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國際話語場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話語碰撞,包括話語交流、交鋒等形式,但因話語優勢長期被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所占據,中國共產黨時常因為話語缺失或者聲音較弱使得自己的貢獻被低估或者被曲解。我們亟須提升話語能力,及時把中國共產黨的治理優勢轉化為話語優勢,提升將成功的治理經驗轉化為全球性議題的能力,積極搭建政黨交流平臺,推進中外溝通交流的機制化發展,著力培養具有國際對話能力的綜合性素質人才。
◆關鍵詞:政黨治理;話語優勢;中國共產黨
在全球治理的話語框架中,政黨是現代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重要話語主體。但由于各國政黨意識形態的差異、政黨組織形式及制度設計的不同,其在不同國家治理進程中所處的地位和治理效能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因此在對話時所占的話語優勢也不能一概而論。近年來,中國共產黨一直積極搭建政黨交流平臺,探索一種跨越差異,尋求認同的新型對話與交流機制,消弭盲點,互學互鑒,以期把自身取得的治理效能及時轉換為世界各國政黨共享的治理經驗,造福全人類。
一、及時有效地轉化政黨治理的成功經驗
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擁有九千多萬黨員和四百多萬個基層組織的政黨,在近百年的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進程中領導人民實現了從救亡圖存到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轉變,“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并且分別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積累了先進的政黨治理經驗,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對外交流時能夠獲得認同的直接內容來源。
(一)優先選擇具有治理共性、低政治性的議題
若想在既定的西方話語框架中快速引起國際社會的共鳴,必須優先選擇具有治理共性、低政治性的治理經驗轉化為全球性議題,確保能夠提供相關的方案來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要積極尋求中外政黨的利益共同點,堅持超越意識形態分歧的合作原則,優先從疫情防控、貧困治理、生態保護等領域挖掘具有共性的治理方式方法進行推介,讓世界各國政黨和各國人民對我國政黨的治理優勢有一個真實的了解和認知。
(二)創新推介治理經驗的話語表達方式和手段
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改變了傳統黨際交往關系的形態,必須要實現話語表達方式和手段的與時俱進,運用更為生動具象的話語直觀地凸顯治理優勢,增強說服力。要掌握中外政黨思維上的差異,相應調整對外傳播話語的形式,運用人物故事等文化符號巧妙地表達中國價值,直觀地呈現我國政黨的治理優勢。
二、創新推進中外政黨對話的機制化
建立健全中外交流協作機制,搭建與世界各國政黨的對話平臺,是加強世界各國政黨交流往來、實現全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新時代中外對話、溝通與合作的機制化體制化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與大國大黨之間的信任基礎逐漸深化,黨際交往布局也日趨完善。要想及時澄清國際社會存在的一些話語偏見和誤解,積極回應國際社會對我國政黨治理的現實關切,必須要創新推進中外政黨對話平臺的體系建設,切實提升對外交往的效度與深度。
(一)深度整合中外政黨雙多邊對話的平臺建設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迫切需要世界各政黨之間加強團結合作。要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凝聚中外政黨思想共識,推動中外政黨交流機制化發展,離不開對雙多邊對話平臺的深度整合。全面系統地整合中外政黨間現有的雙多邊對話機制,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要求,完善相關的制度建設,增強世界各政黨參與中國共產黨雙多邊對話機制的積極性,進一步擴大現有平臺涵蓋的對話對象。同時升級深化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等現有機制,完善與之相配套的制度框架,嘗試探索更具吸引力的實體性對話平臺。
(二)拓寬暢通中外政黨進行溝通交流的多種渠道
隨著政黨外交方式的日益多元化,中外政黨進行溝通交流的渠道也在不斷拓寬和豐富。從政黨高層交往到一系列政黨交流論壇、專題研討會和宣講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新型政黨伙伴關系網絡的建立。同時要高度重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非政黨主體的作用,設立相關的政黨對話研究中心和區域性協同中心,進一步加強中外政黨的對話、溝通與交流。
三、著力培養具有國際對話能力的綜合性素質人才
培養兼具國際視野和本土情懷的綜合性素質人才,在增進中外政黨互信、密切與世界各政黨的交流合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也是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這支人才隊伍首先要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其次要對世界各政黨發展有足夠的認知和研判能力,并結合自身積累的獨特經驗和研究優勢,主動服務到中國共產黨對外交往工作的開展中去。
(一)加強對世界各政黨的深入研究
深入了解世界各政黨,加強相關領域的研究,是增進政治互信,形成合作共識的基本要求。要對世界各政黨的政治生態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尤其是要加強對其發展規律和執政規律的研究,并且要對當前國際社會出現的重要政治現象和正在進行的重大社會運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更好應對中國在百年變局下面臨的外部風險和挑戰。
(二)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業務水平
國際對話能力是一個專業領域內人才發展的高層次追求。要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對接國際高端思維,形成并推動具有國際學術性的原創性成果走出去,消解中外政黨對話中因交流不足而產生的誤解,重塑全面健康的中國共產黨形象。要提高主動宣介中國的業務水平,促進自身學術著作在海外的推廣,讓更多的優秀成果走向世界,為提升中國共產黨對外交往工作水平做出自身的貢獻。
四、結語
將中國共產黨的治理優勢轉化為話語優勢,提升國際話語權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任重而道遠。推動成功的治理經驗轉化為理論、建立中外政黨對話的長效機制、提升對外交流人才的國際對話能力是當代中國政黨治理為全球治理提供方案、貢獻智慧的重要實踐路徑。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
吉洋洋(1996.08—),女,漢族,山東濰坊人,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執政黨建設的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