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建黨百年 中國共產黨 紅色新聞人 新聞輿論工作
【中圖分類號】G23 【文獻標識碼】A
為了迎接和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在原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同志領導下,繼《中國紅色記者》《中國名記者》之后,我們從2019年3月起開始組織編撰《百年百位黨的新聞巨子——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為新聞出版戰線獻禮中國共產黨100周年誕辰的出版項目。2021年“七一”前夕,這部承載著百位中共黨員著名記者的新聞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的圖書正式出版。至此,由柳斌杰同志擔任主編、我擔任副主編的《中國紅色記者》(上下冊)、《中國名記者》叢書(20卷)和《百年百位黨的新聞巨子》(上下冊)三部書終于出齊。
三部書的編撰,前后歷時十年,經歷了建黨90周年和建黨100周年兩個重要時間節點。在黨的百年華誕重要時刻,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梳理三部書的編撰過程,重溫黨的新聞工作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有助于增進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有助于牢記初心使命,弘揚革命精神。同時,也通過整理和展示百位中共黨員新聞巨子的革命精神、新聞思想和新聞實踐經驗,進一步深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弘揚黨的新聞工作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激勵新時代新聞工作者堅定信念、砥礪品格、啟迪智慧、增強本領,更好地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編撰《中國紅色記者》
三部書的一部書《中國紅色記者》,緣起于2011年慶祝建黨90周年。這部書是新聞出版總署組織編寫出版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重點圖書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國首部對以中共著名記者為主的進步記者進行系統梳理與介紹的書籍,對我國知識界、新聞界、出版界來說意義重大。
為了做好這部書的編輯出版工作,2011年新聞出版總署成立了由柳斌杰署長為主任、李東東副署長為副主任的編委會,編委會成員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權威新聞研究和教育機構,以及新聞出版總署辦公廳、新聞報刊司、出版管理司,中國新聞出版報、人民出版社與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的相關領導同志。
《中國紅色記者》從策劃到編輯再到執筆創作,編委、作者和編輯傾注了大量心血汗水,而且每個環節都由我國新聞史學界的最權威的專家學者負責把關,最終僅用三個月的時間,在當年“七一”之前編撰、付梓這部60萬字的圖書,并且做到了資料翔實、評價精準、圖文并茂。
書中共收錄了54名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老一輩著名紅色新聞工作者及其代表作品。他們雖已辭世,但精神風范和光輝業績長存。這部書的體例是,每位人物都有一幅本人照片、一篇小傳、一至數篇代表作,以及對代表作的簡要評介。每篇人物的小傳精辟概括了他們各自在新聞宣傳領域獨特而卓越的貢獻,結合每位人物的生平事跡,更能全面了解其人生全貌,體會其作為紅色記者的背景。這些人物的代表作或為影響深遠的思想領域的作品,或為影響一個時代的優秀新聞通訊,或為理論色彩濃厚的文章,或為大家熟識流傳的攝影作品。每篇作品后都有一小段對作品背景或內容或影響的見解與剖析,使我們重溫這些作品時,仿佛又置身于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品評作者為國家、民族,為黨的事業、群眾的利益,為新聞的價值而不懈奮斗的精神與毅力。
柳斌杰同志為此書做了題為《為革命為人民立言記事》的序言。序言中高度評價了這些前輩新聞記者,并藉此書出版之際對中青年記者提出要求:“獻身于文明事業的紅色記者是社會公平、正義、良心的捍衛者。他們為民族獨立、為民主政治、為文化事業、為社會發展,奮斗不息,無怨無悔,把一生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們的精神產生了傳之后世的巨大影響,不僅僅是我們新聞出版工作者永恒的寶貴財富、中青年記者學習的榜樣,而且也激勵著整個社會的創業精神和獻身精神,激勵仁人志士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不懈奮斗。”
中國新聞史學界泰斗方漢奇先生高度評價說:“彪炳史冊的中國記者,為黨和人民解放事業披荊斬棘、不畏艱險和勞苦。他們在戰爭年代、在建設時期,秉持新聞記者的信念,寫下大量影響深遠的作品,為后人學習、品評。在建黨90年的時候,我們回眸望去,總結、回顧他們的精神和貢獻,給當下新聞工作者以啟發和借鑒。這種總結和回顧,不是一種應景的運作,而是新時期的一種反思和期盼。新時代的新聞記者是否能夠從這些已經逝去的前輩身上,找尋到今天記者應該繼承的品質、精神和他們的豐富的經驗,是每一位新聞從業者應該認真思索的。”
2011年6月27日,紅色記者與黨的新聞事業暨《中國紅色記者》出版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隆重紀念為革命為人民立言紀事的紅色記者。座談會上,柳斌杰同志總結重溫了老一輩新聞記者的豐功偉績和精神風范,并希望廣大新聞記者學習和發揚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優良傳統,更加自覺地肩負起崇高的歷史使命,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主流價值觀,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多出精品力作,創造出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的驕人業績。
《中國紅色記者》出版后,不僅新聞界反響很好,社會反響也非常好。我們想到,應該在《中國紅色記者》基礎上,編纂一部系統介紹我國近現代以來著名新聞記者的“大部頭”叢書,填補新聞界、出版界在這方面的空白,更好地為建設新聞出版強國服務。
自2012年7月26日起至2019年11月28日止,我們在歷時七年半的編撰過程中,一共召開了19次編委會工作會議,經過叢書編委們認真研究、仔細推敲、反復修改,終于編纂出這部共20卷、長達730萬字的《中國名記者》叢書,并付梓出版。
《中國名記者》叢書收錄了400位中國新聞史上為傳播真理、喚醒民眾、鼓動革命、引領潮流而立言記事的各具特色、有代表性的著名記者,記錄了他們的光輝事跡和突出貢獻。叢書入選人物按照歷史順序,包含從中國近現代史開始直至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初期,為民族獨立、為民主政治、為文化事業、為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新聞記者;以及改革開放以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造性地開展新聞工作,把前輩們忠于黨、忠于人民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的優秀新聞記者。叢書中的每一個篇章分為人物評介、作品選編及作品賞析三部分,叢書圖文并茂地介紹入選名記者的生平事跡,選登他們的代表性作品,評析其內容和價值,以短小的篇幅、精練的文字,展示這些著名記者的思想、功績和情操,以激勵今人,啟迪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