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標,余文明,王麗娟
(牡丹江師范學院物理系,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黑龍江省新型碳基功能與超硬材料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硒化鉍是熱電材料,也是半導體材料的一種。作為半導體的一種,硒化鉍是V2VI3中的一種,近些年來,經過科學家們的苦心研究,發現這族的半導體材料有很多特性[1]。比如光電裝置方面,還有攝像機的一些原件和光譜等。硒化鉍是具有層次感的層狀化合物,還是三方相的晶系并具有窄帶隙。硒化鉍熱電材料目前是被廣泛應用在熱電應用的半導體,其熱電性能非常好,但是就目前的研究來說,對硒化鉍塊體的研究是有一定瓶頸的,因為塊狀的硒化鉍的熱電性能不是太好,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不太能滿足人們對于硒化鉍的需求[2-3]。后來研究人員研究出了納米的硒化鉍結構,這個方向是近年來研究硒化鉍的主要內容,目前合成硒化鉍納米結構的方法非常多,比如化學方面有氣相沉積法,物理方面有氣相沉積法等,其結構多樣[4-5]。而沒有高溫高壓法合成硒化鉍塊體材料的相關報道,因此,本文以高純鉍粉和硒粉為原料,利用高溫高壓法進行硒化鉍塊體材料的合成研究,為實現硒化鉍的多元摻雜和制備出高ZT值的熱電材料提供研究價值。
按Bi2Se3的化學計量數和所需要的制備的量來計算稱量各自的量。本論文實驗需制備硒化鉍樣品20 g,因此用四位天平精確稱量鉍粉12.78 g,硒粉7.22 g,將稱量好的硒粉和鉍粉放入瑪瑙研缽中研磨30 min,使二者充分混合均勻。充分研磨后的混合粉末通過YYJ-10油壓機冷壓成型,成型后的圓柱形樣品為合成實驗前期的樣品。將葉臘石復合塊、導電鋼帽、傳壓介質和棒料等進行組裝并烘干2 h,目的是去除腔體內的結晶水,最后進行高溫高壓實驗,熱電材料的合成是在國產六面頂液壓機SPD-1200上進行的。合成壓力和溫度分別設定為2.0 GPa,溫度分別為500℃、550℃、600℃、650℃,保溫保壓時間約為30 min,實驗流程如圖1所示。實驗結束后對樣品進行拋光,對其進行XRD測試和SEM表征。
圖1 實驗流程圖
運用XRD測試手段,通過峰值比較來觀察樣品的合成及純度。運用X射線衍射儀對高溫高壓實驗下合成的硒化鉍樣品的結構進行表征。壓力為2.0 GPa時將不同溫度下合成的硒化鉍塊體進行拋光處理,將表面拋光后的硒化鉍樣品進行X射線衍射分析,掃描衍射角范圍為10°~80°。合成壓力為2.0 GPa,溫度為500~650℃時硒化鉍樣品的XRD衍射圖如圖2所示,其中黑色的是PDF標準卡片,通過對比發現溫度為550℃和600℃時的各個衍射峰值比較吻合,都比較清晰。而500℃和650℃的峰值太多太雜亂,因此溫度為550℃和600℃時合成的是比較好的硒化鉍塊體。
圖2 壓力為2.0 GPa,溫度為500℃、550℃、600℃、650℃時硒化鉍樣品的XRD衍射圖
為了研究在相同壓力2.0 GPa下不同溫度對合成硒化鉍塊體的優良性,在溫度為500℃、550℃、600℃時進行了合成,然后再通過SEM進行樣品表面形貌分析。2.0 GPa下不同溫度合成的硒化鉍的樣面斷面紋理的分析如圖3所示。觀察3個溫度下硒化鉍樣品的圖像發現,溫度為550℃和600℃時樣品紋理晶界增多,孔隙增加,層次感較強,破碎的晶面也較多。而溫度為500℃時,明顯感覺到孔隙很少,晶界、破碎晶面不明顯。晶界越多越有利于熱電轉化,由此認為550℃和600℃條件下合成樣品致密性較高,性能較好。
圖3 壓力為2.0 GPa,不同溫度下合成硒化鉍的SEM圖譜
本文在恒定2.0 GPa壓力下,采用高溫高壓的方法,用高純鉍粉和硒粉合成硒化鉍塊體。通過對樣品的XRD測試和SEM表征發現,在XRD測試中,通過與PDF標準卡比較,得出溫度為550℃和600℃時的塊體合成是最好的。而500℃時的峰值不明顯,其原因是溫度不夠,合成時沒完全反應。600℃時峰值太雜亂,衍射峰值較低,破壞了其內部結構,是溫度太高導致的。550℃和600℃時合成的樣品是最理想的,因為其晶界比較明顯,紋理都比較清晰,縫隙比較多,破碎晶面也多,500℃時的樣品表征各方面都差一些。其原因是溫度沒達到合成的要求,表現不出來,合成的性質不好。對所得樣品不同溫度下的一些表現深度進行了分析,為制備更優良的硒化鉍的熱電材料提供了更好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