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香 卡著才讓 龍主多杰


摘 要:對青海省班瑪縣瑪柯河流域及貴南縣過馬營鎮莫曲溝花葉海棠果實進行生藥學研究,結果表明:班瑪縣瑪柯河流域與貴南縣過馬營鎮莫曲溝2個地區花葉海棠果實的性狀與顯微組織構造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花葉海棠果實中的多糖含量為1.95g/100g,抗壞血酸含量為2.78mg/100g。由此可見,植物果實的性狀及組織構造會隨著生長環境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關鍵詞:花葉海棠;果實;生藥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R282.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2-0026-02
花葉海棠[(Malus transitoria (Batalin) Schneid.)]是屬于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科蘋果屬隴東海棠系的植物[1]。在蘋果屬中,花葉海棠屬于具有很強抗逆性的樹種,而且具有很強的抗寒、抗旱、耐貧瘠能力[2-8],分布在我國四川、青海、陜西、甘肅、內蒙古等地[9-10]?;ㄈ~海棠的果實為梨果,且含有種類繁多的氨基酸、蛋白質、礦質元素和糖類,其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人體必需的7種氨基酸[11-12]?;ㄈ~海棠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果實常被用來作為保健型飲料、果醬、罐頭和制藥的優質原料,葉片可用來制作藏茶[13]。制成的藏茶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衰老、抗病毒、抗腫瘤、抗缺氧的“三降四抗”作用,而且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延年益壽[14-16]。目前,班瑪藏茶主要采用當地人采集的野生資源花葉海棠和變葉海棠的嫩葉作為原料,并結合傳統手工方法及特殊工藝進行加工制作[2]。藏茶屬于最典型的黑茶,深褐色,形似松針、清香甘冽,回味悠長,色澤淡雅宜人,芽葉細嫩彎曲,內質清香持久,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滋味鮮爽甘醇[17]。據藏醫學主要醫典《四部醫典》和《實用藏醫名庫》記載,藏雪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之功效,且適用于治療熱病、消化不良等疾病[18]?;ㄈ~海棠果實營養豐富,可食用、可入藥、種子可繁殖,且果實總糖含量較高[19]。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以及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具有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綠化價值的植物,其市場需求量也逐年攀升[5]。為此,筆者對青海省班瑪縣瑪柯河流域及貴南縣過馬營鎮莫曲溝花葉海棠的果實進行了生藥學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花葉海棠采集于青海省班瑪縣瑪柯河流域和貴南縣過馬營鎮莫曲溝(表1),經專家鑒定為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科蘋果屬隴東海棠系的植物花葉海棠。材料來源信息見表1。
1.2 儀器與試劑 儀器:吸水紙、刀片、手術剪、藥匙、SMART生物顯微鏡、佳能Eos800D數碼相機、載玻片、玻璃棒、鑷子、量筒、容量瓶、蓋玻片、燒杯、膠頭滴管、解剖針、舜宇恒平電子天平、XMTD-8222烘箱、WFH-201B紫外透射反射儀、研缽、培養皿、酒精燈、150mL錐形瓶、1mL移液管、10mL容量瓶、熒光檢測器2475、50mL容量瓶、50mL離心管、PDA檢測器、梅特勒-托利多AG135精密電子天平、25mL容量瓶、50mL容量瓶、Varian Cary 300 Bio紫外分光光度儀。試劑:水合氯醛、甘油、蒸餾水、偏磷酸溶液、75%乙醇、Sevag試劑(三氯甲烷∶正丁醇=4∶1)、5%苯酚溶液、濃硫酸。
1.3 試驗方法
1.3.1 性狀鑒定 采用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試等方法。
1.3.2 顯微鑒定 稀甘油配制:用量筒量取甘油10mL置于燒杯中,量取蒸餾水30mL并加入,即配得稀甘油。水合氯醛溶液配制:稱取水合氯醛49.10g置于燒杯中,加蒸餾水15mL與甘油10mL進行溶解,即配得水合氯醛溶液。粉末制片:將花葉海棠的果實和葉研碎,分別置于寫有標本編號的培養皿,使用提前備好的潔凈解剖針取少許粉末置于干凈載玻片中央,并用解剖針將粉末攤開,使粉末在載玻片中央均勻鋪平。在粉末上滴加1小滴配制好的水合氯醛溶液,使水合氯醛溶液與粉末充分混勻,并使其再一次均勻平鋪于載玻片上,用鑷子將載玻片從一側夾住放置酒精燈火焰上方,用酒精燈小火加熱烘烤至其揮發80%左右(重復操作1~2次)。滴加1小滴稀甘油,用鑷子夾住蓋玻片,使蓋玻片一端接觸到稀甘油并使其呈45°,另一端緩緩放置,盡量避免氣泡產生,在顯微鏡下使用不同倍數觀察并記錄[20]。
2 結果與分析
2.1 花葉海棠果實的性狀 由表2可知,班瑪縣的花葉海棠果實比貴南縣的要大;班瑪縣花葉海棠果實為橙黃色,而貴南縣的為暗紅色;班瑪縣花葉海棠果實中有沙瓤感,貴南縣花葉海棠果實干燥品較酥脆;水試之后,班瑪縣花葉海棠果實有沉降現象,而貴南縣花葉海棠果實干燥品有沉浮現象。
2.2 花葉海棠果實的顯微組織構造 對班瑪縣及貴南縣花葉海棠果實粉末進行制片,并在顯微鏡下觀察記錄,最終確定其中所含的后含物。貴南縣花葉海棠果實粉末顯微結構圖中觀察到所含后含物為導管、石細胞、淀粉粒、薄壁細胞。班瑪縣花葉海棠果實粉末顯微結構圖中觀察到所含后含物為導管、石細胞、薄壁細胞、淀粉粒。由此可見,班瑪縣和貴南縣2個不同地區花葉海棠果實粉末顯微結構圖中所含有的后含物種類相同,且其導管、石細胞、薄壁細胞形態也相同,但所含的淀粉粒后含物形態有所不同,貴南縣花葉海棠果實中含有的淀粉粒為復粒淀粉,而班瑪縣的為單粒淀粉。
2.3 花葉海棠果實多糖及抗壞血酸含量 貴南縣過馬營鎮莫曲溝花葉海棠果實含量測定結果顯示,多糖1.95g/100g、L(+)-抗壞血酸總量2.78mg/100g。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青海省班瑪縣瑪柯河流域和貴南縣過馬營鎮莫曲溝花葉海棠果實在性狀、顯微鑒別方面均存在差異,表明植物果實的性狀及組織構造會隨著生長環境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4:392-394.
[2]董得紅.班瑪藏茶[J].中國土族,2016(02):64-66.
[3]郭映義.班瑪縣野生藏茶樹資源現狀及保護與利用[J].青海草業,2015,24(02):38-40.
[4]王道清,李敏,石萬銀.藏藥“俄色”的資源調查及生藥學研究[J].中藥與臨床,2011,2(03):14-16.
[5]閆雙虎,童占菊.花葉海棠種植技術的相關分析[J].現代農業研究,2019(01):71-72.
[6]俞美霞.花葉海棠種植技術研究[J].種子科技,2019,37(06):97-99.
[7]陳小紅,徐揚,劉韓,等.川西高原4種高山海棠的根莖解剖結構特征及其抗旱響應策略分析[J].西北植物學報,2017,37(07):1296-1302.
[8]張得芳,夏濤,文懷秀,等.不同海拔下花葉海棠葉片轉錄組核苷酸變異分析和比較[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36(10):4351-4356.
[9]李德成.班瑪縣人工種植花葉海棠和變葉海棠適生區域調查[J].山東林業科技,2016,46(05):55-58.
[10]雷敏.爐霍雪域俄色茶[J].中國標準導報,2013(11):76-79.
[11]青海木本植物志編委會.青海木本植物志[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284-285.
[12]張磊.花葉海棠葉片主要成分分析與評價[J].防護林科技,2018(04):36-38.
[13]鄧小林.青海南部地區藏茶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林業經濟,2017(01):56-57.
[14]夏冬梅,李敏,王道清,等.藏藥“俄色”的薄層色譜研究[J].中藥與臨床,2014,5(02):26-28.
[15]Huang Shan,Liu Haifeng,Meng Ning,et al.Hypolipidemic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of Malus toringoides (Rehd.) Hughes Leaves i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c Rats[J].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2017,20(3).
[16]HO Elansary,A Szopa,P Kubica,et al.Malus baccata var. gracilis and Malus toringoides Bark Polyphenol Studies and Antioxidant, Antimicrobial and Anticancer Activities[J].Journal of Technology,2020,8(3):283.
[17]張磊.花葉海棠(藏茶)育苗技術研究[J].中國林副特產,2019(05):50-52.
[18]張歡歡.藏茶的養生功效[J].貴州茶葉,2019,47(02):48.
[19]王海英,徐慶,柴成忠,等.川西2種高山海棠果實和葉片的營養成分[J].林業科學,2010,46(08):157-161.
[20]王長娜,邢國征,武春曉,等.算盤子的生藥學鑒定[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3):202-203.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