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旭燕
【關鍵詞】負壓吸宮術;術后即可;生育史,吉妮IUD;月經狀況;帶器妊娠;不良反應;安全性
近年來育齡期女性意外妊娠發生率逐年升高,于意外妊娠早期及時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對減輕患者身心痛苦具有關鍵作用[1]。于人工流產后即時放置宮內節育器(IUD)是防止女性再次出現意外妊娠的有效途徑,加強流產后避孕宣教、指導人流婦女及時落實避孕措施,避免非意愿妊娠,是關愛女性身心、生殖健康的重要體現,特別是對育齡婦女的生育力保護都有重大意義[2]。然而人工流產術后及時放置IUD,存在一定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導致因癥取環和月經失調,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活質量均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同時,由于不同生育史女性宮腔狀況有差異,可能會對IUD放置后不良反應情況和避孕效果產生影響。本研究觀察了對不同生育史女性人群行負壓吸宮術后即時放置吉妮IUD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期為臨床提供借鑒。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進行負壓吸宮術且有避孕需求的261例意外妊娠女性為研究對象,按照生育史情況不同分為剖宮產史組(118例),經陰道分娩組(113例)和未育組(30例)。所有患者均明確知曉本研究的內容及目的,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早孕女性,孕周≤8周;②自愿接受負壓吸宮術,且有較長期避孕需求,經健康教育自愿選擇吉妮IUD放置者;③術前體檢結果正常;④早孕前月經正常,無痛經等癥狀。排除標準:①生殖道畸形;②患生殖道腫瘤;③血液系統疾病;④發熱;⑤盆腔炎、宮頸炎、陰道炎等婦科炎癥疾病;⑥心腦血管及呼吸系統基礎性疾病;⑦對銅過敏;⑧肝腎功能不全;⑨患有精神障礙性疾病,無正常溝通者。
1.3研究方法
研究組患者使用自動負壓吸引器,手術由專人負責。術前常規消毒鋪巾,在可視下進行,整個手術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范。根據探針探查宮腔大小,選擇大小適宜的吸引頭進行吸引,對宮角較深或曲度較大的患者,必要時可使用刮匙對宮底及宮角殘留組織進行輕柔刮出。確認胚胎組織完全取出無殘留,宮頸注射縮宮素10單位后,在超聲監護下放置吉妮IUD,使子宮底漿膜層與IUD上緣保持合適距離。放置操作完成后,通過超聲確認IUD放置位置準確無誤,停止手術操作,并做好放置記錄。同時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和隨訪時間。
1.4觀察指標
于患者進行人工流產術后即時放置IUD后12個月時間內進行隨訪,指導所有患者使用月經卡記錄術后12個月內月經情況,并于放置IUD后1、3、6、12個月各隨訪一次,進行婦科、超聲查環及陰道分泌物檢查。統計隨訪期間患者月經情況(經量,經期),IUD與宮腔位置變化情況(嵌頓、移位,脫落),記錄腰腹疼痛等放置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患者帶器妊娠及因癥取出情況。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生育史早孕流產女性一般資料比較
本次研究中,剖宮產史、經陰道分娩史和未生育的早孕流產女性在年齡、體質量指數、妊娠周期和宮腔深度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2不同生育史早孕流產女性IUD置入后月經及不良反應情況比較IUD放置后隨訪12個月期間,剖宮產史組、經陰道分娩組及未育組患者間于各考察時間節點經期延長、月經量異常、陰道分泌物性狀改變、腰腹脹痛和IUD位置異常等情況發生率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χ2=0.000~1.714,P=0.190~1.000>0.05);同時,各組患者月經異常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隨置器時間的延長而下降,除剖宮產史組2例患者外,三組患者月經異常癥狀及不良反應均于隨訪12個月后消失,剖宮產史組2例患者于IUD置入后12月后出現經期延長,經三維B超檢查確認IUD正常,且發現疤痕憩室,故考慮2例經期延長患者由疤痕憩室所致,并非由IUD放置所致。不同生育史早孕流產女性IUD置入后月經及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見表1。
2.3不同生育史早孕流產女性IUD續用率及帶器妊娠情況比較剖宮產史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于隨訪1個月時由于IUD位置異常進行IUD取出,有1例患者于隨訪12個月由于生育需要進行IUD取出;經陰道分娩史患者中,有1例患者于隨訪3個月時由于腰腹脹痛無法忍受進行IUD取出,有1例患者于隨訪6個月時由于經期延長治療無效進行IUD取出;未育組患者于IUD置入后隨訪12個月期間內未出現IUD取出病例,不同生育史患者組之間隨訪12個月后IUD需用率(98.30%,98.23%和100.00%)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0.000,0.000,0.000;P=1.000,1.000,1.000>0.05)。同時,不同生育史患者隨訪12個月內均未出現帶器妊娠病例。
3討論
隨著婦科疾病臨床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工流產術對于女性生殖器官創傷程度趨于降低,但女性反復進行人工流產,存在出現子宮穿孔、生殖道炎癥和子宮瘢痕妊娠等不良預后的風險,對女性生殖健康造成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3]。于人工流產后及時進行IUD放置,是防止女性再次發生意外妊娠的有效途徑,可以一次性完成胚囊組織吸出和IUD放置兩個手術,操作簡單,耗時短,患者接受程度高,且有利于提高IUD放置準確度和成功率[4]。如果無異常情況,只需IUD放置一次就可以滿足終身的避孕需求;同時,IUD一旦取出,能夠迅速恢復生育功能,使育齡婦女容易接受。鑒于上述優點,人工流產術后即時放置IUD已成為人工流產婦女防止再次意外妊娠的主要選擇。同時,吉妮IUD因其具有固定式放置、無支架、柔軟可彎曲、不受宮腔大小約束的特點,可以避免人流術后宮腔大放置節育器易脫落,避免術后子宮收縮造成的節育器嵌頓,在臨床使用較為廣泛[5,6]。
由于不同分娩史對于女性生殖道生理結構的影響不盡相同,目前臨床對于不同分娩史女性人群人工流產后即時放置IUD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差異尚缺乏系統性的研究報道,對指導相關臨床實踐工作造成了一定困擾。因此,本研究以261例意外妊娠女性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了不同生育史女性人群行負壓吸宮術后即時置入吉妮IUD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IUD置入后隨訪12個月期間,剖宮產史組、經陰道分娩組及未育組患者間于各考察時間節點經期延長、月經量異常、陰道分泌物性狀改變、腰腹脹痛和IUD位置異常等異常情況發生率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χ2=0.000~1.714,P=0.190~1.000>0.05),且患者月經異常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隨置器時間的延長而下降,說明負壓吸宮術后即時置入吉妮IUD對于不同生育史女性人群的治療安全性均較高,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對于月經影響較小。不同生育史患者組之間隨訪12個月后IUD續用率(98.30%,98.23%和100.00%)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0.000,0.000,0.000;P=1.000,1.000,1.000>0.05),且不同生育史患者隨訪12個月內均未出現帶器妊娠病例,說明負壓吸宮術后即時置入吉妮IUD對于不同生育史女性人群的有效性均較高,具有較高的續用率,可有效防止意外妊娠的再次發生。
綜上所述,不同生育史女性人群在意外妊娠后進行負壓吸宮術后即時置入吉妮IUD,均可有效防止意外妊娠的再次發生,置器后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