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要深入推進能源價格改革。
《通知》顯示,到2025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主要由市場決定,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科學定價機制全面確立,能源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更加健全,公共服務價格政策基本完善,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價格政策體系基本建立。
在深入推進能源價格改革方面,《通知》明確:第一,持續深化電價改革。第二,不斷完善綠色電價政策。第三,穩步推進石油天然氣價格改革。第四,完善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形成機制。

永21地下儲氣庫項目是中國石化“十四五”百億立方米儲氣調峰體系重點項目,勝利油田正扎實推進儲氣能力建設。圖為永21塊永21-儲平2井、永21-排1井鉆井施工現場。
據國家發改委6月11日消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方案明確,未來3年至5年,圍繞智能電廠、智能電網、智能煤礦、智能油氣、綜合能源、智能制造與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應用場景,建設一批5G行業專網或虛擬專網,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易推廣的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研制一批滿足能源領域5G應用特定需求的專用技術和配套產品,制定一批重點急需技術標準,研究建設能源領域5G應用相關技術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和安全防護體系,顯著提升能源領域5G應用產業基礎支撐能力。
5月31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以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意見》明確,石化、現代煤化工項目應納入國家產業規劃。新建、擴建石化、化工、焦化項目應布設在依法合規設立并經規劃環評的產業園區。
《意見》強調,對煉油、乙烯、鋼鐵、焦化、煤化工等環境影響大或環境風險高的項目類別,不得以改革試點名義隨意下放環評審批權限或降低審批要求。
6月7日,工信部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1年工作計劃》提出,截至2021年12月,打造3至5個5G全連接工廠示范標桿,基本完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規劃5G工業互聯網專用頻率、開展工業5G專網試點。
近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組織的首臺(套)天然氣長輸管道國產30兆瓦級燃驅壓縮機組鑒定驗收會在浙江衢州召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機組性能完全滿足我國天然氣管道的建設與運行要求,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能源裝備領域的重大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田志堅團隊開發的煤基費托合成蠟加氫異構生產高檔潤滑油基礎油技術,在新疆克拉瑪依白堿灘區中試裝置上成功開展生產試驗,以國產費托合成蠟為原料,高收率批量生產出高品質潤滑油基礎油產品。采用該技術生產的系列高檔潤滑油基礎油產品有望填補我國高檔潤滑油市場缺口,實現我國高檔潤滑油產品自足自給。
6月9日,總投資約61億元的中國海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濱海接收站擴建工程,在江蘇鹽城啟動。工程占地約202畝,建設規模300萬噸/年,將新建6座全球最大容積27萬立方米超大型全容式液化天然氣儲罐。
5月31日,恒逸石化發布公告,公司下屬子公司宿遷逸達新材料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年產110萬噸新型環保差別化纖維項目。項目主要采用聚合熔體直紡工藝、綜合智能制造及綠色制造技術,新建3套聚酯生產裝置。
近日,中國石化所屬揚子石化煉油結構調整項目開工儀式在南京舉行。該項目將實現在不改變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不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礎上,增產高品質清潔油品。包括新建260萬噸/年渣油加氫、280萬噸/年催化裂化等8個重點項目,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目標,以增產化工原料為主要方向,最大化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項目建設工期約為20個月,預計2023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