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產業扶貧到鄉村振興

2021-07-26 09:55:48汪曉李濟民

摘 要:產業扶貧是解決貧困問題最根本、可持續的方略。以甘肅省永昌縣東寨鎮發展產業帶動脫貧致富為例,運用事例證實、數據對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從資源稟賦歷史的視角分析東寨鎮農民貧困的原因、發展產業帶動脫貧的階段性特征和產業帶動脫貧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用時空跨越的思維方式和歷史進程的細微思辨,得出干旱農區產業扶貧是解決農民生活困難、貧困戶脫貧、區域性整體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推進西部地區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產業扶貧;產業發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30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21)04-0017-07

收稿日期:2020-12-03" 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21.04.03

作者簡介:汪曉文,男,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農村經濟學。

一、問題的提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切實關心農村每個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脫貧“五個一批”工程中的第一個覆蓋面最大、涉及對象最廣的工程,是扶貧工作的核心[1]。農村產業扶貧(以下簡稱“產業扶貧”)是以貧困地區特色資源稟賦為基礎,以產業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脫貧為目的,以扶持政策為支撐的扶貧開發新舉措[2]。產業扶貧不同于單純的社會救濟方式,它更強調的是貧困人口的廣泛參與并能調動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依靠自身力量解決溫飽問題,實現脫貧致富,使扶貧工作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產業扶貧是開發式扶貧的核心內容,國家非常重視,扶貧資金有70%左右用于產業扶貧[3]。在新形勢下,如何通過農村產業化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是當前“三農”工作重心轉移和后脫貧時代所要考慮的重要議題。

對于產業扶貧,學界經過近年的實踐研究主要由以下觀點。白麗等認為產業化扶貧可以極大地調動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的積極性,促進貧困地區增產增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扶貧方式,并指出要確立龍頭企業帶動型產業扶貧模式,企業要通過組建園區加強對基地的控制,主動吸納廣大貧困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4]。 韓斌認為產業扶貧形成了貧困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時緩解了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危機,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產業扶貧應該統一規劃、擴大規模,以進一步提高群眾收入[5]。 但有學者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陳恩通過對海南某縣產業扶貧調查指出,產業扶貧的核心目的是要培養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產業的市場邏輯和政府的行政邏輯作為約束產業扶貧的外在結構性因素,不利于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提升,從而造成產業扶貧的效果偏離預期目標[6]。孫兆霞通過對貴州產業扶貧的調查,發現政府主導的產業扶貧項目因為缺乏村莊社會性參與及村莊公平平臺的承接與運作,往往會導致扶貧目標偏移、拉大貧富差距、加速村莊原子化潰敗以及降低農民對政府的政治信任度[7]。許漢澤等發現產業扶貧背后隱藏著扶貧濟困的社會道德邏輯與產業發展的市場化邏輯的矛盾,前者決定了產業扶貧是以項目為載體,后者則容易導致規模化的經營方式,兩種邏輯之間的張力與沖突,增加了產業扶貧項目失敗的風險,背離了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目標[8]。邢成舉基于廣西產業扶貧提出,產業扶貧出現了多方面的目標偏離與實施過程扭曲,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與產業扶貧相關主體將扶貧資源、資金和項目視為實現小團體或是個體利益的私人資源,最終導致產業扶貧項目、資源和資金異化為攫取部門和個體利益的重要“產業”[9]。

綜上可見, 以往關于產業扶貧的研究都是從宏觀或微觀角度來談產業扶貧,缺少從歷史觀察的視角研究地區產業扶貧的發展和出現的問題。有鑒于此,本文以有著較長產業發展歷史的甘肅省永昌縣東寨鎮為研究案例,通過查閱地區鎮志、年鑒、相關資料、歷史文獻,實地走訪村干部、養殖大戶、貧困戶以及縣鎮兩級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等方式,整體性地了解區域貧困成因、產業變化,從其擺脫絕對貧困的歷史進程來分析產業扶貧過程中遇到的困境以及產業脫貧的歷史變遷,從而提出鄉村振興階段如何更好去接續發展。

二、案例村貧困成因分析

甘肅省永昌縣東寨鎮位于河西走廊東段、祁連山北麓、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絲綢之路重要節點鎮,也是全縣的農業種植大鎮。該鎮轄12個村92個社,共4 743戶15 229人。地勢以山地、平原為主,平均海拔1 800米,屬溫寒干旱氣候,年平均日照率65%、氣溫4.8 ℃、降水量185.1毫米、蒸發量2 000.6毫米、無霜期134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典型的干旱缺水鎮。全鎮總耕地面積16.5萬畝,人均10.5畝,以河灌為主,農牧結合。該鎮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大,畜牧業和種植業發展歷史悠久,產業基礎較為深厚,然而,這種優勢在產業精準扶貧前并未能徹底改變當地的貧困狀況。

農村貧困的成因是非常復雜的,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客觀因素;有經濟因素,也有體制因素。分析貧困成因是貧困治理的關鍵, 因為只有把脈準確才能對癥下藥,進而才能做到藥到病除。2013年,東寨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 710元,低于全縣8 846元的人均純收入平均水平,貧困發生率為5.2%,是名副其實的貧困鎮。東寨鎮農民的貧困原因,我們可以從多角度歷史觀察中找到其中的答案。

1.自然生態環境和條件嚴酷。東寨鎮地處亞洲大陸腹地干旱區,干旱缺水是東寨農業生產所面臨的最為突出矛盾,也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性原因。春季干燥,該地區風沙大,多沙塵暴,最大風力達十余級,1993年5月曾刮起11級“特大沙塵暴”,最大風速32米/秒,能見度零米;初春雨量少,有明顯春旱,春播期間還有“倒春寒”;7-9月雨量集中,往往會發生秋天芽糧及霉爛災害現象,1996年8月,連續陰雨近半個月,全鎮大麥、小麥生芽,造成嚴重損失;2000年嚴重自然災害使全鎮各村普遍減產[10]。嚴酷的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帶來極大挑戰。

2.農戶自我發展能力和動力不足。農戶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多數只有小學文化,接受新事物、學用新技能的能力弱,缺少對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掌握和應用,導致種養殖不出活、效益低,打工只能賣苦力,嚴重制約增產增收;小農思想意識根深蒂固,一般家庭容易自我滿足,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一些長期靠救濟的農戶不愿脫貧,“等、靠、要”思想嚴重,四處“化緣”;一些已脫貧戶守著土地,不愿接受和參與現代農業,由于缺乏與外界的溝通, 因而農戶缺乏大膽突破、勇敢創新的精神[11]。

3.傳統產業紓困難度大。本地傳統種植產業主要以小麥、馬鈴薯、玉米、胡麻等作物為主,傳統養殖主要以牛羊為主,經營方式主要是單家單戶生產,農產品結構較單一,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低,缺乏龍頭企業及合作社引領組織;傳統產業鏈條短、加工工藝差、產品檔次不高,出售的農產品多局限于初級產品,產品附加值極低,傳統產業帶動致富作用不明顯。

4.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技術滯后。高效節水農業設施建設滯后,耕地有效灌溉面積較小,2005年全鎮共有耕地面積15萬畝,但有效灌溉面積只有11.07萬畝;因籌措資金困難,交通設施長期得不到改善;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不完善,沒有形成完整穩定的產銷利益鏈,部分村甚至沒有代表性的主導產業,農業經濟效益較低。

5.產業發展引導能力不足。農業技術應用推廣跟不上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缺乏農業技術人員;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機制不靈活,農業保險覆蓋面窄,部分保險品種僅限于貧困村、貧困戶;招商引資工作中項目謀劃籌備不充分,引進投資規模大、產業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的項目不多;因市場、政策、自身原因導致種養殖經營主體抗風險能力不強,經營成本大,融資難度大;部分黨員干部和群眾對鄉村產業發展認識不足,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強。

6.縣域經濟帶動作用不明顯。永昌縣是省列國家片區外“插花型”貧困縣之一,2013年貧困發生率為4.7%,人均GDP收入全國排名靠后;2019年全縣累計實現GDP 77.97億元,按常住總人口23.48萬人計算,人均GDP為3.32萬元人民幣,按上年平均利率計算,約合0.48萬美元,遠低于全國人均GDP 1萬美元水平。東寨鎮作為永昌縣鄉鎮之一,受縣域經濟整體發展滯后的影響較大。

東寨鎮的貧困對于西北地區來說,具有代表性。落后的市場經濟環境、嚴酷的生態環境、重農抑商的文化環境、生產技術落后等限制了處于中國西部內陸這樣一個偏僻小鎮的發展。短時間內想改變這類狀況,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是首選之策,只有快速高效解決好貧困人口經濟收入問題,才可能更好地解決其他生態、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精神文化等貧困短板。

三、從產業扶貧到鄉村振興——案例村產業發展變遷

一個地方農業產業發展離不開自身特有的先天條件和社會經濟環境。東寨鎮以產業發展帶動脫貧致富是一個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發展的曲折過程,從最初單一主導產業到向多元化產業發展,再到向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菜草畜”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在脫貧致富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并且產業發展有著明顯的時代烙印。

(一)以種植小麥、胡麻為代表的單一主導產業帶動解決溫飽階段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東寨鎮農作物種植品種少、結構單一、產量低。蔬菜種植普遍是家庭田園種植,以自給自足為主,品種主要有白菜、韭菜、辣椒、西紅柿、胡蘿卜等少量品種,面積每年有所增加。糧食作物主要為小麥,經濟作物主要為胡麻。胡麻的種植面積僅次于小麥,是當時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如1988年全鎮實際播種面積79 660畝,其中種植糧食作物47 295畝,占59.4%,油料作物32 365畝,占40.6%。家庭養殖以戶為單位放養和舍養,主要為滿足家庭生活需要,無大規模養殖。在當時政策制度環境下,個體自主經營的能動性很小,選擇面窄,資源的約束性強,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是這一階段農村扶貧開發的核心,因此產業的帶動性不強。

(二)以啤酒大麥為代表的單一主導產業帶動脫貧增收階段

20世紀90年代初至21世紀初,東寨鎮主導產業仍是傳統種植業。1993年起全鎮推廣種植啤酒大麥,掀起了大麥種植高潮,當時種植面積為3 008畝,到1999年底達到2.05萬畝,約占總播種面積的19.5%,啤酒大麥取代胡麻成為經濟作物種植的主要品種。到2005年,啤酒大麥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占耕地面積的84%,全鎮幾乎所有的農戶都種植,在收購價格好的年份,東寨人的人均收入居全縣首位。在這一時期特色種植也有一定的發展,特別是高效日光溫室蔬菜種植有了一定的規模。據統計,1993-1996年全鎮在新阿壩、雙橋等村發展高效日光溫室25座,總面積達到12 500平方米,全鎮農業生產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在1995年到2006年期間,東寨鎮啤酒大麥種植比例持續提高,2000年時超過了傳統作物小麥。在同等條件下種植啤酒大麥較小麥平均每畝增產14.3%~25.0%,投入較小麥每畝減少10元左右,2007年農民種植啤酒大麥每畝凈收入800元[12]。這一時期,東寨鎮農業產值及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翻了一番,增收主要來源就是找到了適合本地冷涼河灌區特色的經濟農作物。

這一階段,政府已逐步從救濟式扶貧向開發式扶貧、開放式扶貧轉變,鼓勵農戶自力更生、自主創業。在國家扶持下,開發和利用貧困地區資源,發展商品生產和地區經濟,增強貧困人口自身發展生產和脫貧致富的能力,如發展有助于直接解決溫飽問題的種養業、相關加工業和運銷業;發展能夠發揮貧困地區資源優勢和解決貧困人口就業的資源開發型和勞動密集型鄉鎮企業;組織貧困地區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和勞務輸出。

(三)從單一主導產業向多元化產業發展的轉型脫貧階段

隨著啤酒大麥進口數量增加,以及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的深入實施,農業用水逐年趨緊,大水漫灌、單一種植啤酒大麥這種廣種薄收的傳統農業模式已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東寨鎮在抓好優質春小麥和優質啤酒大麥等主導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另辟蹊徑,大力發展食用菌、露地蔬菜、中藥材、奶牛養殖等新型特色產業,動員農民從事運銷、加工、餐飲等第二、第三產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到2012年,全鎮已形成以啤酒大麥為主導,優質商品牧草種植、舍飼養殖、露地蔬菜種植、食用菌種植等多元化產業格局。這一時期,不僅扶貧目標發生重要改變,由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轉變為貧困地區綜合發展問題,政策范疇顯著擴大, 較之專項性扶貧措施也更加全面、綜合,已涉及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經濟社會、醫療衛生、文化教育, 以及補貼措施、社會保障體系等內容,旨在通過綜合性的政策措施減少農村貧困人口、提升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

(四)以種養大戶和合作社為產業引領的脫貧攻堅階段

2012年至2018年期間,隨著“三變”改革不斷深化,土地流轉形式逐漸多樣,東寨鎮根據內部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地處城郊、人均耕地相對較多的優勢,將“三變”改革作為推進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提出了把東寨建成縣城副中心、縣城東郊新型蔬菜基地和農畜產品加工物流園區的發展定位和思路,培育扶持種植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引進龍頭企業,采取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大戶+農戶等模式,著力打造優質牧草種植基地,精心打造綠色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產業帶。

案例1:以東寨鎮勤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例,該社采取訂單種植模式,帶動當地300戶農戶簽訂“訂單種植協議”,積極引導農戶種植和銷售高原夏菜、馬鈴薯等農作物,增加農民收入,同時吸納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解決了貧困戶生活困難。

案例2:為促進農民增收和降低養殖風險,由天欽牧業開發有限公司牽頭,農民以羊只或資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欣盛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廣“461”養殖模式461養殖模式:4指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6指統一管理、飼養、防疫、品種、銷售、屠宰,1指一個養殖區。和“50+2”擴繁模式“50+2”擴繁模式:50+2指50只基礎母羊+2只種公羊。,實現了企業與農戶抱團發展、互利共贏。同時,引進資金成立三得利種養殖合作社,打造占地1 500畝的三得利避暑生態休閑園,建成日光溫室8座,種植有機蔬菜500畝,栽植生態防護林450畝,配套完成砂石路、供電等基礎工程,有效帶動東寨鎮生態觀光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吸納了貧困戶就近務工,實現了脫貧增收。

這一時期農業產業化發展較為迅速,通過發展專業合作社訂單及合作社+農戶等帶動方式,極大提高了群眾收入,增加了脫貧內生動力。在這些措施推動下,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全鎮農業增加值由2011年的7 715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5 532萬元,年均增長7.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6 600元,增加到2018年的13 708元,年均增長15.9%,高于同期永昌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五)以龍頭企業規模化發展解決區域性貧困階段

為更好實現區域性整體脫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東寨鎮進一步探索完善產業帶動脫貧致富的途徑,按照“龍頭企業帶動、專業合作社支持、廣大農戶(貧困戶)參與”的原則,引進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快土地流轉,到2019年11月底,全鎮241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建設優質牧草產業基地,鼓勵大面積連片種植優質紫花苜蓿、馬鈴薯和高原夏菜,開始逐漸向“菜草畜”為主導的特色產業轉型。先后引進了元生農牧、溪源肉聯、天欽農牧、世紀鴻發、康田農牧、豐澤源、甘肅民生、甘肅綠都等15家龍頭企業,并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企業多采取“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經營模式,把農村作為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讓農民變成產業工人,實現企業與農戶的有機結合,把脫貧增收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直接或間接帶動輻射周邊廣大群眾增收致富,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業發展帶動農業增加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全鎮土地流轉面積8.5萬畝,流轉率52.1%。

案例3:東寨鎮頭壩村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思路, 大力發展以優質肉羊為主的草畜業,引進全縣唯一取得ISO質量認證的牛羊定點屠宰、分割、銷售企業——天欽牧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 600多萬元建設養殖基地,采取品種改良、飼料供應、技術服務、牲畜防疫、包裝銷售“五統一”的運行模式,整合項目12個、各類資金1 183萬元(農戶自籌312萬元,項目資金575萬元,扶貧貸款296萬元),建成規模化養殖場1處,入駐養殖戶4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戶,輻射全村發展規模養羊戶276戶,占總戶數的55%,進一步增加了頭壩村農戶收入。

這一時期,產業化扶貧使政府、龍頭企業和農戶結成責任和利益緊密相連的利益共同體,這樣企業的利潤能得到保證,農戶的收入也有了保障,也最大程度發揮了政府的組織協調能力、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和農戶的主體作用。

(六)以產業提檔升級為主導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階段

從2020年初開始,金昌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結合實際先做起來,為面上積累經驗的要求[13],全市開始謀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東寨鎮作為提前一年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鄉鎮,針對農業產業鏈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等問題,堅持調結構、夯基礎、抓項目、惠民生,加快推動“四個基地”萬畝露地蔬菜種植基地、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萬畝洋芋種植基地、萬畝啤酒大麥科技實驗示范及新品種繁育基地。,“四個園區”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區、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區、萬畝壟作溝灌節水核心示范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力爭把東寨鎮建成縣城副中心、東郊新型蔬菜基地、全縣啤酒大麥產業發展的龍頭基地及工貿一體化發展的現代農業強鎮。2020年以來,按照《金昌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選取了紅光、雙橋、頭壩3個村作為先行示范村,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別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五個方面提出具體工作措施,形成一村一工作方案,一村一工作示意圖,通過先行先試,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踐經驗。如:針對紅光新村基礎設施薄弱、不能很好地滿足養殖戶發展需求的問題,制定了“爭取實施養殖小區二期項目,規劃建設養殖暖棚,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滿足養殖戶發展需求;改建3 500平方米的生態散養雞場1個,采取‘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農戶發展優質肉雞產業”的工作措施;針對頭壩村露地蔬菜產業利益保障機制不夠健全、種植大戶和經營主體溝通聯系不夠緊密、沒有形成穩定的銷售渠道及農業保險覆蓋面小、兜底保障還有一定差距的問題,制定了“建立露地蔬菜產業經營主體抱團發展機制,分批次錯峰種植,合理安排灌溉輪次,聯系冷鏈企業簽定銷售訂單,并協調保險公司擴大參保覆蓋面,穩定蔬菜種植業”工作計劃;針對雙橋村草食畜牧業以家庭舍飼養殖和散養為主,品種少、規模小、效益不高的問題,確定了“鼓勵農戶大力發展舍飼養殖,引進和選育基礎母羊和種公羊,擴大養殖規模”的發展模式。

隨著我國精準扶貧理念的不斷升華, 傳統產業扶貧模式也演化為精準產業扶貧模式, 新的模式能有效避免傳統產業扶貧模式中存在的盲目性和資源浪費, 使貧困群體在產業發展中能真正獲得實惠,擺脫貧困。回顧東寨鎮改革開放以來產業扶貧歷史進程可以看出,產業扶貧不只是一個靜態概念,更是一個動態逐漸完善的過程,每個階段的產業規劃制定、落地運行、管理實施到監督驗收,都受國家政策導向、經濟發展大環境、社會機制等影響,有其自身的歷史局限性。同時從另一方面表明,產業扶貧的模式、機制、種類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等綜合情況,甚至根據每村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不能急于“一刀切”,更不能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強力調控推行,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大戶、農戶個體等各類市場主體為載體,持續性地進行項目投入與維護,實施精細化管理。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深入分析東寨鎮產業發展不同階段的特征,可以看出產業發展在推動脫貧攻堅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每一階段采取的發展模式有其發展階段的合理性。無論是直接支持貧困農戶發展生產活動的瞄準型產業幫扶模式、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產業發展帶動模式,還是利用產業扶貧資金開展資產收益扶貧的救濟型產業幫扶模式以及捆綁式產業扶貧專業合作社模式[14],都會因貧困主體、政府主導、企業經營、市場機制等某一方的制約存在短板和不足[15]。政府主導下的脫貧攻堅,存在政策、資金大包大攬,導致一些絕對貧困人口在不費力的情況下實現脫貧,達到和其他相對貧困人口一樣的生活水平。這種長期輸血型產業扶持產生了一些“政策養懶漢”“心理失衡”等現象,進而導致了“政府行為失靈”。根據阿瑪蒂亞·森的貧困理論,窮人不僅是收入貧困,更是可行能力貧困[16]。貧困戶個人內在條件(包括勞動能力、勞動意愿、生產技能、經營能力)則難于短期迅速改觀,特別是觀念層面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等更不是隨意可以改變。因此產業扶貧能夠成功與否取決于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特別是“扶志扶智”的有效性。基層政府受制于行政考核,有時表現為產業扶貧“急功近利”,即在扶貧產業項目選擇上傾向短期種養項目,缺乏對脫貧措施可持續性、生態環保、疫情防控、集約化經營的長遠考慮。當前政府的產業扶貧措施主要著力于提供資金物資,而營銷能力主要取決于貧困戶自身能力的提升,但短時間內貧困戶的市場經營能力提升難度很大,加之缺乏中介組織的有效推動,產業扶貧的農產品在質量方面也無明顯優勢,必然會出現經濟效益低和產銷困難的問題。

所以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堅持系統思維,統籌處理好產業振興多元化主體間的矛盾,形成發展合力。

1.堅持“輸血”脫貧與“造血”增收相結合,是扶貧產業真正釋放效能的關鍵所在。產業扶貧,關鍵著力點是培育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輸血”是解決貧困群眾后顧之憂、積極投身發展產業的關鍵舉措;“造血”是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實現脫貧增收的最終目標。注重謀劃利用好扶貧小額貸款、產業扶貧發展資金等金融政策,與貧困群眾面對面算好收益賬,給貧困戶吃下“定心丸”,增強產業吸引力和發展活力。同時,更加注重對貧困群眾的智志雙扶,提升貧困戶技能,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勤勞致富,讓貧困群眾更有尊嚴地生活,扶貧產業增收效能和活力潛能才能得到充分釋放。

2.堅持因地制宜與綜合施策相結合,是扶貧產業持續穩步發展的先決條件。樹立發展扶貧產業是脫貧的主要依托和根本之策導向,應綜合考慮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需求、技術支撐等因素,科學確定扶貧產業,找準脫貧路徑,充分考慮貧困群眾實際狀況和發展意愿,實現扶貧產業發展可持續。在產業扶貧過程中建立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協會參與扶貧開發的準入制度,打造一批經濟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擁有一定社會責任感的組織參與產業扶貧,真正發揮好以強帶弱的作用。在不具備以強帶弱缺乏有效參與主體的貧困地區實行產業扶貧直接到戶的模式,針對不同貧困戶制定不同的產業發展規劃。

3.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是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產業發展扶貧項目要讓有實力的公司和企業來承擔,給予必要的政策優惠,并使其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包括生態維護、疫情防控等。在具體經營模式方面,防止盲目規模化、工業化的生產組織方式,尊重農業發展的規律,重視產業扶貧項目的質量,而非數量。在產業扶貧完成后,要加強對項目的后期維護維持方面的投入,做好與產業振興的有效銜接,全面提升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使他們真正享受到產業脫貧成果,得到滿足感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李靜.產業扶貧難在何處 [N].光明日報,2018-04-24(15).

[2] 余欣榮.特色產業扶貧重在精準[J]行政管理改革,2016(4):25-28.

[3] 趙小蘭.產業扶貧是脫貧的必由之路——廣西富川縣、貴州威寧縣產業扶貧調查與思考[EB/OL].(2013-01-16)[2020-01-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116/c1026-20221712.html.

[4] 白麗,趙邦宏.產業化扶貧模式選擇與利益聯結機制研究[J].河北學刊,2015(4):158-162.

[5] 韓斌.我國農村扶貧開發的模式總結和反思[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6):119-122.

[6] 陳恩.產業扶貧為什么容易失敗?——基于貧困戶增能的結構性困境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4):88-94.

[7] 孫兆霞.脫嵌的產業扶貧——以貴州為案例[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5(3):14-21.

[8] 許漢澤,李小云.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產業扶貧的實踐困境[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1):9-16.

[9] 邢成舉.村莊視角的扶貧項目目標偏離與“內卷化”分析[J].江漢論壇,2015(5):18-26.

[10] 東寨鎮志編篆辦公室.永昌縣東寨鎮志(1986-2005)[Z].永昌:金昌靈星印務有限公司,2007:10-11.

[11] 羅運維.論農業產業化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J].三農論壇,2017,34(16):163.

[12] 侯作鵬.永昌縣啤酒大麥產業現狀及發展思路[J].甘肅農業科技,2009(4):45-46.

[13]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57.

[14] 林萬龍,華中昱,徐娜.產業扶貧的主要模式、實踐困境與解決對策——于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四省區若干貧困縣的調研總結[J].經濟縱橫,2018(7):102-108.

[15] 費孝通.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25.

[16] 阿瑪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M].任賾,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85.

From Poverty Alleviation by Industries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y Industries in Arid Farming Area of Hexi Corridor

WANG Xiaowen,LI Jimin

(School of Economics/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DepartmentChina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Co.,LTD,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Poverty alleviation by industries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sustainabl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verty.Taking the experience of getting rid of poverty b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Dongzhai Town,Yongchang County,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using the methods of case confirmation and data analysi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resource endowment,we study the causes of farmers’ poverty in the town,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y leading industry and the phased achievements obtained.With time and space leaping subtle thinking way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alysis,it is concluded that poverty alleviation by industri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verty and promot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arid farming area,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th to enhanc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western China.

Key words:poverty alleviation by industries;industrial development;poverty allevi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

(責任編輯:王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国产二级毛片|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播放毛片|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一二三|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a国产精品|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欧美成人一级|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www.亚洲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中文字幕 91| 草逼视频国产| 91久久精品国产| 毛片免费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91九色国产porny|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久久视精品|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911亚洲精品|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99re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xx| 亚洲免费播放|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内黄色精品|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理论一区|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伊人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狠狠综合久久|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