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博藝苑 · 興善苑徽州古建筑群落就是異地復建徽式建筑工藝技術的集中體現。
在古建收藏界,有這樣一句話:北有白十源,中有馬國湘,南有秦同千。這三位收藏家,都以一己之力,讓大量古建免于風流云散的結局,將其修復、異地重建,使其在他鄉獲得重生。秦同千分別在上海、浙江建成了數座園林酒店,馬國湘在蚌埠建成了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覽園,而白十源在北京建起了坦博藝苑·興善苑。
坦博藝苑·興善苑目前還在完善中,在白十源的規劃中,這里將建成與北京首都博物館占地面積差不多的古建筑展覽園,讓目前處于化整為零狀態的部分古建筑能重新站起來,接受參觀。很多人好奇坦博藝苑中的古建筑價值究竟有多少,白十源表示沒有確切估算過,但他舉了一個例子:1996年,美國波士頓碧波地博物館從徽州搬走了一棟民居,當地給它估價為3億美元,而那棟古民居的面積不到績溪胡姓大祠堂面積的1/2。雖然擁有1000多套古建筑,但白十源從未從資產運作的角度來考慮。將古建保護下來,讓更多人欣賞和感受其美,才是他的初衷。在認為值得的前提下,白十源會無償向社會捐助心頭好。2009年4月,白十源向中國國家畫院捐贈了一座徽州古門樓和一座徽州古戲臺?!耙院?,在恰當的時機,我會把部分古建捐贈給社會,讓它們發揮更大的社會和文化效益。”他說。
位于北京大興區的坦博藝苑 · 興善苑門樓就是一棟形制巍峨壯觀的五開五鳳樓,屋檐五翼宛自天開,自由舒展。瓦片、廊柱、飛檐上的雕塑惟妙惟肖、精美絕倫,卯榫結合,高低錯落的馬頭墻、小青瓦、冬瓜梁、金柱蟠龍,細節巧奪天工,匠心穿越百年。目前全國僅有10余棟五鳳樓,這樣異地重建、又如此完整的更少之又少。
穿過古色古香、渾然一體的古亭,在民居群落區域內,有展示“徽州三雕”的古建筑構件展覽館,有美輪美奐的絲路文明藝術館,有應有盡有的匾額收藏館,有林林總總的千工床收藏館,有雙面古戲樓,有完整的徽宅大院……參觀者宛如走進歷史廊道,回溯到了100多年前的時光。

白十源在徽州搶救和收藏的、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績溪胡姓大祠堂,如今,靜靜佇立于北京海淀坦博絲路文明藝術館內,迎接著不斷前來參觀的人群。
在白十源看來,徽派古建筑是古建筑中比較幸運的。因為具有榫卯結構和木制的特性,徽派古建筑可以隨時拆解和運輸,這是能夠被保存下來的前提。很多夯土結構、土石結構的傳統民居,根本沒可能實現異地重建和保護,只能任其被拆除或慢慢傾頹?!拔覀円恢痹谂ψ龅氖虑榫褪前涯芤苿拥幕张山ㄖM量異地保護起來,形成完整的徽派古建筑文化?!?白十源說。也許,在他的潛意識里,要異地修復的不只是徽派古建筑,還有其中承載的傳統文化。400多年前,湯顯祖寫下了“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的名句;400多年后,白十源則對濃縮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徽派古建筑癡迷不已,希望勤耕雨讀、詩禮傳家的文化傳統能夠延續得更久一些?!盎张晒沤ㄖ欠浅O冗M的美學實踐。從架構到雕刻,從空間到裝飾,無一處不講究,無一處無文化。明清時期安徽多出狀元與當地重視教育的傳統有關,徽派古建筑寓教于居,營造的詩禮氛圍熏染出一代代文人士大夫?!?白十源對徽州的崇文傳統非常向往。
“精雕細琢的徽派古建筑是家族整體努力的結晶。一代造屋,三代裝飾。每一代人都將最寶貴的財富、時間、精力投入宅院建造工程,一套精美徽宅通常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打造才能夠形成,這樣的古建筑是真正的建筑藝術精品。然而,有千年物,無千年主。這些價值連城的文物只有保護、傳承下來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否則終會成為過眼云煙。”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癡迷催生了白十源的使命意識。
“每個人都有天賦使命,走了這么久的路,我才明白,我的使命就是做傳統文化的守望者,就是要保護古建和文物。當初,在徽派古建筑面臨滅頂之時,我并沒有想到自己要積極承擔起一部分社會使命,只是覺得這么美好的東西被毀掉太可惜了,出于骨子里對文物熱愛的本能才出手搶救。隨著收藏增多,認識加深,逐漸認識到徽派古建筑是中國古建筑文化的精髓,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從而產生了深深的使命感,覺得有必要把它們都保護起來,使他們能夠繼續流傳下去,讓后代看到??梢哉f,這個認識是逐漸加深的過程。” 白十源說。

“前30年我走了收藏的路,后30年想走一條弘揚的路?!卑资凑f。他不想僅止步于收藏,而是想再向前多走一段路,為中國文化傳承多做一些工作?!叭嗽谝率碂o憂后就會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中國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希望所作所為能夠在歷史上留痕,這是每個男兒的夢想。” 白十源說,“我希望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上能夠做一點事。”
白十源曾自作《十源勵志歌》“:坦誠博愛兮德崇善興,大道無私兮盛世太平,守望傳統兮迎新文明?!?已經年過半百的白十源,有一個堅定而清晰的理想:努力做好徽派古建筑的守護者,努力做好傳統文化的守望者,努力做好新文明的使者。


復建之路,解密之路,接續徽州建筑與中華文脈之路,依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