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霄

Q老師,您好!
孩子終于考完試了,我也覺得可以松一口氣了,但是最近發現孩子考后突然懈怠了,每天在家會用很長時間看電視和玩電腦,學習也沒有計劃性。當我問孩子成績時,她會說這次肯定沒考好,一副完全沒信心、自責懊悔的樣子。老師,您說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盡快走出心里的陰霾呢?
婷婷媽媽
A婷婷媽媽,您好!
能夠感受到您是位積極認真、善于學習的母親,字里行間透露著您對孩子濃濃的愛與支持。您提到隨著最后一門學科考試的結束,孩子放松了,您似乎也如釋重負,得以解放,但是事實其實恰恰相反。
有的孩子跟家長說:“考試內容太簡單了,我都會”,然而,實際情況是當孩子拿到學習成績等級時,發現并不理想,很多簡單題目都答錯了;有的孩子會說:“卷子太難了,我感覺我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確的”,然后,開始“胡思亂想”、戰戰兢兢地等待老師下發考卷;還有的孩子會說:“考試的時候,腦子卡殼,事后回憶不會做的題,現在感覺都會做”,接著,開始撓頭后悔、捶胸自責。
我們時常關注孩子考前的心理狀態,卻往往忽視孩子考后心理狀態的指導和調整。心理學研究表明,女孩子容易低估自己的考分造成無謂的壓力,而男孩子很可能高估考分,成績公布后會因失望而造成心理問題。孩子考后發生這些問題跟家長的教育模式、孩子自身的完美傾向、自信心不足、絕對化觀念等有很大關系,很有可能給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家長幫助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考試結束以后,孩子通常會出現哪些心理狀態呢?
部分孩子在考試這件事上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如家長的嚴要求,自己的高期待,過度關注考試結果,以成績定位自己的價值;一旦答題情況不理想,或者發揮不好,就會感覺受挫,害怕面對,導致壓抑逃避、自暴自棄的心理現象。
很多孩子在考試后如泄了氣的皮球,繃緊的神經一下放松了,徹底放飛自我,不分時間地玩手機、看電腦、打游戲等。其實這樣反而不好,心里的緊張感和焦慮感需要一段時間慢慢消退,過度的玩樂會使考試期間的壓力感與考后的松弛感產生巨大的心理反差,容易引發各種心理問題。
孩子在考前往往會設定自己的小目標,但這些目標會隨著考試結束就消失,尤其面對即將迎來盼望已久的假期,孩子可能開始出現寫作業“有一搭、沒一搭”,娛樂時間過多,生活學習的節奏不規律、時間不均衡等現象,這會讓孩子很難適應下學期的學習生活。
有些孩子對自己有較高的要求,當考后感覺自己無法達到自己制定的目標時,就會傷心難過,情緒低落,自怨、自艾、自卑、自責,如果不能及時宣泄或者表達,就會生氣憤怒,甚至周圍人的無心之語也能讓孩子的情緒一觸即發。
面對以上考試后孩子的各種心理狀態,我們家長可以做什么呢?
考試作為一種檢測一個階段學習效果的工具,可以幫助孩子們了解自己最近學習的狀況,查缺補漏,以便為后續達到更高更遠的學習目標做好準備。
父母可以抓住考后的契機,帶領孩子做好總結,不僅幫助孩子理解考試的真正意義(考試鍛煉了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意志品質,抗壓能力),而且陪同孩子一起分析考試的得失,對丟分原因進行分析。如果是考試時答題方法存在問題,建議孩子仔細審題,提高準確率,答題時可以采用先易后難,不會的題目先暫時跳過,最后作答等方法;如果是馬虎粗心,告誡下次注意;如果是相關的知識點沒有學好,提醒孩子需要加強學習,努力掌握相關知識。
當對考得不太理想的孩子提到與考試相關的話題時,孩子臉上會呈現出不自然的表情,這是因為孩子本身處在傷心、自責或焦慮中。那么,家長自身擁有一個比較穩定平和的情緒狀態,不僅對孩子起著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更容易讓孩子感受到強有力的理解、關愛和支持,孩子能夠更快地走出負性情緒的陰霾。
您可以保持平靜地與孩子溝通:“如果你愿意,咱們找個時間具體分析分析這次考試情況,好嗎?”如果孩子暫時不愿意溝通,您可以借此鼓勵啟發孩子:“這次沒考好,咱們再繼續努力,你自己總結經驗教訓。什么時間一起討論討論?”同時引導孩子把煩惱和痛苦說出來,幫助孩子合理宣泄情緒。等孩子情緒穩定后,大家進行交流、探討,梳理未來發展規劃,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法。
無論您怎么傷心、后悔,孩子這次期末考試成績都已成為現實。因此,您不僅需要幫助孩子勇敢地正視現實、面對現實,去接受它、適應它,看到自己所處的位置,找出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對癥下藥;還要利用假期生活進行“彎道超車”,制訂好合理的學習計劃并按步落實,做到假期不停學、學習不止步。相信孩子用辛勤的汗水灌溉的“大樹”總會有枝繁葉茂、果實累累的那一天。
美國成功學學者拿破侖·希爾曾說:“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或失敗。”那么,考后所持的心態往往決定孩子未來學習生活的狀態。相信無論家長還是孩子,都會在考后選擇積極面對,努力克服困難,保持進取的斗志,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