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騰鳳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河南新鄭 451100)
新媒體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下互聯網的新型產物,成了這個時代的主流特征,為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各方面提供了跨越式的發展和改革。新媒體利用自身的廣闊覆蓋性,時效性,為社會的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當前互聯網普及的背景下,新媒體在高校音樂的教學應用中變得迫切和重要。高校音樂教育對大學生的整體教育重起到了關鍵作用,對培養大學生的音樂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密切相關的。我國在新媒體形勢下,對高校音樂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陸續開展以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在改革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究其根源,有效解決和制定改革路線,才能牢牢把握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路線。
新媒體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都受到積極的影響,信息獲取的渠道和方式得以拓展,信息的交流也更具有時效性、覆蓋性。大學生在新媒體時代下也積極地融合參與到新媒體帶來的新生活。手機,無線網絡的普及和全方位覆蓋下,思維也必然受到影響和改變。在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大學生音樂課程教育的改革是必要的,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順應時代的發展,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從而培養出滿足新時代所需要的發展型人才,為高校音樂教育改革奠定基礎。
新的社會發現形勢下,國際社會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所有競爭歸根結底的本質就是對于人才的競爭,只有人才才能帶動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新形勢下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改革高校音樂專業學生音樂理論課程的教育方式及方法,從而滿足大學生對個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的催化,使自身成為優質的社會競爭型人才。
新媒體在高校課堂的實際應用還有所欠缺,主要是對新媒體設備教學設施方面投入的資金不足,滿足不了新媒體的應用,發揮不了新媒體的作用。有部分高校雖然配備了新媒體設備,不過跟不上新媒體設備的發展,導致設備落后,根本起不到新媒體設備帶來的作用。甚至在一些高校根本沒有新媒體設備,勢必會嚴重影響高校對大學生音樂理論課程教育的影響。投資不單單是資金的投入,還有技術的培訓投入。很多高校在音樂理論課程中即使有了完善的新媒體教學設備設施,教師卻不能對其合理的應用,缺少對新媒體設備應用培訓的投入,物不能盡其能,阻礙了高校音樂理論課程教育的發展。
新媒體的出現是互聯網與生活的高度融合,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不能順應接受利用趨勢必將在日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被淘汰。高校要清醒正確認識新媒體時代下高校音樂理論課程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改革的必要性。然而在新媒體與高校音樂理論課程教育的融合上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帶來極大的阻力和挑戰。主要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高校層面上,高校沒有在真正的意識上認同新媒體在高校音樂理論課程教育上的應用,沒有在根源上接受新媒體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替代作用。在高校的管理層面上排斥新媒體的入駐,給新媒體在音樂理論課程的應用帶來絕對阻力。部分高校對新媒體持保守態度,不積極地加以利用,造成學生同樣對新媒體在音樂理論課程教育的應用上沒有概念。迫于上級領導的壓力而進行音樂理論課程教育和新媒體進行結合捆綁,根源上認識不足。
第二:教師層面上,高校對音樂教師特別是年齡稍大的音樂教師對新媒體的認識存在誤區,錯誤地理解為就是新時代的一種產物,方便了生活娛樂,但是并不能對傳統的音樂理論課程教育起到影響作用。認為傳統的教學方法是經過科學研究而來,經過課程實踐的,而新媒體沒有長遠的發展周期,也沒有充足的課程實踐過程。也導致在這部分教師的教學中不能充分結合新媒體展開教學,對大學生的音樂素養培育帶來消極影響。
第三:學生層面上,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部分學生思想行為上懶惰,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學形式。認識不到時代發展下新媒體的更多應用,固執己見的被動接受音樂理論課程教育。不能主動探索新媒體應用下的音樂理論課程教育培育帶來的跟多元化樂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音樂教學方式的改革進程。
教師是高校教學的實施者,指導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對新媒體技術的熟練掌握與操作是新媒體時代下高校音樂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環節。很多現實情況是高校教師對新媒體技術掌握不足,沒有系統的接受過新媒體技術的培訓,導致對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音樂課程改革中的技術環節受到阻礙。甚至出現教師因為對新媒體技術不了解而直接放棄使用新媒體技術,直接給學生造成了學習熱情退散的消極影響,嚴重對學生的課堂氛圍和興趣造成沖擊。作為高校教師新媒體時代下對新媒體技術的掌握是必然的,要與時俱進的接納吸收新形勢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必須結合新媒體體現出現代高校的新媒體時代特征。
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音樂課程的改革進程是一定要應用新媒體技術和新媒體教學設施設備的,所以需要一定的有規劃的資金投入。在依靠政府資金投入的同時,高校也要拓寬資金渠道,靈活借助社會資金為新媒體的音樂理論課程教學改革做堅實基礎。高校要做出詳細的可操作的資金投入規劃,并進行實時的跟蹤和管理,確保資金的科學合理使用。硬件上要保證滿足每位教師的教學工具和新媒體設備設施都完善,符合時下各種形式的新媒體課程應用,對設施設備要保證更新及時有效。構建新媒體教室空間,教室要具有新媒體的特征。在軟件方面要實現音樂的多元化,加大音樂教學軟件的購買收藏力度,及時保證教學軟件和音樂的更新收藏。只有通過持續的資金投入和科學的管理規劃才能讓資金有效的落實在新媒體教學改革的推動上,才能保證新媒體時代下高校音樂理論教學課程改革的有效開展。
高校對新媒體時代下的音樂課程教育改革上,不愿意加大資金投入的重要原因就是對新媒體的關注不夠,對新媒體的認知存在一定的誤區,所以提升新媒體的認知是要先行的舉措。高校可以通過舉辦相應的校園活動來共同提升學校、教師和學生對新媒體的關注和認知。例如高校可以舉辦師生共同參與的《新媒體時代下給學習帶來的影響》的討論會,通過學生、教師之間的探討分析,總結出新媒體時代下新媒體的應用給學習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影響改變對新媒體的認知誤區,提高對新媒體的關注程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學校方面可以清楚認識到新媒體的重要性,對新媒體時代下新媒體的應用和傳統的教學改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認識。在后續的新媒體應用中能提供科學的導向,穩定的資金補充,還有濃烈的新媒體音樂課程改革氛圍,推動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理論課程改革的有效推動落實。
第二是教師層面可以提升對新媒體的認知程度,作為課程教學的組織者和推動者,教師務必需更堅定地認識到新媒體時代下新媒體的應用帶來的優勢和前景。在新媒體課程教育改革下,也要做到對學生的引導和認識,共同把新媒體在課程改革中的應用開展的扎實有效。
第三是學生層面的認知和了解起到了新媒體時代下音樂理論課程改革的關鍵。學生作為教學任務的對象,教學工作的主體目標,一定要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與時俱進的開創思維能力,高效完成學習目標。
高校的教師勢必要走在新媒體時代下音樂課程改革的前面,所以對新媒體的認知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后,還要對新媒體的技術有絕對充分的掌握和運用。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高校教師對新媒體技術的掌握:
第一:高校要組織教師對新媒體技術進行系統性的統一定期培訓學習,邀請專業新媒體技術老師,制定培訓學習目標,并做出完善科學的考核方案。在學習培訓當中也要進行監督,制定獎懲措施,保證教師在培訓中得到效果。還可以分批次的將教師送到相關的新媒體單位進行實踐學習溝通,加快教師對新媒體技術的掌握程度。最后通過考核有效檢測學習培訓成果,找出不足,加以彌補。
第二:教師要積極地進行自我學習,多交流溝通,查閱資料和重點難點技術,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和心得。不斷的探究深度,進行自我消化和總結必將極大提高教師的學習能力和新媒體技術的掌握程度。
第三:通過開展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需求,有針對性的掌握新媒體技術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因為學生作為知識的受眾主體,所以學生對新媒體在教學應用中的改革需求是作為優先考量的。學生的求知熱情也勢必帶動教師對新媒體技術掌握的信心和動力。
在新媒體時代下的今天,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下,能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革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音樂理論課程的改革已將成為趨勢,要充分利用新的時代浪潮,推動新媒體在高校音樂課程的改革,為國家培養出素質過硬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