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寅 趙博文 安毅敏 曾浩 王眾嬌
摘 要:近年來新疆地區經濟發展較快,電力需求量激增,電網建設的同時會破壞區域內生態環境狀態。文章通過分析探討現階段新疆電網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環境保護造成的影響,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與電力發展和諧共生,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提出科學合理化解決措施,制定電網建設合理規劃,切實保障電網建設過程中區域內生態環境的安全問題。
關鍵詞:新疆;電網;生態環境;環保
The Impact of Xinjiang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ts Solutions
LIU Yin1 ZHAO Bowen2 AN Yimin1 ZENG Hao3 WANG Zongjiao2
(1.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 830000 China; 2. Harbin Aerospace Hengxing Data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8 China; 3.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Xinneng Pow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 830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and the sharp increase of power dem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grid will damag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grid in Xinjiang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its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heres to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ower development, firmly establishes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puts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olutions to control the pollu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we should make reasonable planning for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Xinjiang; Power gri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protection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中國的西北部,全區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區,享有歌舞之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美譽。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橫貫中部形成準噶爾盆地與塔里木盆地,正是這種三山夾兩盆的優美景觀造就了新疆獨特的地理特征與生態環境。新疆自治區能源藏有量巨大,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與新疆地區的快速發展,其充足的電力能源儲備對新疆經濟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新疆由于自身地域環境特點,晝夜溫差大、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等問題,導致電網建設無法避免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惡劣影響,嚴重破壞生態基礎建設,且修復工作十分困難[1]。為了更好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決不越生態保護紅線,踐行綠色發展環保理念,打贏“電網+環保”攻堅戰,必須在新疆電網建設中聚焦電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堅決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新思想,以生態環保為中心合理規劃電網建設路線,實現經濟、社會、環保長效發展,促進國家電力事業邁向新階段,引領電網建設新潮流,打造“電網+環保”新格局。本文針對新疆電網建設,探討其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并提出合理的生態保護措施。
1 新疆電網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環境保護的影響
1.1 電網快速發展,電力施工點多面廣,環境影響壓力增大。
隨著新疆電網快速發展,呈現出建設施工點多面廣、特高壓輸電通道貫通新通疆內外的基本特點[2]。由于自身建設的固有特點,電網施工產生的土地占用與污染、植被破壞、地表結皮破壞、景觀破壞、噪聲污染、無線電干擾和生物正常活動干擾等問題,不可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目前,對于輸電線路建設環境影響問題,主要針對重點區域和重要通道的核心變電站、核心換流站、特高壓密集輸電通道制定進行擇要分析,根據不同地域特點和線路實際狀況,合理制定環保規劃,確保環境影響降到最低。這些方法往往不能覆蓋全部生態敏感區,易出現監測與分析盲點,客觀存在重點監測與全面分析矛盾[3]。一直以來,構建可覆蓋全區的電網生態監測手段,全面有效分析電網生態環境成為較大難題。
1.2 生態環境脆弱,電網穿越生態紅線區,環保水保要求高。
新疆地區河流、土壤、植被、牧場等資源環境敏感性高,生態環境脆弱,環保水保要求高。2019年底新疆完成全區42.42萬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占全疆面積的26%,穿越生態紅線區擬建或在建電網工程環保水保要求高,電網建設與生態環保之間的矛盾突出[4]。平衡好電力工程建設與脆弱環境之間的關系,科學分析電網工程對生態紅線區的影響程度,為電網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分析方法和決策依據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新疆地形地貌特殊,在生態敏感區與紅線區之外,存在大范圍高寒荒漠區,特別是電網線路在高寒氣候下跨越天山高海拔區,生態環境監測難度大;輸變電工程穿越沙漠區,施工期水土環境影響分析和監測困難。現有的環保水保監測手段通常依靠歷史數據進行宏觀觀分析,缺乏微觀監測支撐,無法有效滿足精準分析需求。
1.3 環境數據分散,缺乏整體性,不同來源監測數據聚合困難。
應用于電網環境分析的數據主要包括地面監測數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地理信息數據、社會統計數據以及其他數據,各類數據分散在生態環境監測、氣象監測、水文監測、國土資源監測等不同的部門,數據量大、類型多、來源廣和格式復雜,需要對海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實現數據的整合互聯[5]。當前,環境監測數據可通過生態網絡監測、衛星遙感影像、無人機數據、物聯網技術等手段獲取,但是缺乏基于統一時空框架的管理、分析與可視化平臺【6】。
2 新疆電網建設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解決措施
2.1 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建設路線
在電網建設的過程中,一個合理的電網建設規劃往往影響著整個電網建設的工程質量與環境保護走向,而結合各個地區實際地理特征與氣候條件,制定更加合理的電網建設路線將是開啟“電網+環保”新時代的重要一環。這就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掌握新疆地區地形地貌、城鎮布局結構、產業空間分布特征與周圍生態環境情況,整合相應數據充分論證分析,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與地方生態環境保護具體要求制定新疆電網建設最優路線,從源頭上解決生態環境保護難題,保障了地區資源合理開發,促進新疆電網建設與生態保護和諧共存,實現“電網+環保”長效發展。
2.2 切實考慮新疆地區生態環境區劃
在電網建設前期籌備階段,要切實考慮新疆地區自有生態環境區域規劃,在滿足當地生態環境發展要求時,合理規劃電網建設。無論是在建設過程中涉及到基站選址布局、施工路線或是流域規劃等,都要參考新疆當地生態環境功能區劃,落實好地方環境保護具體要求,及時調整相關環境保護措施,有效避免電網建設對生態環境敏感地區造成嚴重影響。
2.3 做好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在電網建設過程中,要時刻做好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主要是針對生態容量、生態環境變化、生態功能變化、生態景觀變化、環境污染、水土流失、基站建設、電網路徑與施工路線等方面,同步形成過程環境監測報告,時刻保證電網建設區域內生態環境無破壞情況,一旦出現問題,要及時跟上級領導反映必要時可直接向地方環保部門匯報,嚴格按照國家相應標準與電網建設應急預案處理相關環境問題以減少損失。
2.4 及時評估電網建設過程中每一環節
縱觀整個電網建設過程,無論是前期準備、工程施工還是后期調試階段,及時評估每一過程,嚴格把控電網建設,可作為保護生態環境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前期準備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的建設規劃與生態功能區劃及時有效地評價新疆電網建設路線內生態環境最大納污能力、環境自凈能力及環境容量等進行準確評估,對電網建設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充分評價,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時更改規劃路線;在施工過程中,相關施工單位及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國家環保總章程具體要求貫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同時根據建設區域實際情況跟進環境評估工作,及時制定相應環境保護應對措施,高效做到評估快、質量高;在電網建設完工后,必須嚴格按照項目建設內容中環境保護章程評估整個建設過程對新疆生態環境的破壞狀態,核定破壞程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制定科學有效生態環境修復措施,盡量將電網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
2.5 時刻恪守生態環境保護原則
恪守生態環境保護原則,時刻秉承環境保護理念是兼顧新疆電網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是新疆地區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發展與保障生態環境的關鍵一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堅持主動規避原則,以生態保護原則為核心,盡量減少對環境造成無法修復或延續性的影響,在電網建設過程中如遇到無法避免情況,要及時制定相應補救方案或是環境保護補償措施,在不大幅度增加建設成本時盡可能保障新疆電網建設區域內生態環境免遭破壞,避免區域內生態環境發生變化。
2.6 加強生態環境監管與管理工作
加強生態環境監管與管理工作,是保證電網建設整體工程質量與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措施,特別是針對新疆復雜地理特征與生態大環境起到全面監督保護作用。在整體管控過程中,實施人員要嚴格按照實際的電網建設規劃路線實施以及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管理人員要按照相關監管標準與具體實施方案監督實施過程,嚴把生態環境保護關,同步編寫電網建設環境影響分析報告,重點介紹電網建設中進行的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及生態環境評估工作內容。電網建設工作完工后,必須經內部環評測試與有關環保部門進行成果驗收,多方監督建設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真正實現對新疆電網建設區域內的生態環境保護。
3 結語
對于新疆現階段電網建設規劃而言,在保證經濟效益及社會發展需求時,要充分考慮其生態環境的影響。具體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建設環境保護具體要求,做到綠色電網建設,真正實現電網建設過程中的生態平衡,促進新疆地區電力、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三方面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馬莉,范孟華,曲昊源,李捷,趙錚,武澤辰,陳珂寧.中國電力市場建設路徑及市場運行關鍵問題[J].中國電力,2020,53(12):1-9.
[2]張體強,陳迪,王琳杰.電網建設環保管家服務研究——以運行階段為例[J].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學報,2020,30(05):22-25.
[3]白曉春,王綠,李睿,盧林,吳健,楊彬,劉皓.基于數據分析的電網工程環境風險預測方法研究[J].礦產勘查,2020,11(05):1079-1083.
[4]曾業隆,周全,江栗,張揚建,俎佳星,譚偉.基于遙感與GIS的青藏高原典型電網工程生態環境敏感性分析[J].中國環境科學,2017,37(08):3096-3106.
[5]白曉春,王綠,吳健,楊彬.電網環保生態大數據平臺功能構架[J].電網與清潔能源,2020,36(07):96-102+108.
[6]徐國輝,吳俊佚,劉濤,武剛,葛宏澤.智能電網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0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