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招旺

家訪,即家庭訪問,是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的一種常用的方式。現代社會里的老師,很少去學生家里進行家訪了,因為現在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非常多,有電話、微信、QQ等,都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與家長溝通,另外,現代大都市里的人們,都覺得家是自己最為隱私的地方,一般來說不方便讓別人進來。但是我覺得到學生家里去,看看他們在離校以后的學習環境、家庭環境,應該是一件很好的事,對孩子可能會有一個更深入更立體的了解,對家長也有一個更好的接觸與幫助,于是從2019年國慶長假后,開學后沒多久,我開始了家訪,延續了兩個多月,除了個別同學外,我基本把同學的家庭走訪了一遍。
這次家訪可以說是意義非常重大,掌握了許多的資料和信息,使得我們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孩子、服務于班級、服務于教學。
一、父母年齡
我們班46個學生,有一對又胞胎,所以有90位家長。以我2019年47周歲來看,二位家長與我同齡,27位家長大過我,61位家長小于我,家長年齡最大的58歲,最小36歲。家長的年齡跨度比較大,年輕的不多,不少家長年紀很大了,可能對于撫養小孩會有心無力,不利于孩子成長。另外,現在社會發展一日千里,家長年紀太大,容易與社會脫節,與青春期的孩子會有更大更深的鴻溝。掌握了父母年齡,指導和幫助孩子的時候,更容易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二、住房條件
住房直觀地反映了一個家庭經濟條件以及學生在家的學習環境。我們班除了個別家庭外,基本上每一個同學家里都已經購買了深圳的住房。深圳房價幾乎是全國最貴的,作為一線城市,作為大灣區的重要城市及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的魅力是無法阻擋的,人口的流入經濟的發展使得房價節節攀升。我們班的同學從普通的保障房到幾千萬的豪宅,面積從幾十平方米到最高的二百四十平方米,呈現出了檔次不一的住房條件。進到家里以后家長會非常熱情地邀請我入座,我首先會看看家里的裝修和擺設,這反映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及生活水準,同時對孩子也會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住房條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這也是我們國家高速發展的最好證明。孩子擁有自己的房間,有自己的書架,有電腦,有自己舒服的臥室,這一切都為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非常好的物質基礎,當然,我也看到個別同學住得比較擁擠,甚至要與自己的兄妹在同一間房間寫作業。住房作為人生活學習的最大的硬件,會對學習產生不小的影響。
有家長及學生對學習比較焦慮,覺得成績不好,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前途無望。其實從住房條件看,這一代孩子長大以后如果能繼承父母的房產,他們不用那么辛苦去買房或者供房了,生活水平還會進一步提高,哪里需要那么焦慮,覺得生活無望前途渺茫呢。
家家戶戶都干干凈凈一塵不染,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其實也是愛國愛黨德育教育的好題材。
三、父母的學歷
孩子的起跑線并不是從懷孕開始就胎教、從幼兒園開始就進行應試教育,灌輸知識。父母的學識,家庭的經濟基礎才是孩子的起跑線。學歷高的父母知識更豐富,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幫助,提供更好更專業的教育與陪伴。我們班家長學歷為:研究生6位,本科生37位,大專生27位,中專生7位,高中生12位,小學生1位。從表格可以看出,我們班大專以上學歷的父母占了77.7%左右,而全中國大專以上學歷人群占比只有5.97%,可見我們班同學是有著高學歷的父母。高學歷的父母,為孩子成長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四、獨生子女情況
除開一對雙胞胎,我們班44位同學,21位是獨生子女,23位非獨生子女,最多兄妹的是三兄妹。非獨生子女已經超過了獨生子女。中國的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厲害,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有所松動,提倡一對夫婦生兩個小孩。獨生子女確實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就是沒有玩伴,父母工作忙,沒時間陪伴,到樓下也看不見小朋友,因為小朋友都在家里寫作業,所以小孩子特別容易患上孤獨癥甚至是抑郁,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孩子少,父母可以減少時間、精力、金錢的投入,對于迅速提高個體的生活質量有很大幫助,但是對于整個社會,對于整個國家來說,如果人口持續減少,甚至人口數量斷崖式下跌,最后養老金會入不敷出,年輕人贍養老年人的壓力會很大。我們國家現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但社會的財富積累還不夠,未富先老的社會面臨很多挑戰,過低的生育率會帶來不少問題。對于獨生子女,我們要關注父母是否長期溺愛,導致在班上與同學相處不好;而非獨生子女,要關注在家讀書學習有沒有受到兄妹的影響,性格是否變得好斗,不友好,不寬容。
五、學生特色
1,游泳技能。我之所以把游泳的技能放在學生的特色的首位,因為我覺得從長遠來看,人的一生其實并不僅僅是學習文化知識,增長技能,而更多的是享受藝術、品味運動帶來的美好。對于運動這一塊,游泳是一項很特殊的技能,它不僅能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擁有娛樂功能,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逃生功能。對于逃生功能,我想多數人都不陌生,雖然說現代都市人離大自然已經越來越遠,好像接觸自然災害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其實并不盡然,由于環境破壞,自然災害頻發,即使是都市,都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安全,像深圳這種處于亞熱帶處于北半球的瀕海城市來說,每年臺風季或者暴雨季節都會產生局部的洪澇災害。有可能地鐵會被淹沒,有可能公交車因道路積水而熄火,打開公交車門那一刻望著渾濁的看不見底的洪水,對于不會游泳的人來說會覺得相當恐懼,也相當危險,而對于會游泳的人來說,逃生的機會更大一些。所以我很看重學生的游泳技能。46位同學,只有34位同學會游泳,比例為73.9%。在大都市,如果父母不帶小孩去游泳或送去游泳教練進行培訓,孩子就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游泳,在一些有干凈河流的鄉村,父母或兄長們帶一帶,孩子也可能學會游泳,所以都市的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參加培訓或自己親自教,讓孩子學會游泳。至于游泳的娛樂的功能,大家都很清楚,可以去漂流,可以去沖浪,可以去游海,可以去泡溫泉,可以去水上樂園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娛樂項目。
2.其它體育項目。我們班有兩個足球隊員一個手球隊員,進入校隊,進行過各種比賽,取得了不少成績。5個同學進過游泳隊,其中有一位同學獲得過南山區游泳比賽第7名,會打籃球會踢足球的孩子并不多,其中有一個同學進行過乒乓球的專業訓練。掌握專項體育運動項目的同學不多,體育運動成了少數人的活動,而不是全民運動。
3.藝術項目。一個同學堅持跳芭蕾舞,一個同學過了中國舞8級,一個同學吹小號進入了華南地區的比賽,兩個同學會毛筆書法,一個同學過了鋼琴8級,兩個同學過了6級。
總體上看,參與到體育運動及藝術活動的孩子太少了,許多同學可能小學進行過一下培訓班,但總是淺嘗輒止,并沒有堅持,也就等于沒學。多數人不會運動,不喜歡運動,要不就是宅在家里,要不就是在寫作業或上補習班,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文體活動參加少的原因很多,比如沒有運動的場地,沒有時間,沒有家長陪伴或者找不到一起運動的伙伴等,這跟我們學校提出的一體兩翼的育人目標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國家新時代教育目標也還差得比較遠。
了解到了這些信息,我會有目的地組織同學放學后進行體育運動,我會做陪練,教他們打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跳繩等,并舉辦音樂會、班級書法繪畫比賽等,促進學生的體育藝術技能的發展。
六、與家長的交談內容
首先我會問孩子的成長經歷,有些父母說孩子小學的時候不太聽話,甚至要家長陪讀,也有個別家長反映說小學的班主任抓的非常嚴厲,對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響,甚至久久都走不出來,多數家長說小學的時候孩子很聽話,成績非常好。多數家長反映孩子不太喜歡運動,自己也沒有時間去陪孩子運動,甚至父母本身也不會各類運動,或者也是對運動不感興趣,對于藝術方面比如音樂繪畫,或是其他一些技能技巧,都是讓孩子自己去培訓,孩子堅持得了就就學,孩子堅持不了,也就荒廢了。我覺得中國父母確實就這樣,一輩又一輩的人都不能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和言傳身教,對于我本人來說生長在70年代農村,小時候每家每戶兄弟姐妹特別多,基本上在散養狀態下成長的,天熱時每天都泡在河里游泳,小伙伴們經常爬到大樹上去玩,從橋上往水里跳,做彈弓,追逐打鬧,女生則跳草繩,跳方格……雖說現在不提倡這些危險的活動,但運動的精神還是要傳承。象現在每年寒暑假我都會把家族的晚輩集中起來,侄孫外孫等,教他們滾鐵環,溜旱冰,踢毽子,跳長繩,或是打羽毛球籃球等,由于玩伴多,熱鬧非凡,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并以驚人的速度掌握這些運動技能。反觀我們這些出生在都市的孩子,父母非常忙,有的父親周末才能回家,回家了也就躺在沙發上看手機,孩子們沒有玩伴,沒有同齡人,更沒有人引領他們玩體育和藝術,他們頂多就會被父母送去各種培訓班,枯燥的訓練下,很多孩子都堅持不下來,培訓無疾而終。另外,伴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電子產品、網絡游戲的日益增長,更多的孩子沉迷于網絡之中、游走于虛擬的世界而不能自拔,人們與大自然漸行漸遠,不知道清晨的露珠還映照著星光,晚霞的最后一抹亮色是那樣的攝人心魄,螞蟻搬家時是那樣的不畏艱險,蝌蚪在池塘游動時是那樣的憨態可掬……有益身心的活動沒有占領孩子們的身心,虛擬世界就會乘虛而入,所以我會建議父母:哪怕是再忙,也要陪孩子到大自然當中去走一走,深圳有一千多個公園,有那么漂亮的深圳灣公園,有那么好的森林公園,游樂園,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或者一起去逛博物館,逛圖書館,逛逛步行街、購物中心。孩子們要學會很多獨立生活的技能,比如從小就應該會搞衛生,洗衣服,做飯菜,熟悉城市的公交和地鐵,熟悉城市的每一座重要建筑物比如書城、博物館、圖書館等。至于學習這一塊,我覺得父母應該參與到孩子學習當中來,與孩子一起閱讀各種有益書籍,可以翻看孩子的教材,看孩子在學些什么,可以把書本知識跟孩子講解,可以引導孩子把書本知識跟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比如語文課學了《三味書屋》,那么到紹興參觀魯迅故居時就應該把書中描寫的場景與現實中的景致結合起來;如果父母懂唱歌懂音樂的話,可以跟孩子一起練習唱歌,跟孩子一起彈奏樂器;可以與孩子一起看漫畫或者一起畫畫;如果會英語的家長,應該跟孩子用英語進行對話,練口語;在高科技公司工作的父母,可以把我們中國的一些科技發展的事件跟孩子講解,可以帶孩子們去公司里面參觀,讓孩子感受我們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與進步,激發他們的愛好與興趣。總而言之,父母應該是孩子出門的玩伴,鍛煉身體的的伙伴,讀書學習的同伴。
七、家訪的效果
1.拉近了與家長的距離,增進了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避免了很多誤會。由于面對面跟家長聊上一個小時,看到了家長的艱辛:忙了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到家還要顧著孩子的學習與生活,多數家長都沒有開電視看,都在陪著孩子學習,基本上除了工作,家長們就是撲在孩子身上;了解了孩子的成長背景,家庭實力,父母狀況,住房條件,兄妹情況,學生在家中是如何寫作業,家長給予了多少關愛與幫助……得到了這么多信息,對學生的了解會更立體,更細致。而家長自然會感激老師的辛勤付出和指點,感恩老師的幫助與關愛。正因為跟家長建立了信任、消除了誤會,為今后的教學工作開展、指導孩子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從更專業的角度幫助家長,啟發家長。學生8小時左右待在學校,其余時間基本都是跟家長在一起。家長的行為,家長的言語,家長的經歷,家長的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甚至是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因為作業都是在家長監督下完成,復習溫習都是在家長監督下完成。如果沒有家長配合的話,老師會變得鼓掌難鳴,有心無力。老師可以從更專業角度指導家長。各科老師可以一起去家訪,對家長和孩子奉獻更多學習良方。
3.全面了解了孩子的特點。有的孩子晚上寫作業比較磨蹭,很晚都沒完成,有的比較早就完成作業了,可以復習功課或看看課外書,而有的孩子因為上課沒認真聽講,在家里不會做作業,求助無門,不知怎么辦,有時候太晚了,父母只好讓他們先睡覺,因此作業沒有辦法完成了;有的孩子會有獨立的房間,安靜的寫作業,有的孩子兩兄妹在一個房間寫作業,互相造成干擾,有的孩子雖然有房間,但父母不放心,叫孩子到客廳,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寫作業,情況不一而足。家訪使得老師對學生們的喜好、性格、文體活動以及從小學開始的學習經歷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老師掌握了這些信息,對于處理學生在校的學習狀態以及與同學的相處等問題,就能夠更有針對性。
通過家訪,到所有的學生家里走訪一遍,確實可以發現很多問題,可以增進對孩子對家庭對家長們的了解,增強了家校之間的聯系,對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及學校的聲譽,都能帶來很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