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琴
【關鍵詞】蘇聯共產黨 人民性 馬克思主義
【中圖分類號】D18 【文獻標識碼】A
從1903年布爾什維克黨作為俄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誕生,到1991年8月,時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的戈爾巴喬夫宣布蘇聯共產黨解散,這個曾經鋼鐵洪流般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存在了88年。一個在人類歷史上曾經最有力量、在血與火的歷程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大黨、強黨,為什么倒在了不到百年的歷史盡頭?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了建黨百年的歷史性時刻。站在時代與歷史的交匯點,回溯蘇聯共產黨的前車之鑒,探究政黨興盛衰亡規律,警示與規行未來發展之路,具有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蘇聯共產黨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列寧締造、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在1917年11月7日領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1918年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黨創建了人民軍隊——紅軍,1919年發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消滅文盲的法令,1923年通過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列寧創新的帝國主義論、無產階級革命理論、民族殖民地問題理論、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建設社會主義理論、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理論等,在帝國主義時代把馬克思主義推向了列寧主義階段。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人民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了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革命時代,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發展方向。此后,蘇聯共產黨先后通過了國家工業化綱領和新憲法,開始執行社會主義第一個“五年計劃”,依靠自身的力量,通過高度集中的計劃和經常性的社會動員及政治思想工作,有效調動蘇聯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于特定時期推動了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在社會主義建設和反法西斯衛國戰爭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蘇聯人民實施的建設社會主義的宏偉計劃,實現了巨大而復雜、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革命性轉變。蘇聯共產黨幾乎幫助了世界上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二戰后,在蘇聯紅軍的支持和配合下,東歐國家的共產黨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和人民武裝力量,依靠愛國民主統一戰線的力量,把反法西斯抵抗運動勝利地發展為人民民主革命。東歐八個人民民主國家先后建立。蘇聯對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恢復經濟、建立初步的工業基礎,起過不可或缺的作用。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回顧20世紀歷史認為,蘇共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的政黨。它豐富的歷史經驗為各國兄弟般的共產主義和工人政黨,為推動社會的革命性變革、和平、民主與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典范。蘇聯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武裝的政黨,從群眾中來,與人民血肉相連。歷史上沒有其他政黨能像蘇聯共產黨那樣對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產生如此決定性影響。在人類20世紀的歷史上,強大的蘇聯共產黨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蘇聯共產黨由弱到強,從艱難困苦中走向勝利,是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與人民群眾同風雨、共患難的波瀾壯闊的旅程;是以創新的馬克思主義為引領,開天辟地、櫛風沐雨、篳路藍縷跋涉而來;是具有人民情懷、擁有千難萬險不足懼的偉大品格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戰略家、人民領袖深刻洞悉歷史大勢,勇于站在歷史發展正確的一邊開拓創新而來;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朝著人類徹底解放的遠大理想、崇高目標,砥礪前行,“雖九死其猶未悔”而來。
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后,清醒地預見,官僚主義在蘇維埃政權內部有可能復活。“只有當全體居民都參加管理工作時,才能把反官僚主義的斗爭進行到底,直到取得完全的勝利。”1918年蘇俄成立了國家監察部,1920年改為工農檢察院。俄共(布)九大后成立了黨的中央監察委員會,1923年中央監察委員會和工農檢察院合并,以加強對執政黨的檢查和監督。俄共(布)十大通過了《關于監察委員會的決議》,十一大通過了《關于監察委員會的任務和目的的決議》等。這些決議和制度,一方面為防止“人民公仆”向“社會主人”蛻變發揮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也預示千丈之堤潰于螻蟻之穴的危險和隱患始終存在。執政黨必須長期保持高度警覺,未雨綢繆。
越是環境艱苦,越是要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發展經濟、鞏固政權,否則人民支持共產黨和無產階級政權的“政治期票”就有到期的危險。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異常嚴峻的黨內斗爭和對敵斗爭形勢下,阻礙蘇共(布)前進的最兇惡的敵人之一,仍然是脫離人民群眾、官僚主義。布爾什維克黨黨員多數來自農民和小資產階級,黨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任務一開始就很艱巨。在社會普遍的貧窮和物質生活資料匱乏的情況下,“全部陳舊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的嚴峻現實威脅著黨的健康發展。一些黨的領導干部出現了主要靠聽匯報、看文件、作指示、發命令來了解和解決問題,深入實際、到群眾中去的作風弱化。列寧、斯大林時期蘇共(布)存在著脫離人民的制度隱患,給后人留下了緊迫、艱巨的黨風廉政建設任務。
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通過無產階級先進階層來為勞動者進行管理而不是通過勞動群眾來實行管理的機關”可能出現的脫離群眾的現實困境,如果僅依賴黨的領導干部的主觀素質、覺悟程度來維護黨紀,不從制度上加以保障,不切實際。必須根據新的歷史時期和黨的建設的新任務,建立健全符合客觀實際的、有效的監督保障體制機制。“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一運動能夠改變無產階級和貧困大眾的命運,使人民成為社會的主人。這是馬克思主義人文精神的體現,是對人類的終極關懷,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人民群眾中擁有強大感召力,深得人民擁戴的物質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就要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蘇聯共產黨認識到,必須以制度防止黨出現官僚主義、脫離人民群眾的危險,但沒有解決好這個時代的艱巨課題。積小恙以成大禍,累層土以生丘山,其隱患終成禍患。以制度約束規范黨內生活,以科學制度防止避免黨脫離群眾的危險,是蘇聯共產黨留下的、必須解決的歷史和時代課題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