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太
兒子13歲了,上七年級。小學時,兒子學習很輕松,每天晚上都有大把的時間看課外書。兒子是個比較自覺的孩子,上課認真,作業按時完成,跟同學友好相處,深得老師、同學的喜歡。兒子性格比較隨和,只要沒將他惹惱,一般情況下他都不會跟同齡孩子發生沖突。
當看到一些“刺猬”般的孩子,我就覺得幸運,還好我的兒子不會整天“惹是生非”,要不我該頭痛死了。不過,兒子也有自己的性格,如果是他認定的事,我們當父母的去干涉,他也會據理力爭。
上初中后,科目一下子增多了,我看到兒子每天手忙腳亂,書包越背越沉。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他每天自己擠公交車,有時錯過一班后,就得在站臺再等半小時。下了公交車,他還得走上十幾分鐘才能到家,往往他回來時,飯菜都涼了。看到饑腸轆轆的兒子,我有些心疼。不過兒子很樂觀,他反而安慰我們:“大家都這樣,沒什么。”
學科多,兒子再不能像小學一樣輕松了。晚飯一吃完,他就回到房間,攤開書本,擺上作業簿,椅子一拉,坐下后就埋頭寫作業。我跟兒子說了,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寫完后自己負責檢查,我也有事要忙。不過,孩子他媽不放心,凡事還是親力親為。
我很少管兒子學習上的事,我相信他自己會處理好,畢竟都小學畢業了,一些該養成的習慣他已養成。我知道,愛得再深,也無法替代,很多事情都得他自己學著解決。
小學期間,兒子是比較散漫的,專注度不夠,做事隨心所欲。不過那時,他成績不錯,我也就沒放在心上。可是上了初中后,散漫的弊端漸漸凸顯出來。一些比較靈活的題目往往由于粗心導致錯誤,所有努力都白費了。兒子很苦惱,他說他盡力了。但我問他:“你做到嚴謹了嗎?時間你是花了不少,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你想過原因嗎?”
我相信兒子是聽懂了我的話,后來他漸漸嚴謹起來,作業的正確率越來越高。最初的入學考,兒子排在年級199名,在700多人中,算是中等居上,但他也明白,要想以后考進最好的高中,唯有沖進前100名才有機會。
兒子在小學時是班上最優秀的一撥學生,但上初中后,他就被淹沒了,連老師的評語也這樣寫:“默默無聞的你……”在一群陌生的同學中,他仿佛錯落枝頭的鳥兒變得沉默寡言。還好兒子性格隨和,半個學期過去后,他漸漸融入了這個新集體,交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他漸漸適應了初中的學習節奏,不再總是失落。
每次考試,兒子的名次都在提升,雖然只是進步幾名、十幾名,但我對兒子說:“只要沒退步,進步一名也是好樣的,你的空間很大。”兒子也很高興,空閑時,他開始會興致勃勃地主動講起他的同桌——班上的“學霸”、同學們的“小老師”。看得出來,兒子開始喜歡他們的班集體。
學校的文藝匯演時,學過兩年葫蘆絲、4年長笛的他原本想報名參加,但沒想到,老師一公布消息,他才知道,近60個人的班上,居然有30多人學過鋼琴,甚至有20多個已經考過了十級,還有一個同學已獲得了全國鋼琴大賽的銀獎,學過其他樂器的同學也為數不少。原本信心滿滿的兒子突然就默不作聲了,他也不再提文藝匯演的事。
學校的運動會上,并不擅長體育的他沒有報名,但他很開心地為同學吶喊助威,還和幾個同學一起到操場撿垃圾,并積極地寫廣播稿。兒子說,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并不一定非得上賽場。我很認可兒子的方式,畢竟人各有所長。兒子還說,其實當個觀眾也不錯。望著他臉上平靜的表情,我很欣慰,我知道在人生的旅途中,并不是什么時候,我們都需要當主角,其實當好配角,享受過程也是不錯的選擇。
兒子一直很努力,我希望他能夠認真審視自己,找出不足,克服缺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樂觀的心態。愿他的努力不負美麗的青春年華,愿他能夠收獲快樂和幸福。
(編輯 高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