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勤 程昕昕 邵慶勤 余利
摘 要:高校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平臺,安全管理是保障實驗室正常運行的前提。該文分析了安徽科技學院育種與種子實驗室管理現狀,提出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加強硬件建設、規范藥品管理、制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加強管理隊伍專業化建設等建議,為實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實驗室安全管理提供參考,也為學校教學、科研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建議
中圖分類號 G34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2-0174-03
Exploration on Safety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under Background of Opening and Innovation
HE Keqin et al.
(College of Agronomy,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 China)
Abstract: 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ultivating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 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premise of laboratory normal op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reeding and seed laboratory management in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perfecting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strengthening hardware construction, standardizing drug management, making emergency plan for safety accidents, and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team.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first, prevention first"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and also provides a guarantee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school.
Key words: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uggestion
高校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平臺。實驗室的全面開放是國內外高校改革發展的趨勢,也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途經,開放使用營建了寬松和諧的試驗氛圍,滿足學生自主試驗、學習的需要[1-2]。全面開放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帶來很大壓力和挑戰,近年來安全事故在我國高校實驗室時有發生,為安全管理敲響警鐘[3]。如何有效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體系,保障實驗室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是管理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各級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為廣大師生營造安全、健康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1 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
近年來,安徽科技學院響應建設“雙一流”大學號召,著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積極改進管理,加大實驗室開放、建設力度,提供更多鍛煉實踐場所和平臺,逐步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但隨著招生人數增加和專業調整、整合,原有實驗室功能也進行了重新整合,實驗室規模不斷擴展,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而實驗技術人員沒有及時得到擴充,還有部分實驗人員退休,實驗管理人員尤顯不足。此外,學校實驗室實行無門檻準入制度,學生進入實驗室操作前沒經過專門安全培訓教育;實驗過程中,教師更多注重專業知識、實驗技能的傳授,安全知識教育較少,導致學生安全防范意識不強,實驗操作中存在很多潛在安全隱患。經常有學生在實驗室內吃東西、有毒氣體產生實驗不在通風櫥中進行、隨意進出開著紫外線的房間、不做任何防護進行化學及生物實驗等等。實驗管理人員和老師雖然都受過高等教育,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但也沒接受過系統安全知識培訓,安全管理知識儲備不足,安全教育意識也較淡薄。
全國高校化學品安全事故偶有發生,學校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對實驗室危化品的管理,各實驗室配備了專用藥品柜并安裝了監控設備。但個別實驗室管理還不夠規范,沒有獨立藥品的存放空間,隨意擺放,沒有按易燃品、酸腐蝕、堿腐蝕、易制毒等分類進行存放;每個實驗室都可私自購買藥品,造成重復購買,庫存量較大,部分過期造成浪費。實驗中廢液只有少部分按規定回收處理,大量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中,造成水污染。管理人員不足、安全知識缺乏系統性、全員安全意識薄弱和部分基礎設施配備不全等給實驗室安全帶來巨大隱患。實現規范化管理、落實相關制度、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是全國高校實驗室亟需解決的問題。
2 實驗室安全管理建議
2.1 健全、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強化規范管理 為具體明確安全工作如何做、如何管,出現問題如何辦,責任誰來擔,校級管理部門需建立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相關規章制度,如“易燃、易爆、易制毒危化品管理辦法”“實驗室‘三廢收集、處理辦法”“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實驗室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實驗系列人員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實驗室安全分級管理辦法”“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大型貴重儀器設備采購、驗收、保管制度”等相關制度;同時還需建立學校、學院和實驗室3級安全管理組織,在學校相關制度的基礎上,學院、實驗室需針對自身特點制定更加具體的管理細則,保證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有據可查、有法可依[1,4]。
為更好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和推進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各級管理部門應加強日常安全檢查,將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階段。實驗室每日需進行常規自查,及時發現問題,排除安全隱患;二級學院需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加強、提高實驗室管理工作者安全意識;實驗室和實踐基地管理處做好不定期安全抽查,加強對“危化品”和危險源的檢查,對檢查存在的問題給予專業指導,并要求限期整改。層層落實檢查、監督制度,能有效降低實驗室事故的發生概率,形成實驗室安全穩定的良好局面。
2.2 加強安全教育培訓,營造安全氛圍 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偶發性,實驗者的安全意識薄弱、安全行為缺失、無知者無畏是導致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大學生入校前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實驗室相關安全培訓,普遍存在安全意識薄弱、實驗實踐經驗缺乏、安全事故應急反應及處理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系統安全培訓尤為重要。大一期間,通過設置全校安全選修課或根據專業特點編寫實驗安全手冊發放每位師生,全面推行“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進入實驗室前,每位師生均需參加安全知識測試,成績合格者才能進行相關實驗操作,實行“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同時,采取各種宣傳手段將安全文化融入師生生活,逐步形成人人重安全文化觀念,營造安全文化氛圍。例如:邀請相關專家定期開展安全知識講座和常見安全事故演練;組織安全知識有獎競賽和演講比賽活動;設立安全警示標識;將安全事故案例和素材視頻通過校園網主頁和校園展示屏播放;建立實驗室安全管理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相關安全知識和儀器設備的規范操作[5]。
2.3 加強硬件建設,規范設備管理 實驗室安全基礎設備合理配置和正常運行是保證安全的首要條件和必備基礎,高校應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專項資金加大對安全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按功能、特性進行實驗室專業化設計及合理布局,生物實驗室合理劃分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區。同時,根據專業實驗室和危險因素具體特點,改造、更新水、電、氣管道布局;設置獨立的藥品庫房,配備易制毒、易制爆專用藥品柜,安裝必要的防盜、通風、檢測和監控設備;實驗室每層樓需安裝必備的洗眼器和噴淋器,每間教室根據具體功能配備常規的消防設備;實驗操作時操作者需配備防護眼鏡、口罩、手套、實驗服等眼部、面部、手部和軀體的安全防護設施。實驗管理者須按期檢查安全通道、通風櫥、洗眼器、高壓滅菌器、滅火器、氣瓶等公用設備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危險警告標志、應急電話、安全櫥窗宣傳內容是否需要更換。及時準確記錄問題,出現故障及時維修、更換,做到查漏補缺,防患于未然[6-7]。
2.4 規范藥品管理,加強危險品監管 高校學科門類、研究領域較多,使得實驗室藥品種類繁多,尤其有較多的易制毒、易制爆和強腐蝕危險藥品,若存放、管理、使用不當,可能發生嚴重事故,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為杜絕事故發生及規范藥品管理,學校應建立統一的藥品管理系統,所有藥品出入庫使用記錄形成清晰的動態臺賬,臺賬中顯示藥品來源、存儲位置、保管人員、有效日期、庫存數量等信息。該系統的使用能夠較好地監管藥品的使用動態情況,利于全校藥品相互調配使用,有效防止使用量少、頻率較低的藥品過期浪費;同時,實驗管理人員能夠隨時查詢藥品庫存相關信息,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提高工作效率[8]。
為了對危化品實施有效監管,必須規范危化品采購流程。各實驗室嚴格按實驗需要制定計劃,由學校相關部門按照要求進行公安局備案、審批,統一招標采購,杜絕自行私自采購。購買來的危化品必須按易燃品、酸腐蝕、堿腐蝕、易制毒等分類存放在專用藥品柜中,每個藥品柜都需配有專門的通風排氣管道,防止由于藥品揮發產生的氣體濃度過高引發毒害和爆炸。危化品保存管理一律實行專人專管和雙人雙鎖,同時還要加強危化品使用過程管理,建立單獨的臺賬管理,記錄使用目的、用量、使用者、歸還日期、剩余量。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液不能隨意倒掉,須按成分、特性進行分類回收,廢液桶上均需貼上標簽,標明具體化學成分、百分比、收集人和日期等。學校定期回收廢液桶進行集中處理或委托專門有資質的公司進行處置。
2.5 制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 實驗室人員集中、流動性大,難免會發生預料不到的突發安全事故。安全事故雖不能準確進行預測,但必須提前落實好各類事故應急處置方案,以免在事故面前手忙腳亂,同時也能提高師生應對突發安全事故的自我保護能力和事故處理能力,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造成的傷害和損失[1]。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要定期開展常規安全事故處理演習,如:玻璃割傷、燙傷外部傷口的應急處理;酸液、堿液濺入皮膚或眼中及時用大量清水沖洗;觸電時及時關閉電源;氣體中毒及時轉移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火災時滅火器正確使用、逃生演練;常規化學藥品泄露事故處理演練。針對選擇組織演習不僅能夠全面提升安全事故的應對能力,還能潛移默化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2.6 加強管理隊伍專業化建設,設置安全績效考核 優秀的管理隊伍和管理水平是保證實驗室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實驗室應設置專職人員進行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和檢查,并定期對專職人員進行崗位培訓考核及外出學習,逐步提升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另外,通過提高實驗系列崗位聘用條件和明確安全管理職責,培養選拔一支專業化管理隊伍,并根據實驗管理崗位實際建立健全人才選用制度,做好職稱評聘指標分配、工資待遇等各方面保障,充分調動管理隊伍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使其安心在崗、盡職盡責,確保各項管理工作能較好地落到實處,實驗室工作能夠安全有序開展[4]。為了更好地保障安全制度的落實和對管理人員的考核,學校應定期組織檢查小組對實驗室進行安全檢查考核,對檢查中發現安全設施配置不合理、衛生較差、學生操作未按要求做好防護等現象,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懲戒處理;若實驗室有安全事故發生,按照有關制度規定追究管理人員責任并年終考核一律為不合格。將檢查中較好的實驗室評為模范實驗室,管理人員獲得相應獎勵;連續3次被評為模范實驗室稱號,管理人員在職稱晉升中同等條件可優先晉升。
3 結語
安全無小事,必須時刻警惕,才能防患于未然。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需要各級領導和部門的重視和支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健全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廣泛宣傳安全管理知識,嚴格落實、執行各項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應急反應處理能力,杜絕各類事故發生,確保各項實驗操作順利開展以及師生安全,為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堅實保障[5,7]。
參考文獻
[1]李志剛,何一萍,宋強.貴州大學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12):9-12.
[2]李穎.改革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適應創新型實驗教學需要[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11):280-283.
[3]歐愛芬,張挺,彭述輝,等.高職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07):90-91,100.
[4]魏華,陸玲,戴亦軍.高校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7(24):72-74.
[5]丁珍菊,方能虎,張建平.高校實驗室安全狀況的分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06):414-416,420.
[6]嚴珺.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廣州化工,2018,46(21):151-153.
[7]王杰.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08):148-151,170.
[8]劉艷,陶懿偉,方心葵,等.高校實驗室安全問題引起的思考與管理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01):287-289,292.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