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佩芬,李三要
(1.湖南邵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邵陽 422000; 2.邵陽市草地監督管理站(邵陽市南方草業科學研究所),湖南邵陽 422000)
強化禽類產品可以作為提供營養物質的載體,如人可以通過富含ω-3脂肪酸的肌肉來補充該營養素。Khan等(2012)報道,通過調控家禽日糧,改變飼養條件來改善家禽產品質量,這些變化還包括在家禽產品中添加促進健康的物質,據報道,這些物質含有抗癌特性和降低血漿膽固醇的功能。雖然在肉雞飼料中添加有益健康的營養物質已得到廣泛研究,但關于家禽飼料中豆粕的替代原料的研究很少。此外,由于飼料成本增加,生產成本的增加在利潤方面仍然存在挑戰。由于傳統飼料(如玉米和豆粕)在生物燃料行業的需求增加,以及替代家禽的需求增加,導致傳統飼料原料的需求不斷增加。豆粕是家禽配方中應用最廣泛的蛋白質來源。當豆粕價格上漲時,家禽營養學家尋找更經濟的替代蛋白質來源。蠶豆被認為是非反芻動物飼料中一種有價值的原料(隋雁南等,2016)。此外,蠶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能量,其氨基酸含量幾乎與豆粕相當,在日糧中添加大量的生蠶豆會對肉雞和蛋雞生產性能產生不利影響,這歸因于豆類種子中存在各種生物活性化合物,通常被稱為抗營養因子(Laudadio等,2011)。因此,抗營養因素限制了生豆科植物的使用。先前研究報告稱,微粉化等熱處理增加肉雞可消化營養物質含量,從而提高生產性能(Laudadio等,2011)。因此,本試驗旨在評估日糧用蠶豆完全替代豆粕對肉雞生長性能、胴體性狀和肉品質的影響。
1.1 試驗設計試驗選擇1日齡、平均體重為(59.41±0.91)g的商品肉雞420只,隨機分為2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42只。兩組分別飼喂玉米-豆粕型及玉米-蠶豆型日糧,日糧代謝能和粗蛋白質水平保持一致。兩種日糧原料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豆粕和蠶豆型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2 生長性能分別在試驗開始、21和42 d時按照重復對肉雞進行稱重,每周記錄1次飼料用量,試驗結束后用于計算各階段肉雞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1.3 胴體性狀和肉質試驗結束后,每個重復隨機選擇8只體重接近的肉雞進行屠宰,計算屠宰率。分離胸肌、腿肌和腹脂,稱重后計算其占活體重的百分比。屠宰后24 h用pH計測定胸肌pH,肉色計分析胸肌肉色,參考靳二輝等(2018)的方法分析肌肉滴水損失和系水力,肌肉脂肪酸含量參考趙瑞(2011)的方法進行分析。
1.4 數據分析試驗數據按重復在EXCEL做均值處理,用SPSS軟件的單因素方差分析模型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蠶豆替代豆粕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由表2可知,日糧添加蠶豆替代豆粕對肉雞各日齡的體重、階段日增重、1~21 d和1~42 d采食量及1~21 d料重比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蠶豆組22~42 d肉雞的平均日采食量較豆粕組顯著降低6.61%(P<0.05),同時22~42 d和1~42 d的料重比分別顯著降低4.95%和3.92%(P<0.05)。

表2 日糧添加蠶豆替代豆粕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蠶豆替代豆粕對肉雞胴體性狀的影響由表3可知,日糧處理對肌肉系水力、滴水損失、屠宰率、胸肌率及屠宰后24 h的pH和肉色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蠶豆組肉雞腿肌率較豆粕組顯著提高8.51%(P<0.05),而豆粕組肉雞的腹脂含量較蠶豆組顯著提高33.33%(P<0.05)。

表3 日糧添加蠶豆替代豆粕對肉雞胴體性狀的影響
2.3 蠶豆替代豆粕對肉雞胸肌化學成分和脂肪酸組成的影響由表4可知,日糧用蠶豆替代豆粕對胸肌水分、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及C12:0、C14:0、C22:6脂肪酸占比及n-3/n-6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豆粕組胸肌C16:0、C18:0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含量較蠶豆組分別顯著提高14.52%、78.57%和20.91%(P<0.05),而 蠶 豆 組 胸 肌C18:2、C20:4、C22:5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豆粕組分別顯著提高18.65%、32.43%、41.94%、6.37%和12.10%(P<0.05)。

表4 日糧添加蠶豆替代豆粕對肉雞胸肌化學成分和脂肪酸組成的影響
在我們研究中,日糧用蠶豆完全替代豆粕對肉雞體重、日增重、試驗前期的料重比及整個試驗的采食量無顯著影響,但顯著降低了生長后期的采食量。在肉雞日糧中添加去皮微粉蠶豆及其對生長性狀和肉質的影響尚未得到研究。因此,在討論本研究的結果時,我們也引用在其他家禽品種上的研究結果。Dal Bosco等(2013)報告,16%的膨化蠶豆日糧顯著降低了肉雞的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在他們的研究中作者指出,蠶豆對肉雞生產性能的負面影響可以歸因于各種原因,包括某些必需氨基酸水平的降低及作為抗營養因素單寧的存在。然而,日糧配方的差異及家禽飼料中豆粕的添加水平似乎是造成家禽生產性能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肉色是一種有價值的質量指標,也是消費者注意到的首要特征之一,尤其是在無骨產品中。在日糧中加入蠶豆粉會導致胸脯肉更輕盈,因此,這些肌肉不會被認為是暗的(Woelfel等,2002)。本研究結果發現,日糧添加蠶豆對肉色無負面影響,這與Laudadio等(2012)的研究結果一致,部分原因可能是這些肌肉中脂肪含量較高,可能也含有較少的脂溶性色素,如葉黃素。肉的總脂質含量不僅決定了家禽風味,更重要的是決定了家禽的營養成分。在本研究中,日糧用蠶豆完全替代豆粕對大部分肉品質指標均無負面影響,提示在豆粕價格上漲時蠶豆可作為肉雞日糧蛋白原料的替代產品以此降低飼料成本。
用蠶豆飼喂的肉雞可降低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生產含有高水平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肉類值得關注,因為多不飽和脂肪酸被認為是能降低冠心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發病率的功能性成分(Laudadio等,2015)。在肉雞日糧中添加蠶豆可降低棕櫚酸(C16:0)和硬脂酸(C18:0)水平,這些飽和脂肪酸以其顯著的高膽固醇血癥特性而聞名,這與血清和肉類中膽固醇水平升高有關(Baggio等,2002)。值得注意的是,根據Laudadio等(2011)的報告,無論日糧處理如何,飼喂蠶豆時,肉雞的n-3 脂肪酸含量往往會升高。但在不考慮日糧組成的情況下,蠶豆日糧對肌肉脂肪的最大貢獻是多不飽和脂肪酸水平,如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水平。在本研究中,以蠶豆為基礎的日糧提高了肉雞胸肌多不飽和脂肪酸,結果表明,用蠶豆完全替代豆粕這種傳統蛋白原料,在肉雞營養中發揮重要作用,且不會對生產性能和肉品質產生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本試驗表明,日糧中用蠶豆完全替代豆粕可以改善1~42 d肉雞的飼料效率,提高胸肌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但會降低生長后期的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