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供稿
“十三五”時期,四川省聚焦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規劃引領,健全工作機制,強化項目支撐,注重區域協同聯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呈現新態勢。2020年末,四川省川陜革命老區5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304億元,是2015年的1.65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4%,比2015年高11個百分點,比規劃目標高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81元,是2015年的1.66倍,比規劃目標高1881元;28個貧困縣、235萬人全部脫貧摘帽,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小康。
一、強化省市聯動,建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成立省扶貧開發(革命老區建設)領導小組,創新建立扶貧項目選擇機制、扶貧資源整合機制和長效扶貧機制,出臺《四川省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指導革命老區相關市(州)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巴中市成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市委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辦公室,廣元市成立市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二、突出功能定位,積極支持川陜革命老區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將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任務整體謀劃、強力推動,與重慶市共同出臺《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聯合實施方案》,指導各地制定了具體工作方案,明確各市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功能定位和重點任務。強化功能平臺建設,謀劃形成了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城宣萬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區等功能平臺。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設立了綿陽科技城新區、南充臨江新區等省級新區。推動成南達萬、漢巴南、渝西高鐵等一批重大通道項目建設,積極支持巴中、廣元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三、堅持分類指導,統籌推動不同類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突出抓好川陜革命老區核心城市建設,謀劃推動建設川陜革命老區綜合改革試驗區,鼓勵在行政管理體制、投融資體制、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試。著力推動川陜革命老區全面振興,聚焦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培育、精準脫貧精準扶貧、紅色文化保護傳承、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等關鍵領域,研究制定財政、金融、投資、土地等8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引領帶動其他革命老區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支持革命老區城市主城區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建設南充、達州、宜賓等區域中心城市;支持革命老區重點開發區縣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裝備制造、能源化工等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支持革命老區農產品主產區縣發展有機農產品,形成了“巴食巴適”“圣潔甘孜”等區域特色品牌;支持革命老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促進紅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打造了11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4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四、創新支持政策,著力改善革命老區發展基礎條件和公共服務水平
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和四川省投資項目管理服務平臺,建立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重點項目庫,優先將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庫管理,開展項目推進年、項目攻堅年等活動,扎實推進項目落地。在省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中設立革命老區專項資金,集中用于紅色遺址保護、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期間,川陜革命老區累計儲備交通、能源、水利以及公共服務等領域項目793個、總投資1.9萬億元,累計開工建設668個、完成投資8884億元,竣工重大項目224個,革命老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創新支持政策,圍繞拓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投融資渠道,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巴中市建設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關于金融支持廣元市建設川陜甘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東出橋頭堡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具體推進舉措。支持巴中市創新設立總規模37.5億元的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產業投資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省級銀行機構5年授信2570億元。
五、堅持社會協同,推動形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良好格局
統籌政府和社會力量,積極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革命老區發展工作。圍繞搭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交流合作平臺,指導廣元舉辦首屆川陜革命老區論壇,促成川陜革命老區10縣(市)簽訂《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積極為社會各界支持老區牽線搭橋,在73個革命老區縣對3萬多名農村婦女開展技能培訓,組織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革命老區近萬名農村老人免費健康體檢和義診,指導78個革命老區縣完成《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編纂工作。省統籌城鄉研究會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成效評估,形成了評估報告和政策建議。省縣域經濟學會圍繞推動革命老區縣域經濟特色發展,加強政策研究,舉辦振興發展論壇,搭建經貿合作平臺,積極推動革命老區優勢特色產品“走出去”。
下一步,四川省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以讓老區人民過上富裕幸福生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抓好文件的貫徹落實。一是強化頂層設計,認真編制《“十四五”川陜革命老區發展規劃》《“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形成新時代支持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總體方案。二是補齊發展短板,抓緊制定出臺實施意見,細化、實化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推動形成我省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政策體系。三是強化項目支撐,建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重大項目庫,謀劃儲備一批對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支撐性、引領性的重大項目,推動形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蓬勃態勢。四是強化紅色文化傳承,召開全省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座談會,開展革命遺址和文物保護修繕工作,打造一批再現革命歷史的紅色精品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