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涵茜
◆摘? 要:在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愈發體現。為進一步提升以及優化高校學生的思政素養,為科學全面的促進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應該充分夯實思政教育體系,切實豐富以及完善思政教育內容,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以及整體認知。在思政課的教學革新進程中,應該將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納入其中,最大程度拓展課程內容,不斷發揮集成育人的整體優勢。
◆關鍵詞:全面依法治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路徑
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豐富、立意高遠,是新時代中國治國理政的理論指導以及行動指南。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在高校“思政課”的變革以及創新的過程中,為進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效與質量,同時也為了更好的保障思政教育的整體水平,有必要充分全面的融入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思想,以此來進一步夯實思政課的內涵。可以說,這一全新的思想體系,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全新的活力,也利于培養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合格人才。
一、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現實意義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過程中,思政課是非常重要的平臺以及媒介。一直以來,在思政教育中,教師可能過分注重課堂教學,同時也過分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內容,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成效,也難以真正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新時期,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認知以及行為意識層面涌現出全新的問題來,尤其是受網絡文化的影響等非常深遠,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認知。為此,高校應該始終以立德樹人為科學的發展理念,不斷創新以及變革思政教育的形式,切實拓展以及優化思政教育的內容,最大程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成效。一系列的發展實踐證明,在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實踐中,積極全面的融入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的思想,具有關鍵性的現實意義。
(一)培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力量的關鍵
高校是為社會經濟輸入新鮮血液的重要場所,是為社會經濟發展培育合格人才的關鍵平臺。在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矛盾逐步得到協調與解決的當下,只有強化以及提升高校人才培育的質量,切實提升高校大學生的整體素養,才能夠進一步推動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在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之中,更需要德才兼備的專業化人才隊伍。我國高校的教學性質,決定了它們是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輸送以及培育人才,并不是為資本主義培育人才。在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實踐中,充分全面的依托于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思想,能夠有效把握思政課的教學方向,能夠在精神層面以及思維意識方面給予廣大學生以教育,促使他們能夠明確未來的發展己任,能夠明確未來的成長方向,繼而全方位提升以及優化自身的專業素養,力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提升大學生的法制觀念以及法治意識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他們的一言一行,他們的一舉一動,可能都會對社會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在當前階段下,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是較為復雜的,他們可能會面臨著廣泛而無序的信息,再加上他們自身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這就使得他們的思想或者行為常常會偏離正確的軌道。一直以來,在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能更多倚重于教材中的內容,并沒有把握學生當下時期涌現出來的新特征以及新規律,這必然會影響和制約著思政教育的整體實效。為切實提升思政教育的質量,為更好的優化學生的思政素養,教師有必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以此來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提升大學生的法制觀念以及法治意識,引導廣大大學生知法懂法學法用法,不斷優化自身的言行舉止,不斷發揮自身的橋頭堡作用,積極開展普法宣傳。
(三)培育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主體,必須具備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等。在此基礎上,科學全面的投身于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但當前階段,高校學生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特別是一些西方腐朽的文化等。為培育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應該著力變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切實有效的拓展高校思政教育內容,最大程度提升以及保障思政教育的科學全面開展。可以說,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過程中,積極利用全面依法治國的思想,能夠引領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養。特別是在社會激烈變革的今天,社會不穩定因素也在有所增加。在思政教育中,科學滲透全面依法治國思想,還有助于社會和諧穩定,還有助于培育積極的社會因子。
二、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
在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實踐中,為科學全面的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成效與質量,為更好的優化以及提升大學生的思政素養,教師有必要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精準而高效的將全面依法治國思想滲透至思政教育中,以清晰且明確化的教學路徑,以科學且高效化的教學手段,切實提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
(一)夯實理論教學體系,豐富和完善課程內容
不可否認,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若單獨依賴于教材,勢必會使得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勢必會影響著思政教育的時代特色。為切實夯實思政課的教育質量,同時也盡可能完善其教學內容,應該行之有效的搭建完善的理論教學體系,同時最大程度優化以及拓展教學內容。一方面,在高校思政課的教育實踐中,可以在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在刪繁就簡的基礎上,巧妙的將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等納入到課程體系之中,以系統而專業化的課程建設來提升師生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是較為系統的理論體系,包含著不同方向的內容。在課程內容的建設以及變革的過程中,可以就其內容來進行相應的補充以及完善,可以就其內容來進行有效的調整,確保將每一部分內容都囊括其中,最大程度提升其教育成效以及教學質量。
(二)采用啟發式教育手段,培育學生探究意識
可以說,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具有較高的理論抽象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視情況來采用一些灌輸性的方式,比如涉及到的原則問題或者規律問題等等。但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理解以及認知能力,尤其是鼓勵以及指導學生將所學內容內化為思維觀念,外化為行動實踐,那就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高效化的變革以及調整,積極采用啟發式的教育方式,切實有效的提升教育成效以及辦學質量。比如在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的滲透以及利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深入淺出的結合學生生活中的案例,或者親身經歷的故事等來作為教學案例,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理論內容。同時,在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的教育實踐中,教師還可以創設開放性的合作情境,科學全面的培育學生的探究意識。對于學生而言,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把握學習關鍵,能夠更好的理清學習方向,同時也有助于實現思維的交互以及碰撞等。基于此,教師可以創設任務情境,鼓勵以及引導學生就思想理論中的某一部分內容來進行深入的交流以及高效化的互動。
(三)注重實踐教學工作開展,創新實踐教學方式
在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中,為深入全面的貫徹落實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為切實有效的提升該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實踐素養,應該著力改變傳統的只注重理論授課,不注重實踐教學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以及比重,應該切實提升實踐教學的水平。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認知,同時也為了引導學生全方位夯實理論素養,教師可以在實踐中,一邊指導學生學習理論,一邊積極應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可以說,只有將理論與實踐進行高效化的整合,才能夠進一步夯實學生的素養,也才能夠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在高校“思政課”的開展過程中,有必要不斷創新實踐教學的形式。現階段大學生的思想日益多元和復雜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只有有效把握他們多元化的文化認知以及興趣訴求,切實有效的提升實踐教學的整體比重,才能夠更好的推動實踐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為此,高校可以組織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形態,諸如模擬法庭、義務法治宣傳活動等等。依托于這些豐富且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形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也能夠讓學生在靈活運用的過程中夯實自身的法律素養,提升自身的法制觀念。
(四)創設多媒體情境,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在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實踐中,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是相對系統且復雜的。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情境來開展教學工作。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它能夠將相對抽象化的內容,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繼而更好的引導學生來進行認知。為此,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來創設相應的情境。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播放相關的法庭實錄場景,或者觀看相關的法治新聞報道等等。在案例選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可能貼合學生的實踐生活,尤其是學生的法律空白等方面的內容,以鮮活的案例來達到警示學生的目的以及作用。同時,在高校思政課的教育實踐中,為更好的推動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的滲透以及應用,還應該科學全面的創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可以說,校園文化環境的創設,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感染以及啟發學生,能夠給予學生極大程度的鼓勵。為此,思政教師應該積極協同高校教務部門以及宣傳部門等,積極開展生動的法制宣傳活動,利用好校園內的文化空間以及各類平臺,發揮好校園廣播、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媒介的作用。
三、結論
在高校思政課的教育實踐中,傳統的教育方式或者教學內容存在著較大的滯后性,很難真正提升以及優化學生的思政素養。為進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效,有必要全方位融入全面依法治國的思想,依托科學且高效化的融入滲透方式,最大程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更好的保障思政教育的水平與成效。
參考文獻
[1]何國萍,張艷.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探析[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
[2]鄧光芒,習近平思政思想與高校思政課的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9(05).
[3]王敏.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的理論基礎及其在高校的踐行[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20(02):4-6.
[4]張翠.依法治國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路徑構建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9(S1):166-167.
[5]王華東.依法治國體制下的高校輔導員法律素質培養[J].法制與社會,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