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宙文 宗釗輝 羅福命 金保鋒 曾濤 黃躍鵬 王軍
摘 要:針對南雄曬黃煙種植現狀與開發利用情況,該文介紹了南雄曬黃煙的種植情況、內在質量、工業利用以及栽培調制技術,闡述了南雄曬黃煙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生產流通無序、栽培調制技術粗放、抗自然風險能力弱、科研投入與工業利用研究不足等問題,并從制定分級與收購標準、提高曬黃煙生產的規模化與標準化、加大科研經費投入、深化曬黃煙工業應用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南雄曬黃煙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南雄曬黃煙;質量;栽培調制;工業利用
中圖分類號 S57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2-0038-03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 of Nanxiong Yellow Sun-cured Tobacco
LI Zhouwen1 et al.
(1Guangdong China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Guangzhou 510000, China)
Asbart: A general overview of Nanxiong yellow sun-cured tobacco resourc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roduction and planting, internal quality, industrial utilization, studies on Nanxiong yellow sun-cured tobacco cultivation and modulation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Nanxiong yellow sun-cured tobacco, such as confusion in production and purchase, extensive cultivation and modulation technology, weak ability to resist natural risks, insufficient research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sufficient research on industrial utilization, etc.were elaborated.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nxiong sun-cured tobacco in terms of formulating classification and purchase standards, increas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cale of yellow sun-cured tobacco production, increa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ing, and deepen research o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sun-cured tobacco were provided.
Key words: Nanxiong Sun-cured Tobacco; Quality; Cultivation and modulation; Industrial used
我國曬黃煙種植歷史悠久,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國家煙草專賣局曾對全國23個省(區)地方晾曬煙資源、種類、種植歷史、分布、生產和質量狀況進行了摸查[1],并進行了配方使用驗證。優質的曬黃煙吸食質量風格獨特,香氣量足,香氣濃郁,作為中式卷煙的重要原料,在增香、降焦減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4]。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加強,曬黃煙在卷煙品牌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南雄曬黃煙具有“色澤金黃、香醇馥郁、吃味舒適”的優點,于1993年被列入中國名晾曬煙目錄,20世紀80年代年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400hm2,收購量5000t左右。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化,曬黃煙的種植與收購缺少規劃與管理,曬黃煙種植面積逐年萎縮,被烤煙取代,2010年后種植規模保持在20hm2左右,基本處于農民自產自銷狀態。因此,重新開展對南雄曬黃煙的研究與應用顯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論述了南雄曬黃煙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并提出了發展建議,為南雄曬黃煙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1 發展現狀
1.1 種植現狀 目前,南雄曬黃煙種植面積20hm2,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黃坑、烏逕、大塘、新龍等鄉鎮,主要種植品種為青梗(系)與81-26,其中青梗系又分為“大葉青梗”“鐵板青梗”“細葉青梗”。大葉青梗與81-26是南雄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大葉青梗”葉型較長寬,莖高節疏,“81-26”株型緊湊,株式近筒形,內在化學成分均表現為糖分含量高、兩糖差值大、煙堿含量低。
1.2 栽培調制技術 南雄曬黃煙栽培和調制一直保留著傳統工藝,栽培技術措施與烤煙接近,播種較早,種植密度較大,有機肥施用較多,調制過程經歷采摘、劃骨、編笪、曬企棚、曬小棚、曬大棚、上烤、倒地曬白、上樸堆漚等9道工藝。與烤煙相比,南雄曬黃煙在栽培與調制技術方面的研究顯得十分稀少,對曬黃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育種、施肥等栽培措施方面。吳述永[5]詳述了南雄優良曬黃煙品種81-26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術要點;陳黛[6]介紹了南雄曬黃煙了青梗系、黃殼系、81-26的特征特性,并簡要總結了南雄曬黃煙的栽培調劑技術措施;柯油松[7]通過品種篩選試驗,篩選出優良的曬黃煙品種青梗與81-26,對青梗品種進行了提純復壯,外觀質量與感官質量顯著提高,把烤煙先進的栽培技術措施引進到曬黃煙上,通過進行施肥量、施肥種類、施肥方法、氮磷鉀配比、移栽期、打頂方式、留葉數和采收調制技術等試驗研究,引入新的栽培技術措施,豐富了南雄曬黃煙的生產技術;雷云青[8]研究表明,施用煙草專用復合肥(30%~50%基施),曬黃煙的產量、產值、中上等煙比例較好,化學成分比較協調,感官評析質量較好,是比較適應南雄土壤、氣候條件的一種施肥方法。且隨著追肥比例的增加,曬黃煙的產量、產值、中上等煙比例增加。
1.3 質量現狀 曬黃煙一般分為深色曬黃煙、淡色曬黃煙與半曬半烤曬黃煙3種[9]。淡色曬黃煙顏色棕黃至淺棕;深色曬黃煙顏色更深,更接近于曬紅煙;半曬半烤曬黃煙外觀與化學成分接近烤煙,具體表現為糖分含量適宜,總氮、蛋白質、煙堿含量較低,在感官評價上更接近于烤煙,感官質量表現為氣味純凈、勁頭適中、雜氣輕、刺激性略有,可作為卷煙配方的原料。部分香氣質好、香氣量足的半曬半烤曬黃煙可作為卷煙配方中香料煙的替代[10]。中國煙草總公司青州煙草研究所分別于1987年、1990年、2000年對南雄大葉青梗與81-26品種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總糖含量在19%~27%,還原糖在16%~27%,煙堿含量在1.6%~2.3%,化學成分含量與烤煙相似,煙堿含量較低,糖堿比偏高。近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與廣東煙草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機構對南雄曬黃煙的質量進行了深入研究,如孫福山[7]等在2005年對65份南雄曬黃煙樣品進行質量評價,認為南雄曬黃煙顏色金黃-正黃,成熟度較好,油分有-多,葉片結構尚細致,化學成分含量適中,協調性較好,致香物質總量略高于烤煙,并且具有10余種特有的香氣成分物質,感官評價接近烤煙,具體表現為香氣足、濃度較濃、勁頭適中、余味舒適、雜氣較清、刺激性略有燃燒性較強、灰色白,具有較好的使用價值,適于作為中式卷煙的優質特色原料。2020年南雄煙科所對南雄曬黃煙進行了化學成分分析與感官評吸,結果表明,南雄曬黃煙還原糖含量在14%~17%,煙堿含量在1.6%~2.8%,糖堿比適宜,內在化學成分較為協調,香型以甘草香與青香為主,附帶木香與堅果香,濃度較大,刺激性略有,香氣量足,余味舒適。
1.4 工業利用情況 前人大量研究表明,曬黃煙品質風格特色明顯,是我國中式卷煙豐富的原料資源,在中式卷煙上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歐陽文[11]研究表明,在中低檔卷煙配方中適量摻配使用曬黃煙,能有效提高卷煙的香氣質與香氣量的同時,不影響卷煙的勁頭;顏克亮[12]研究發現,在卷煙紅山茶(軟)中加入5%的曬黃煙能有效降低焦油及CO含量,增加卷煙濃度、香氣豐富性、透發性及甜潤感;程向紅[13]研究表明,在低檔烤煙型卷煙葉組配方中加入4%~6%的曬黃煙,能顯著提高煙氣的香氣量、煙氣濃度,提高勁頭和滿足感,并能有效地降低焦油含量。南雄曬黃煙種植歷史悠久,因獨特的調制方法與優良的品質,在20世紀80年代成為湖南、湖北、山東、廣東、四川及江蘇等20余家煙廠的優質原料。中國煙草總公司青州煙草研究所在1987—1990年對全國437個晾曬煙品種進行了品質鑒定,結果表明,廣東南雄的曬黃煙品種8126和青梗可作為烤煙型卷煙原料在卷煙工業上使用[1];張振臣[14]等研究表明,南雄曬黃煙可在烤煙型卷煙配方中作為主料煙或調料煙使用,最佳使用比例在5%~8%,能豐富香氣,提高煙氣濃度、滿足感和余味舒適感,保持卷煙香型風格不變,或略具曬煙香韻,而且能提高25%~33.3%膨化煙絲使用量,降低卷煙焦油釋放量,在卷煙降焦減害的行業發展趨勢下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15]。南雄曬黃煙化學成分與烤煙相比,煙堿含量較低,香氣物質含量較高,具有十余種特殊香氣物質,在烤煙型卷煙中摻配一定量的南雄曬黃煙,卷煙中的總糖與煙堿含量有所降低,煙氣刺激性減小,焦油排放量減少,吃味醇和,香氣濃郁,味香色更加協調;在混合型卷煙中摻配一定量的南雄曬黃煙,卷煙的總糖含量有所增加,而煙堿含量則適量降低,煙氣中的刺激性減小,煙氣中的總糖燃燒產生酸性物質增加,同時煙氣中的胺類等堿性物質減少,從而使煙氣酸堿更加平衡,減弱了混合型卷煙的生理強度和刺激性,吃味協調,余味舒適,香氣風韻突出。
2 存在的問題
南雄地理與氣候環境適宜烤煙與曬黃煙種植,作為名晾曬煙,南雄曬黃煙化學成分協調,香氣足、濃度較濃、勁頭適中、余味舒適,在工業使用上摻配一定比例能豐富香氣,提高煙氣濃度、滿足感和余味舒適感,減少膨化煙絲使用量,降低卷煙焦油的釋放量,在烤煙型卷煙與混合型卷煙中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但限于南雄曬黃煙種植與調制集約化、規模化程度低,同時缺乏優良的曬黃煙品種與系統的分級標準、收購體系,南雄曬黃煙的發展仍存在一定問題。
2.1 集約化程度低 南雄曬黃煙種植歷史悠久,1999年廣東省煙草南雄科學研究所對南雄曬黃煙的栽培與調制技術進行了歸納總結,從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調制、醇化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種植與調制體系。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南雄曬黃煙種植調制技術仍以傳統生產技術為主。傳統的生產技術集約化、機械化與規模化程度低,調制過程繁瑣,需要投入較多的勞動力,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越來越少,用工成本不斷增加;同時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低,個人農事操作習慣的差異,導致不同煙農的栽培與調制水平存在差異,曬黃煙質量風格不夠穩定,種植成本的提高與質量風格不穩定,均不利于南雄曬黃煙現有生產模式的發展。
2.2 缺乏分級標準與收購政策 與烤煙相比,曬黃煙的市場規模小,缺乏相應的分級與收購標準,收購價格和調撥價格各地沒有現成標準,調撥價格參考導致調撥價格偏低。受調撥價格影響,南雄20世紀90年代至今,對曬黃煙種植與收購缺乏系統的規劃,收購價格偏低。與烤煙相比,南雄曬黃煙的種植成本較高,導致煙農的種植曬黃煙的意愿下降,南雄曬黃煙種植逐漸萎縮被烤煙取代。許多優秀的曬黃煙種植區域逐漸向烤煙發展,除黃坑、烏逕、大塘、新龍等少數地方仍保留一些種植面積外,絕大部分鄉鎮種植基本全部種植烤煙。
2.3 科研投入低,科研進展緩慢 自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烤煙新品種的成功引種,烤煙質量與產量大幅提升,曬黃煙市場規模逐漸萎縮,曬黃煙種植規模下降,導致對曬黃煙生產技術、育種與調制的研究較少。曬黃煙品種選育工作進展緩慢,導致優秀曬黃煙品種缺乏,南雄主要種植品種8126與大葉青梗在南雄種植年限均已超過30年,存在種性退化產量與抗性下降的問題;栽培調制新技術研究與開發欠缺,調制技術落后,南雄曬黃煙的調制技術還保留著20世紀的傳統工藝,調制工藝過程繁瑣,用工多,場地面積大,受天氣影響程度高,不同年份或者同一年份煙葉的化學成分差異較大,調制技術與調制設施的研究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在工業應用上,對南雄曬黃煙在工業上的應用研究仍不足,過去南雄曬黃煙雖然在國內卷煙企業的卷煙配方中有使用,但目前由于沒有種植與調撥計劃,南雄曬黃煙逐漸被其他煙區曬黃煙所替代,對于南雄曬黃煙工業使用價值挖掘不充分,制約了南雄曬黃煙的發展。
3 對策建議
3.1 建立對應的分級標準與收購體系 不同外觀特征的曬黃煙,內在質量存在顯著差異,卷煙工業使用也不一致,建立曬黃煙的分級標準,能合理的對曬黃煙的質量進行區分,收購時能依據等級進行定價。卷煙企業使用時能根據不同等級曬黃煙的價格與質量,在不同檔次與風格的卷煙品牌中合理使用曬黃煙,實現曬黃煙原料使用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制定曬黃煙分級標準后,建立相應的曬黃煙收購體系,在煙葉收購調撥時可以參考雪茄煙與紅花大金元的收購方法,實行議價收購與溢價收購,從而提高煙農種植的積極性。
3.2 制定生產技術規程,實現標準化生產 南雄現有曬黃煙生產技術主要存在用工多、種植成本高的問題,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現代農業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發展的需要。在優化現有的曬黃煙栽培與調制技術后,對現有的栽培與調制技術收集歸納,制定統一的種植與調制技術規程,組織煙農進行技術規程的學習;同時,加快土地流轉,集中曬黃煙種植區域,實現規模化種植,提高機械化水平,精簡曬黃煙調制工藝,降低種植成本。
3.3 加大科研投入與工業應用研究 增加對曬黃煙品種繁育的科研投入,根據工業企業對曬黃煙質量的需求,繁育出風格突出,產質量優異,抗病抗逆性較好的曬黃煙新品種,加快曬黃煙種植與調制技術的開發,加速曬黃煙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的進程,減少曬黃煙的種植與調制用工、用地,針對不同品種制定對應的栽培技術方案,實現曬黃煙種植成本的降低與產質量的提高。開展工業應用研究,確定不同等級、品種曬黃煙的質量風格與評吸質量,開展復烤醇化工藝、不同配方模塊、不同曬烤煙原料配比等方面的研究,明確最佳的復烤醇化工藝,確定不同配方模塊中曬黃煙與烤煙的最佳配比。對于質量優異的曬黃煙原料,開展高端卷煙品牌摻配使用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許立峰.《中國煙草栽培學》書稿終審會在青島召開[J].中國煙草科學,2004(04):37.
[2]劉岱松,黃凱,吳自友,等.部分曬晾煙品種資源鑒定與評價[J].江西農業學報,2013,25(08):104-107.
[3]竇玉青,湯朝起,黃瑾,等.我國曬黃煙生產現狀及其發展芻議[J].中國煙草科學,2013,34(04):107-111.
[4]王寶華,吳幗英,劉寶法,等.地方晾曬煙普查鑒定及利用的研究[J].中國煙草學報,1992(02):45-54.
[5]吳述永.曬黃煙新品種81—26介紹[J].煙草科技,1989(04):43-47.
[6]陳黛,邱妙文,羅慧紅,等.南雄曬黃煙[J].中國煙草科學,2002(03):19-21.
[7]柯油松.廣東名優曬黃煙生產技術體系、質量評價指標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
[8]雷云青,周瑞芳,陳建軍.南雄曬黃煙施肥方法試驗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09,15(15):89-90
[9]冼偉洲,吳健,黎鋒.賀州市曬黃煙生產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C]//廣西煙草學會2007年度學術年會.南寧,2008:124-127.
[10]何聲寶,馮曉民,王英元,等.不同產區曬黃煙化學成分及評吸質量的比較[J].煙草科技,2012(12):68-71.
[11]孫福山,王傳義,劉偉,等.南雄優質曬黃煙品質評價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2006(03):32-35.
[12]歐陽文,張強,胡紅斌,等.湖南曬黃煙在卷煙配方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3,26(04):1665-1669.
[13]顏克亮,曾曉鷹,胡巍耀,等.晾曬煙葉模塊在烤煙型卷煙中的應用[J].中國煙草學報,2012,18(01):19-25.
[14]程向紅.曬黃煙在烤煙型卷煙配方中的應用[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09(08):46-47.
[15]張振臣,王建兵,呂永華,等.廣東曬黃煙在烤煙型卷煙配方中的適用性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7,44(02):19-24.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