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雪
【摘要】本文嘗試用學生自主創作古典詩詞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親自走進古詩詞,真正感受到古詩詞的生命之美。從景物,先賢,學習生活三個方面展開論述,嘗試給古典詩詞的教學提供一種新的形式,增強學生學習古典詩詞興趣,讓古典詩詞走進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以美好的情感體驗。
【關鍵詞】生命之美;景物;先賢;學習生活
古典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殿堂的瑰寶,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幾千年來,一直為人們傳誦不衰。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練的語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達意、意味悠遠的藝術境界都是值得我們回味品評的。多讀一些古代詩詞,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而且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素養。然而古詩詞的教學卻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難點,很多經典詩詞,學生雖然能熟讀成誦,理解掌握技巧,卻不能深刻理解詩人的情感。優秀的古典詩詞都是詩人用生命寫成,短短的幾十個字中飽含著詩人一生的經歷和思考,但是這些學生很難理解。如何嘗試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既讓學生獲得對古詩詞的認知,又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得到生命情感的升華,成為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頗感困惑的問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嘗試用古典詩詞的創作引發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熱情,讓學生親自走進古典詩詞,親自去領會古典詩詞帶給我們的那份生命的感動。下面從三個角度來探討學生的古典詩詞創作中的生命之美。
一、一切景語皆情語
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蟲魚鳥獸,風雨雷電,一切景物都是有生命的。辛棄疾說“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讓學生細心觀察,體會其中的美好。比如蔡巧軒同學的《雷城》:“天際之涯半島存,煙波水色風拂柳。天寧魁魁竂與客,茂德巍巍旗伴鼓。蘇子對月訴平生,李唐留夢傳千載。重登三元云開霧,春風雷城南海珠?!雹偈茁擖c明雷州西湖的地理位置,煙波水色中,風兒輕輕吹拂著岸邊的垂柳。②頷聯和頸聯用典,天寧即天寧寺,蘇軾被貶后曾寄寓雷州天寧寺,作者想象詩人面對一輪明月訴說心事;茂德指雷州著名古城茂德公古城,古城仿唐代城樓建筑,已有千年歷史。③尾聯中的三元指雷州三元塔,也是雷州著名景點。這些美景、古跡和歷史給雷州城注入了勃勃生機,古老的雷州城宛如南海上的一顆明珠。小詩人把家鄉的幾處名著古跡:雷州西湖、天寧寺、茂德公古城、三元塔,用詩歌的形式寫出來,對家鄉的熱愛與贊美勝過千言萬語。李春燕同學的《詠春》:“寒冬已逝春沓來,暖風又綠二中城。鶯啼燕語風景好,水流花開校園幽。激揚文字看少年,開拓時代爭先鋒。伏案忽見柳絮飛,繁花易逝朝氣留?!雹偈茁撁鑼懠竟澴儞Q,和煦的春風給二中校園帶來勃勃生機,動詞“綠”生動形象地寫出校園的勃勃生氣。②頷聯將暖春時節鳥雀鳴啼,鶯鶯燕燕的景象描繪得栩栩如生。③頸聯描寫二中校園內莘莘學子奮勇學習的積極場面,春天則意味著新的時代,新的開始,而這新時代的主宰則是永不停息腳步的少年郎。④尾聯將同學少年積極向上的精神表達的淋漓盡致。她自己在本詩的末尾寫到:“我用鶯啼燕語、柳絮飄飛這一系列意象來表達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也寓指二中學子們不忘初心,奮勇前行的蓬勃朝氣?!贝笞匀坏拿篮门c自己的情感融為一體,充滿了感動的力量。
二、先賢圣哲永銘記
在我們的高中語文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的先賢圣哲,僅僅學習他們的文章詩篇是不夠的,讓學生用古典詩詞來寫一寫這些先賢圣哲,不僅可以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像,還可以表達出學生真切的情感,對他們以后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來看林東怡同學《定風波·念蘇東坡有感》:“先生妙手著文章,文思泉涌筆生花。若問人生何所似?曠達,應似飛鴻任逍遙。顛沛流離多苦難,何妨?此心安處是吾鄉。雖有悲嘆雜苦難,只愿,天地之間更瀟灑?!?/p>
上片寫出蘇軾才華橫溢,下片寫出了他面對苦難的堅定樂觀態度。其中上片“應似飛鴻任逍遙”化用《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下片“此心安處是吾鄉”引用《定風波·贊柔奴》“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天地之間更瀟灑”化用《赤壁賦》“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上片和下片均用了一個反問句式,突出人物形象,又使句式富于變化。一個灑脫曠達的東坡形象呼之欲出,也真正理解了蘇軾人格與生命。再看蔣忠栩同學《浪淘沙·文天祥》:“夜雨礙蓬舟,云覆北斗。崖山兩岸聽潮聲。忽憶松山采薇人,死不朝周。獨自登高樓,輕拭吳鉤。社稷淪亡賊子手。又思當年岳公仇,豈能消受!”學生又寫了一段賞析:“夜雨隨風飄進我的草船中,將我喚醒。抬頭仰望,只見烏云密布,遮蔽了北斗七星的光芒。途經崖山,我聽到了海潮拍擊崖山的聲音。涼雨拂過我的面龐,忽然我想起了那首陽山中采薇為食的人,他們寧愿餓死,也不愿意朝拜周朝的天子。我孤身一人登上高樓,輕輕擦拭著手中的寶劍,可是山河社稷早已不復存在。又想起鵬舉公當年的神勇,打得敵人望風而逃。若非奸臣當道,皇帝軟弱無能,哪會淪落到今時今日這般地步。此乃家國大仇,豈能忍氣吞聲?!蔽奶煜椋Ч胖伊x之臣深深地刻在學生心中,學生寫作這首詩時內心必然是充滿對英雄的景仰之情,把這份感動寫出來,遠比老師講解更有效果。
三、學習生活感悟深
學生每天的生活離不開學習,讓學生把學習中點點滴滴的感受用詩詞形式紀錄下來,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下面兩首關于學習生活的詩詞:
江城子
林元妙
萬難應懼少年郎,神采奕,志昂揚,奮筆疾書,思緒騰巨浪,為報家國勤學早,逐吾夢,莫彷徨。
胸中壯志尚開張,性微狂,又何妨?才華滿腹,百日戰沙場,誓化萬卷為長劍,贏功名,取敵項。
江城子·自習有感
楊意
三年長路終將盡。仰天笑,低頭搏,中大華工,萬里誰爭雄。待到人生六月七,山花燦,美名傳。
春日炮聲還未休。俯案勤,又何妨!奮筆疾書,百日躍龍門。窗外迷霧千層厚,一支筆,撥云開。
楊意同學在詞前寫了一段小序(本詞作于冬日留校期間,那是寒假在數理樓自習的一個晚上。我那時已在學校自習八九天,也離過年不久,再想到寒假過后,只剩100天就高考,整個人既興奮又疲憊。興奮在三年求學之路即將迎來終點,也即將進入一個新環境,感受人生的新征程;疲憊在年關將至,歸家之心急切,而且十天自習的枯燥,更加讓我急不可耐。因此,端坐自習室,便將此詩詞由意化文,正式寫出來。于我而言,本詞淺白易懂,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如詞中所見,為高考鼓氣,對未來憧憬,譜當下之曲)。? 兩位小詩人都用了《江城子》這一詞牌,與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風格一致,都有一種豪邁奔放、慷慨激昂,催人奮進氣勢。用詩詞創作來表達自己學習上的真切感受,將真情實感融入到詩詞中,雖然語言淺顯,但同樣有著動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