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偉 孫亞男 陳丹 裴慧琳 李佳
【關鍵詞】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老年腦外傷硬膜外血腫;治療意義;安全性
腦外傷硬膜外血腫是顱腦外傷發生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是一種繼發性病變[1]。在額顳區較容易形成血腫,顱內出血通常發生在顱骨內板和硬腦膜之間,如未及時清除大概率會導致腦疝。血腫會影響患者腦部的供氧,腦部缺氧會導致中樞神經受損,嚴重威脅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對48例腦外傷硬膜外血腫老年患者的手術情況進行了觀察,現做出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神經外科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8例老年腦外傷硬膜外血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4例。對照組,男14例,女10例,年齡60歲~82歲,平均年齡(67.91±7.42)歲;發病至就診時間1h~12h,平均時間(5.11±2.43)h;病因:高處跌落3例、摔傷5例、車禍12例、其他原因4例。觀察組,男15例,女9例,年齡61歲~82歲,平均年齡(66.93±7.32)歲;發病至就診時間1h~11h,平均時間(5.51±2.23)h;病因:高處跌落4例,摔傷5例,車禍13例,其他原因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CT檢查后均符合腦外傷硬膜外血腫判定標準;②所有患者本人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③患者發病至就診時間均小于48h。排除標準:①患者心肺功能不全;②曾有顱腦手術史和腦卒中病史;③患惡性腫瘤;④基礎疾病嚴重患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全麻開顱手術,具體措施如下:實施CT檢查確定血腫部位,打開骨瓣后懸吊硬腦膜,清除硬膜外血腫。視患者顱內壓情況決定是否對患者進行骨瓣減壓術。對顱內壓正常患者硬腦膜進行修復,保持硬腦膜的完整,然后回納骨瓣。術后維持患者水電解質平衡,進行常規止血、補液、抗生素抗傷口感染治療。
1.2.2觀察組患者實施顱內血腫微創引流手術,具體措施如下:通過頭顱CT檢查確定血腫部位,血腫中心設靶點,行穿刺。局部麻醉下,采用顱內血腫針將頭皮和顱骨一次性鉆透,到達血腫部位。緩慢抽吸血腫,在操作過程中依據實際情況改變針尖角度,徹底抽吸血腫液。之后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病灶,病灶出血情況停止后向血腫部位注射尿激酶,4h后自然引流。
1.3判定指標
①術中指標判定標準: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②術后并發癥判定標準: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發生顱骨缺損、傷口感染、再出血的患者例數,計算術后并發癥發生率。③住院情況判定標準: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納入SPSS23.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術中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明顯比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更好,耗時更短,出血量更少(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比較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更短,住院費用明顯更低(P<0.05),見表3。
3討論
腦外傷硬膜外血腫是神經外科中常見的顱腦外傷并發癥,是一種繼發性病變,老年人出現腦外傷硬膜外血腫的死亡率很高[2,3]。此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惡化速度快等特點,在額顳區較容易形成血腫,顱內出血通常發生在顱骨內板和硬腦膜之間,如果錯過了黃金救治時期極易引發腦疝[4]。血腫會影響患者腦部的供氧,腦部缺氧會導致中樞神經受損,嚴重威脅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致使此病具有極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臨床上主要采用全麻開顱手術對腦外傷硬膜外血腫進行治療,但依據臨床治療情況來看,這種治療方式的術后恢復較慢,治療效果并不理想[5]。
臨床上救治腦外傷硬膜外血腫患者主要采用手術的方式,通過手術清除患者腦中的血腫解除血管受阻的情況[6]。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手術方案是傳統全麻開顱術和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傳統開顱術有多年的臨床應用經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顱內血壓,清除腦部血腫。但傳統開顱術的不足之處在于患者需要在全麻的狀態下實施手術,全麻對患者的神經和呼吸系統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老年患者的身體素質較弱,實施全麻的風險較大,需要謹慎使用。其次,傳統開顱術的手術時間長,且手術操作復雜,容易在術中出現大出血的情況,且手術的成功性和主刀醫生的經驗關系密切,患者的生命無法得到理想保障。開顱手術在清除血腫的過程中會加大腦組織的損傷,腦組織若發現嵌頓,則可能引起骨窗處皮下積液、頑固性外疝。根據過往的治療經驗來看,患者在接受傳統開顱手術后出現顱內感染、腦積水、外傷性癲癇等并發癥的概率較高。且開顱術的傷口較大,不光影響患者美觀,且極易發生傷口感染。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微創技術的應用極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預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近年來受到了臨床的廣泛關注,其與傳統全麻開顱術相比更具優勢。老年患者身體機能較差,且大部分老年患者都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疾病,且老年患者的新陳代謝能力衰退,身體機能恢復和傷口恢復的速度都較青年人更慢,所以在對手術方式的選擇上要尤其注意手術的安全性,降低手術給患者帶來的負面影響。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具有手術視野廣、血腫清除效果出色等優點。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無需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可以避免全麻對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傷害。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的手術操作比傳統開顱手術更為簡單,通過頭顱CT 檢查明確血腫的大小、部位、受壓情況,顱骨骨折的部位一般就是血腫的部位。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可以準確定位穿刺點,對病灶進行清除,避免血管堵塞[7]。尿激酶對血腫進行液化之后實施引流,通過尿激酶在人體內發生反應對纖溶酶產生抑制[8]。通過溶解顱內血腫可以促進血塊分裂,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后,可以引流血腫,保證手術的效果。本研究通過對48 例老年患者治療腦外傷硬膜外血腫的手術效果進行了分析,對患者分組實施了傳統全麻開顱手術和顱內血腫微創手術,得到了進行顱內血腫微創手術的患者的手術時間用時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且住院時間更短,住院費用更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更低的結果(P <0.05)。表明了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的手術效果確切,可以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對于老年患者及家屬而言意義重大。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的安全性更高,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低,可明顯減少傷口感染和再出血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有利于保障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極具臨床應用價值。通過對國內文獻進行分析,劉愛生[9] 曾對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治療老年腦外傷硬膜外血腫的效果進行報道,提到了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后續生存質量,且術后發生并發率的概率低,手術的安全性更有保障的結論(P <0.05);石敬增[10] 曾對微創引流術治療腦外傷硬腦膜外血腫的效果治療腦外傷硬腦膜外血腫的效果進行了探析,得到了實施微創引流術的患者其手術效果較實施傳統全麻開顱手術的患者更好,其手術耗時更短且術中出血量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安全性高的結論(P <0.05)。本研究結論和上述各位學者類似。
綜合上述觀點,顱內血腫微創引流術對老年腦外傷患者的治療意義重大,可以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安全性更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