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璞
(重慶建筑科技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書名:糧飼兼用玉米與飼料加工 技術
作者:唐秀芝,張維強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01
ISBN:9787801675811
定價:35.60元
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我國農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對飼料專業方面的翻譯人才需求越來越旺盛。飼料英語專業翻譯人才是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一方面,我國農業發展需要農業技術作支撐,英語專業翻譯人才能將收集到的國外先進種植經驗翻譯為我國專用的技術知識,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國作為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在糧食種植方面一直有著獨特的技術與經驗,英語專業翻譯人才肩負著傳播我國種植技術的重要使命。新形勢下,進一步研究唐秀芝的《糧飼兼用玉米與飼料加工技術》,能深入了解我國農業技術狀況,進一步認識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中所需的飼料英語專業翻譯人才,從而更加有效的制定出英語翻譯人才的培養路徑,為我國農業發展輸送更多的高素質專業性人才。
《糧飼兼用玉米與飼料加工技術》一書共分為4個章節,同時又增設了2個附錄。其中,該書的第一章節為“玉米的生長發育與營養”,該章節主要對玉米生長特點、發育需求、發育階段等進行探析,同時分析了我國玉米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及對生長環境、土壤、水分、光照等客觀條件的需求。作者在本章節重點向人們闡述了玉米生長發育的基本特征與規律,同時分析了不同營養成分對玉米成長發育的催動作用。通過該章節的閱讀能進一步了解我國玉米的生長與發育特征,同時增強對玉米生命體的基本理解。該書的第二章為“糧飼兼用玉米”,作者在書中向人們闡述了玉米是全球主要糧食作物,其種植面積總和及產量僅次于水稻、小麥,占據農作物種植的第三位。糧飼兼用玉米是在玉米成熟期后可以收獲玉米籽粒,供食用與飼料加工雙作用的農產物。種植糧飼兼用型玉米品種,從根本上解決了玉米秸稈飼用轉化效率低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從源頭上避免了種植戶隨意燃燒秸稈對環境、空氣帶來的污染,同時也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提高了飼養效益,對畜牧業高效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該書的第三章為“糧飼兼用玉米的飼用加工”,該章節作者重點闡述了糧飼兼用玉米的主要用途,文中作者指出,糧飼兼用玉米是一種可供食用與飼料加工的農作物。玉米是我國養殖業的主要飼料原材,近年來,我國一直加大對糧飼兼用玉米的產品研發。糧飼兼用玉米通過采用自動化的飼料加工設備,對玉米進行顆粒撿取、麩皮脫離,將玉米粒原材料進行分解,從而加工出飼料用品,實現對玉米的充分利用。該書第四章“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提到,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玉米在所有的農產品中種植量占據榜單前三,種植玉米的技術與經驗十分豐富。現代社會背景下,全世界各國農業的發展已逐漸從傳統農業轉向現代化農業,農業種植技術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引用先進技術與經驗,充分吸收他國農業發展技術,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因此,在這一過程中,農業方面的英語翻譯人才顯得更加重要。
作者指出,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始終建立在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上,其中飼料英語專業翻譯人才是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農業發展需求視域下,需要有效引導學生養成扎實的漢語與英語兩種語言的基本功底。眾所周知,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飼料技術與經驗對外傳播的前提是需要英語翻譯人才足夠了解飼料中的漢語專用詞匯。翻譯人員只有充分掌握飼料專用漢語詞匯才能更好的進行專業術語翻譯,從而對外傳播我國農業種植技術及飼料加工經驗。同時,我國農業的發展也需要充分吸收他國的飼料技術與加工經驗,因此,需要英語專業人才能實現漢語與英語之間的自由轉換與靈活應用。作者認為,基于飼料英語翻譯人才的培養,需要在專業課程上下足功夫,需要教育者不斷的革新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方向,專業課程教學中注重英漢之間的靈活切換。
作者強調,飼料專業英語翻譯是一門實用性技術,它對翻譯人員的英語基本功有著極高的要求,同時更需要翻譯人員掌握飼料加工、農業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從飼料專業英語翻譯人才的培養視域出發,社會對該方面人才的需求是一種復合型人才,而不是單純的翻譯人才。因此,結合作者在書中所提到的飼料專業英語翻譯人才的培養計劃,我國對飼料專業英語翻譯人才的培養需要對學生飼料專業知識、農業知識、英語知識的全面教導。如以學校為載體,積極的與我國知名飼料企業聯合,為專業學生搭建實習平臺,增加學生與企業骨干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國外人員的接觸機會。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應用,在實踐中增強對飼料方面知識的理解,同時提高飼料英語翻譯水平。
綜上所述,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在玉米種植上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與技術。糧飼兼用玉米與飼料加工技術不僅深入分析了玉米的多種用途,更對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詳細探析。通過該書能進一步了解我國農業科技系統,更能得到我國飼料英語專業翻譯人才培養的啟發。新形勢下,只有筑牢我國農業發展需求,才能有針對性的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英語翻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