞同時出現在新聞標題里的,卻是Infor自己被科氏工業集團收購了。
2020年2月,美國最大私人企業之一的科氏工業宣布收購企業級管理軟件公司Infor。作為“全球最神秘的非上市私人企業”的科氏工業集團,實際上從2017年以來,就不僅是Infor的投資者,也是Infor的重要客戶。此次,科氏工業旗下的Koch Equity Development投入130億美元,收購了由Golden Gate Capital(金門資本)所持有的Infor剩余股權,從而使得Infor成了科氏工業集團的獨立子公司。
事實上,當時的這次收購能夠被普遍認為是對Infor的發展更加有利,因為作為傳統的管理軟件廠商,Infor公司在向“為特定行業提供商業云軟件”服務商過渡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技術和產品投入大量研發成本。更重要的是,Infor公司還需要了解和認識更廣泛的企業用戶的真實業務場景,并在解決現實業務需求的過程中,不斷打磨將傳統管理軟件能力、不同行業的現實業務知識與新興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和能力,最終完成產品功能和性能的不斷提升。顯而易見的是:成了科氏工業集團子公司,無論是研發投入,還是應用場景,Infor都能用更直接和經濟的方式獲得。
而關于此次出售EAM 業務,根據Infor官方的消息:交易完成后,Infor 和 Koch Equity Development將與 Hexagon 建立戰略關系;科氏還將持有 Hexagon 的股權。同時,Hexagon的主要股東MSAB還有意在交易完成后,盡快向Hexagon提名委員會推薦 Koch Equity Development總裁Brett Watson成為其董事會成員。

“在交易完成之后,對Infor來說,我們可以進一步專注于提供行業特定的云 ERP(企業資源規劃)套件(CloudSuites)戰略。”對于此次向Hexagon AB出售EAM業務,Soma Somasundara反復強調,除了Infor的EAM的解決方案與Hexagon的數字現實解決方案(包括傳感器、軟件和自動化技術)相結合,能夠組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資產管理解決方案,為最終用戶提供價值外,對于Infor來說,業務上也能夠更加聚焦。而且他認為Infor的業務線并非行業認為的那樣“廣泛”:“聚焦特定行業的CloudSuites產品,更多面向離散制造(如航空、汽車制造、工業制造、高科技行業),過程制造和分銷(如食品和飲料行業),以及美國市場的醫療健康行業。所以我們的產品線本身還是比較聚焦的。我們針對這些行業還會繼續加強我們的能力,附加更多的行業性技能,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行業特定的商業流程解決方案。此外,我們還有一個Infor OS操作系統的技術平臺,這個技術平臺可以幫助我們提供共同的用戶體驗,是一個可以實現共同安全、充分集成的平臺,建立在一個共同的數據模型架構之上。”
Soma Somasundara否認一年當中的這兩次重大的收購之間,有任何關聯:“此次出售EAM業務,是由Infor發起的,科氏是作為股東,給我們提供了支持。所以此次出售并不是股東強加給Infor的決定,讓我們必須接受。”
從創立到今天,Infor始終與“收購”緊緊聯系在一起:最初是為了謀求更大的市場空間,后來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自身業務的轉型,再后來,是為了聚焦在自認為最有競爭力的部分。從這個角度看,實際上Infor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多數“市場化”技術公司的發展路徑,而且其在某些方面的經驗,對于今天眾多的各個行業的“新晉獨角獸”都有非常大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