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明杰
◆摘? 要:在新的課改環境下,以教材為依托,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閱讀資源,找準課內外閱讀的銜接點,實現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的有效結合使學生真正地“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引領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閱讀,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服務。
◆關鍵詞: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反饋交流
根據自己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我認為只有把課堂學習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真正實現課標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新的課改環境下,以教材為依托,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閱讀資源,實現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的有效銜接,使學生真正地“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是值得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去思考和探索的。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
一、找準課內外閱讀的銜接點,課內激活課外,課外延伸課內
找到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銜接點,這是做好課內外閱讀銜接的關鍵所在。只有找到了這個銜接點,學生的閱讀欲望才能有效地開掘,閱讀視野才能由課內轉向課外,我們的課內閱讀也才找到了一個發展點,支撐點,從而搭建起學生閱讀的橋梁。
1.以教材疑難問題為銜接點選擇課外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閱讀。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迸囵B學生的質疑精神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教師適時地出示相關材料,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比較、分析。比如六年級《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的教學中,學生對于“可是到了后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以及后文的“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些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不充分,對當時的歷史環境知之甚少,如果讓學生讀關于魯迅的書籍,大家又覺得他的作品太深奧,因此我除了課上拓展有關魯迅的《故鄉》以及魯迅的介紹方面的知識點作為學習本課的支撐以外,還組織學生觀看了《魯迅奮斗的一生》,讓學生通過觀看影片,深入地去了解魯迅以及魯迅所處的當時的社會環境,既深入理解本文含義深刻的句子,又增長了知識,還激發了學生課外閱讀歷史故事的興趣。
2.以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課外讀物為銜接點,拓展閱讀廣度。
這一拓展方式,是教師帶領學生對教材的一些特定知識點、文化點進行延伸、重組、升華,讓教材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出發點,讓教材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源頭活水”。如在六年級有一個單元是以“走進魯迅”為主題進行編排的,課本中涉及了《老人與海鷗》《跑進家來的松鼠》《最后一頭戰象》等文章,“日積月累”中還介紹了寫動物的古詩,學習完了整組之后,學生對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以教學內容為銜接點選擇課外閱讀材料,由一篇文章進入到整本書的拓展閱讀。
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更深入全面的體會人物特點,我們也可以適時引入相關文章或書籍,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如在《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的教學中,課堂上再講到嚴監生吝嗇的特點時,教師可以將《臨死前的葛朗臺》這篇文章讓學生進行對比閱讀,教學之后可以出示不同版本的《儒林外史》,引導學生課后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學了《將相和》,讓學生閱讀《史記》中的其它故事;學了《草船借箭》,讓看過的學生講講其它體現諸葛亮才智過人的故事,激發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
4.以教材中文章的作者為銜接點,由一篇課文走進一個作家的作品。
教材中由一篇課文走進一個作家作品的閱讀元素有很多,如果老師能掌握這個元素,就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期待,并由一篇文本順利過渡到整本書的閱讀需要。如在六年級《蟋蟀的住宅》一文選自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學完此文后學生對蟲子的世界充滿了新奇,就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昆蟲記》。
二、利用課內時間及時反饋,定期交流,使學生保持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開展閱讀活動,保持持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期待,將課內所得之法運用于課外閱讀中,將課外所得感悟于課內及時交流。
1.全班同學“同讀一本書”,閱讀并做批注,寫一寫閱讀的收獲和感受。教師及時調研學生的閱讀情況,及時發現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利用課內的時間進行階段性的閱讀匯報交流。共讀一本書結束之后,還可以讓學生談談通過這樣的拓展閱讀,自己對課內文本的再感悟。
2.自助式閱讀,根據近段時間的學習,找到相關的閱讀作品,進行自助式的(自由選擇內容、根據實際選擇數量)閱讀,教師隨時、了解學生課外閱讀效果,給予學生及時必要的課外閱讀的指導。利用課內閱讀時間,開展“好書推薦”“故事會”等活動,通過介紹,同學之間可以交換閱讀。
3.開展“師生共讀、親子共讀”活動。教師與學生一起閱讀,做學生閱讀的領路人。父母和孩子共讀,營造家庭的閱讀氛圍。
4.定期進行“閱讀小明星”“書香家庭”評比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家長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保證孩子課外閱讀的時間。
總之,只有語文老師用心在課內外閱讀的銜接上下功夫,課內閱讀為課外閱讀提供方法和習慣上的指導,課外閱讀開闊課內閱讀的視野,延伸課堂教學的長度,拓寬課堂教學的廣度,這兩者相互促進,和諧發展,一定能引領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閱讀,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服務,讓他們的生命因閱讀而充實,因閱讀而精彩。
參考文獻
[1]英小環.淺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的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1(10):85-85.
[2]吳萍英.筑基課內筑塔課外——淺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J].新課程(中),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