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曉麗
◆摘? 要:基于伊春養老避暑旅游開發對旅游行業人才的需求,該文分析了本地區旅游行業人才需求現狀,并從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方法、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教學評價這幾個方面探討培養旅游產業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旅游人才。
◆關鍵詞:養老旅游;旅游人才;旅游人才培養模式
伊春作為森林避暑養老旅游目的地,具有滿足老年人養老避暑需求、豐富旅游產品、擴大就業渠道、增加旅游收入等意義。在此背景下,伊春發展養老避暑旅游對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1養老旅游相關概念的界定
1.1養老旅游:養老旅游結合了養老服務和旅游活動,既是對旅游項目的細分,又是對養老方式的創新。從旅游學的角度看,可將養老旅游定義為:養老旅游是老年人以異地養老形式而發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長期移民為目的的旅行、暫居和游覽活動的總稱。
1.2旅游人才:是指在旅游行業中為游客提供旅游服務的人員,具體可包括在六大旅游要素(食、住、行、游、購、娛)崗位上從事旅游服務與管理工作的人員。從能力構成來看,旅游人才則是指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能熟練、思想道德素質良好,并且能夠為旅游業做出一定貢獻的人。
1.3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是旅游高校為本專業學生怎樣搭建新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學校為實現這一目標要實行怎么樣的教育組織原則和方式,它包括了旅游專業的培養目標模式、教學模式、課程模式、實踐環節模式、畢業生就業模式等。
2伊春旅游人才需求現狀
基于伊春養老避暑旅游開發旅游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情況,對伊春地區的5家旅行社、5個景區、6家酒店的相關企業負責人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問卷共發放200份,實際回收198份,回收率99%。結合問卷分析結果,可總結出本地區對旅游人才需求情況。
2.1旅游業市場對高職旅游專業畢業生需求量大。
問卷針對旅游專業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的進行評價調查,通過對畢業生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身心素質和職業素質五個方面調查我們可以發現,企業出于成本和工作效率成果的考慮,最需要員工是大專學歷的。高職旅游專業畢業生在專業可操作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具有較高實際操作技能水平的工作人員是為旅游業需要人才。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招收新員工時會對實際操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希望能招聘到具有這樣能力的旅游專業的畢業生,但是此類旅游專業人才比較緊缺,需求量很大。
3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3.1確立清晰的人才培養目標
基于伊春養老避暑旅游開發的人才培養,要重視學生的應用理論和專業理論及操作技能,同時不能忽視旅游管理專業基礎知識,還必須能駕馭一些適應伊春旅游項目的組織和經營能力。為此,可在明確相關教育標準和教育原則的基礎上,組建由專業老師和行業、企業精英們構成的專業領導小組,組織進行旅游企業人才需求的實踐調研并掌握行業需求,同時把握學生的就業傾向,確定學生需要具備的專業常識、技能和修養,在此基礎上設置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
3.2采用有職業特色的教學方法及課程體系
適應地區發展的旅游職業教育要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要相輔相成,針對旅游業崗位的要求要有實用性、實效性的實踐教學內容。要實現旅游職業教育教學一體化。旅游專業要積極建立和更新導游實訓室、酒店實訓室、形體訓練房等。建立校內實訓基地,讓學生進行模擬實訓,把理論運用于實踐。為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提供有力的保障;并根據課程的內容與特色,選擇相關的主體進行合作,共同設計教學大綱、制定教學標準、共編教材、共同授課。這里提到的“相關主體”可包括企業、行業組織、兄弟院校和政府部門等。
3.3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旅游師資隊伍
對旅游人才要素的要求,也是對教師團隊的素質要求。教師團隊在人才培養的內容上各有所長,應要做到因才定崗。首先要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專業能力進行分析;其次,對教師學歷水平、職稱等級進行劃分,對教師取得職業資格和行業工作經歷(兼職、掛職)情況進行了解,判定教師在專業教學中的側重點。第三,根據教師特長和研究方向,讓教師自主選擇授課方向。如實踐型教師,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就可讓其在指導學生實踐的過程中發揮作用;再如專業資格(如導游資格證)培訓師,可讓其負責學生與專業資格考試的相關課程與培訓。教師以自身的優勢為導向,通過進修等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學歷。
3.4加大校企深度融合,搭建人才培養平臺
基于伊春養老避暑旅游開發所需要的人才要有更多的適應性,因此加大校企的深度融合,
選擇合適的企業進行合作,建立校外實踐基地是必要的。在選擇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時候,應考查企業的狀況,在安排教學計劃時,應使其在最大程度上服務于學生的實訓和實習。同時,可構建校內生產性實踐基地,如校內的酒店、餐廳、等,既可為學生提供更為便捷的實踐平臺,也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機會;學校可與相應的旅游企業共同舉辦旅游技能競賽等活動,如導游風采大賽等,企業與學校共同派出專業人員設計比賽規程、商定考核要求,并共同擔任比賽評委。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促進學校與企業用人需求的供需對接,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平臺,在鍛煉專業技能之余增進其對企業的了解,同時也又利于學生的隱性素質的培養
3.5建立多元化的評價考核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否正常運轉,能否符合教育規律,是否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需要客觀的評價考核方法。對于人才培養的質量評估,不應當只是以教育部門作為唯一的評價主體,而是應該讓學校、旅游用人單位,家長一同參與到對旅游人才培養質量的檢驗過程中,將評價結果綜合起來進行人才評估,通過基于勝任理論對人才培養質量與行業需求的對接程度進行判斷。
隨著伊春養老避暑旅游開發,旅游人才的培養工作成為了重中之重,而高職旅游專業學生將成為旅游人才隊伍中的基礎和主力軍。通過對伊春本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現狀的調研、對旅游行業的供需現狀調查,以及旅游人才需求能力的深入調查和分析,從總體上來看,人才培養效果不太明顯,在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上存在的供需不對接的狀況。針對高職旅游人才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提出適于伊春高職旅游人才的培養路徑。
參考文獻
[1]李松柏.我國旅游養老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旅游經濟,2007(07):159-161.
本課題為黑龍江省教育廳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JGZY201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