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登桃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地方黨委政府為了宣傳自身形象和提高知名度,更加重視和利用新聞宣傳,紛紛組建各類新聞宣傳隊伍。一方面,由于基層新聞通訊員的辛勤耕耘和努力工作,使得基層新聞宣傳工作得到了蓬勃發展;但是,從另一側面我們也不難發現,基層新聞宣傳隊伍還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基層通訊員專業水平低,想寫好卻又寫不好;盲目寫新聞,稿件死板不鮮活;隊伍不穩定,會寫了卻又不想寫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和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基層新聞宣傳隊伍的發展。
如何看待和解決好這些問題,對加強新聞隊伍建設、提升宣傳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建立選拔培養機制,提升通訊員業務水平
在建立新聞宣傳隊伍時,尤其要重視通訊員的選拔和建設。要挑選那些熱愛黨的新聞事業、有一定寫作基礎和社會活動能力、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的同志擔任通訊員。最終能夠成為一名優秀新聞通訊員的,不是學識水平最高的,也不是能力最強的,往往都是能夠從內心深處熱愛新聞宣傳報道工作,耐得住寂寞,肯于付出比常人更多努力和心血的人。要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方法多渠道培養通訊員。每年至少舉辦1-2次通訊員培訓班。邀請專業的編輯記者給通訊員授課,舉辦新聞寫作方面的專題講座,組織通訊員就一些問題進行專題座談、研討,組織通訊員實地采風等。另外,還要經常與外界宣傳媒體聯系。讓通訊員分期分批參加外界媒體舉辦的各類通訊員培訓班,與外界新聞媒體配合共同搞好通訊員培訓工作,逐步提升通訊員的專業水準。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鼓勵通訊員多出精品
地方宣傳部門要把通訊員網絡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建立健全通訊員管理制度,如登記造冊、建立檔案等。實行宣傳工作目標責任制,將年初確定的宣傳工作任務按工作分工,分解量化到每個通訊員,把“軟任務變成硬指標”,做到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肩上扛指標。實行優勝劣汰,根據年度發稿數量、質量,來確定優秀通訊員,對完不成任務的,取消其通訊員資格:定期召開由新聞媒體人及全體通訊員參加的新聞宣傳通報交流會。通報各個通訊員的新聞用稿結果,相互交流近期新聞素材、新聞策劃以及新聞寫作心得。通過定期交流座談等形式,解決通訊員在寫稿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能夠使新聞媒體準確把握通訊員的工作狀態,在新聞業務上給予指導和幫助,提高通訊員的新聞實戰能力,促進兩者互補、共享共贏局面的形成。突出“學習型黨員”這個主體。團體內的黨員干部堅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全員學習、全程學習的理念,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精神追求、生活態度、工作任務,培養學習的情趣,養成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習的能力,自覺把學習融入政治追求,融入工作實踐,以強烈的進取精神主動學習,自覺做到學以增智、學以為民,努力以學習的進步推動團體全面可持續發展。
三、建立完善激勵機制,激發通訊員寫作積極性
要提高和保持通訊員寫作的熱情和積極性,需要建立一套激勵機制,激勵通訊員多寫稿、寫好稿。要結合實際制定通訊員獎勵制度、評優制度等,明確通訊員考核標準,提高通訊員寫作意識與水平。在評選優秀通訊員時,不僅要注重刊稿的算數,更要看重質量。每年表彰優秀通訊員,不僅要給予精神鼓勵,還要適當增加物質獎勵,真正使優秀通訊員在經濟上得到實惠,精神上得到榮譽,政治上得到進步。要及時兌現稿酬及獎勵,一篇稿子見報了,遲遲收不到稿費和獎勵,必然影響通訊員的積極性。據了解,有些新聞媒體在稿費管理上比較混亂,標準掌握得不好,對通訊員稿費不能按時郵寄,甚至有的半年、一年不給通訊員寄稿費,且稿酬普遍較低。地方宣傳部門一方面要督促相關媒體將稿費及時足額地發放到通訊員手中,另一方面要及時發放配套的獎勵,對優秀及獲獎新聞作品還要另付一定數額的獎金。同時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情況,逐步提高稿酬,使廣大通訊員的勞動價值在稿費上得到合理體現。
四、注重人才培養機制,完善人力資源結構
隨著媒介融合社會進度的加深,在人們的生活生產中,新聞傳播方式的滲透度也不斷加深。受到信息影響,新聞紀錄者、新聞報道者從專業的記者轉變為普通公民,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均設置了群眾投稿平臺,豐富了新聞信息傳遞途徑。隨著平臺信息的增加,在內容傳播與優化階段,要做到層層把關,掌握深度內容,滿足當前發展趨勢,保障新聞的真實性。從客觀角度出發,當前新聞傳播行業受到了時代的沖擊與影響,媒介融合時代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對我國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為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在其教學培養階段,應當積極創新理,創新教學模式。當前媒體具備顯著的多樣化需求,在新聞傳播專業課程改革上,要遵循其概念,結合新聞傳播原則,積極改變教學方式,創新課程結構,增設相關課程。同時在人文基礎與文史基礎上,擴展從業者視野,促使其具備獨到的眼光,可精準篩選各類復雜的信息。選擇融合教育措施,能夠培養專業型復合人才,促使新聞傳播行業朝著專業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 當前時代個人化、全球化為主要特點,信息平臺對新聞傳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聞傳播行業要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凸顯其愛國情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愛國情懷屬于首要內容。高校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凸顯,注重學生政治方向的引導,激發學生責任感、使命感,以此保障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高校要及時轉變育人理念,強化新技術與新理念的滲入,更好的順應時代人才需求。
總之,在新形勢下,加強基層新聞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從當地實際出發,采取相應對策,切實加強新聞通訊員隊伍建設,提升宣傳工作水平,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宣傳保證和輿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