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峰

摘? 要:校園環境安寧是實現一切人才培養活動的起點,近年來,本應該是安寧祥和的校園出現了各類違法犯罪的案件,包括侵財類案件、擾亂公共秩序類案件、人身傷害類案件等犯罪成為校園犯罪新的危險點,給校園安全防范工作帶來極大挑戰。因此,構建信息化校園安全防控體系就顯得十分必要,以便增強校園違法犯罪事件的風險識別能力、監測預警能力和打擊處置能力,提高校園安全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關鍵詞:信息化校園? 防控體系 預警? 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2(c)-0132-03
Safeguard Measures of Information Campus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GAO Zhenfeng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854 China)
Abstract: The peaceful campus environment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ll talent training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various cases of illegal crimes on campuses that should be peaceful and peaceful, the new danger point of campus crime, including the cases of pecuniary infringement, disturbing public order and personal injury,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campus security.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information-based campus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risk identification,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striking and dealing with illegal and criminal incidents on campus, improving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tization level of campus security management.
Key Words: Information camp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Early warning; Security management
信息化背景下的校園安全防控工作需要在政府、公安機關、教育主管單位、技術公司等有關部門的共同支持下,邊建設、邊應用、邊總結、邊完善,逐漸提升防控管理效率[1]。這就需要建立專業化的隊伍,加強組織領導,培養利用數據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識和不斷完善系統運行機制。
1? 打造信息化隊伍
2019年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工作報告中曾提到“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這是教育系統安全工作的難點[2-3]。因此,新形勢下應對校園安全管理存在的難點問題必須著重于“社會安防力量的廣泛參與”。大數據驅動校園安全防控建設迫切需要在當地政府的直接干預下,統籌教育、公安、消防、電信、數據公司、產學研發企業、社區組織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并發揮校園信息化中心、保衛部門以及廣大師生的積極性,組建理念先進、技術精湛、勝任信息化作戰的專業隊伍,形成“多部門參與、分工明確、職責到位、共抓共管的大安防”局面,緊緊依靠信息化人才隊伍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 加強安防組織領導
信息化校園安全防控體系不僅需要軟硬件設施設備和人才保障,更需要不斷加強安防工作的組織領導,構建“學校統一領導、信息化管理中心統籌管理、保衛部門和部門信息員具體應用”的管理模式,以確保管理機制運轉順暢、運行高效[4]。在具體分工方面,由學校主管領導和中層單位負責人組成決策層,負責系統整體的設計規劃,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由網絡信息化中心、保衛處等安防核心部門負責統籌數據申報工作,組織開展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制定數據標準、建立各類規章制度等;以校內各單位數據管理員、安防系統維護員、安全保衛人員等為主,負責系統應用、數據管理和運營等。確保信息采集、數據分析、監測預警、快速處置、信息反饋等工作高效運行。
3? 提高數據應用意識,搭建校園信息化智慧平臺
3.1 提高數據應用意識
信息化校園安全防控系統運行得好不好,各工作環節對接得順不順暢,具體措施能不能得到有效貫徹落實,關鍵是要看數據信息的采集、分類、整理、分析、共享與應用,如果從決策指揮層到具體工作落實層都注重信息資源的保護和使用,那么,安全防范系統就會高效運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5]。相反,如果參與校園安全防范工作的部門、單位以及人員缺乏保護和使用數據的意識,就會形成數據流通不暢甚至出現信息隔絕,最終影響安全問題的處置決策。因此,大力宣傳合理合法收集數據,營造依法使用數據的意識,提高安全防范系統的運轉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3.2 搭建校園信息化智慧平臺
信息化防控體系需要在公安機關和大數據公司的支持下,構建以校園安全信息化指揮平臺為“大腦”,以校園重點防控區域為“四肢”,以智能感知預警系統為“神經”,以多種處置模式為“拳頭”,以一體化手機APP為“血液”的信息化防控系統,如圖1所示。實現對校園防控的信息采集、智能監測、科學預警、快速處置、信息反饋的閉環管理,全面提升校園安全防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信息化指揮平臺是校園安全防控的信息樞紐,是在公安機關治安防控大數據平臺的指導下,由校內各職能教學部門、公安機關專業防控力量、教育局安全管理部門、兄弟院校以及其他社會防控力量組成的信息集合,按照資源共享、聯合作戰、橫向協同、縱向貫通的原則,搭建起來的指揮調度平臺,目的是滿足預警、研判、統一指揮、快速處置的需求。
3.3 信息化指揮平臺系統組成
信息化指揮平臺系統由數據采集、處理、應用和技術保障體系組成,數據采集層是平臺的基礎,通過智能感知設備和自動數據收集系統,實現對防控區域和其他平臺各類原始數據的智能采集;數據處理層實現對原始數據、預處理數據以及管理決策過程的中間數據的按需存儲,為上層數據分析和應用提供基礎數據資源支撐;應用支撐層根據數據挖掘結果,結合知識庫、模型庫和方法庫,建設各種數據分析模型,為各類業務應用提供基礎數據處理、信息關聯分析、數據可視化分析等功能;業務應用層面向安全防控應用需要,通過信息化指揮平臺的門戶,提供可疑人員、車輛、物品、網絡輿論等信息研判,危險預警指揮調動等業務應用功能;技術保障體系由安全運維保障體系和技術標準規范體系組成,安全運維保障體系從隊伍、工具、支持、服務、安全等方面為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保障,技術標準規范體系在從制度、規范、標準等方面為各類信息的使用和傳播提供保障。
4? 加快移動端安保程序的開發應用
通過設計和使用移動端校園安防應用程序,滿足數據信息在防控系統內的閉環處理和高效循環運轉[6]。為完成預警、接報警以及領導督辦等信息快速推送,督導校園內外安全保衛力量快速落實相關任務的需要,在個人手機端使用校園安防APP,使信息化指揮平臺與校園安保力量之間形成及時快捷的“鏈路”,及時推送預警信息、接報警信息、督導核查信息等。同時,負責安全保衛人員也可憑借手機安防APP將異常行為、問題車輛、可疑人員、可疑物品等核查處理結果,以及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出現的新情況實時反饋至信息化指揮平臺,為指揮平臺再次分析決策提供依據,實現系統信息的快速收集、快速流轉,提高預警、接處警和打擊處置的效率。
5? 完善合作共建機制
信息化校園安全防范系統的建設與推行需要得到當地政府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為了便于各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和建立起緊密的業務聯系,首先應當依據信息化條件下安全防范系統的建設要求,從立法和法規方面明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學校、公安機關以及其他參與機構,在維護校園安全工作中的職責分工和監督機制,使該系統能夠依法建設、合法運行。其次信息化校園安全防控體系是多方參與的立體化防控系統,涉及校內外多部門的安保力量,為使治安防控體系真正形成合力,要健全各部門間的協作共建機制,確保校園安全防控系統依法合規、銜接緊密、運行順暢。
6? 結語
隨著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開發、網絡信息化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預防、打擊、控制違法犯罪活動取得新成就。校園安全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校園內發生的案事件最容易引發全社會的關注,提出信息化校園安全防范體系建設,就是希望轉變傳統的校園安全管理模式,增強合法使用大數據維護校園安全的思想意識,通過信息化建模加強和提高校園安全系統的功能,提高預警、防范、打擊校園違法犯罪活動的能力,為確保校園成為最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高明.高等職業院校校園安全信息化管理現狀及對策[J].科技資訊,2019,17(23):126,128.
[2] 劉高明.新形勢下高等職業院校信息化安全風險與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14):219,221.
[3] 黃悅悅,張寧,姜程月, 等.智慧校園背景下校內課后托管形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13):213-214.
[4] 溫志勇.探析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安全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信息科技,2020,4(1):147-149.
[5] 田由輝.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智慧校園的網絡信息安全治理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20(10):184-187.
[6] 魏霞.信息化背景下的校園網絡安全問題探討[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