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我國童書出版呈現出銷售數量快速增長、由以往的專業出版轉向大眾出版、走國際化道路的發展之勢。與此同時,童書出版面臨的困境亦不容忽視:內容同質化現象明顯,創新性與品牌意識欠缺;過于重視市場導向,忽略了兒童的需求;本土原創作品優勢不足等。因此,相關部門與出版單位應加強管理,對童書市場加以規范,堅持兒童本位,保證童書內容的優質性,強化原創理念與能力,以此推動童書出版更好、更快地發展。
關鍵詞:童書出版;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G2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7-0199-02
一、我國童書出版的現狀
(一)銷售數量快速增長
從21世紀的第二年開始,我國童書銷售數量以每年大于10%的增長速度不斷提高,童書出版是我國整個出版業中最具活力以及增長速度最快的細分市場,對圖書出版業具有強有力的帶動作用。根據開卷數據,我國童書銷售量2016年、2017年與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28.84%、24.64%以及13.74%。2019年,依舊保持正向、大幅增長。
在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以及科技熱升溫的推動之下,中小學課外讀物、科普百科類童書、科幻文學等童書品類增速非常快。雖然新書品種數量較2018年下降明顯,但成交額卻呈上升之勢,各新品成交額同比增長大于30%。
2020年,盡管受疫情影響,我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出現了-5.08%的負增長,但童書依舊保持小幅增長,同比增長率達1.96%。
除此之外,童書碼洋規模亦不斷擴大。2020年,童書在圖書市場所占碼洋比例為28.31%[1]。
(二)由以往的專業出版轉向大眾出版
隨著出版及銷售數量的迅速增長以及規模的擴大,我國童書出版經歷了由專業出版向大眾出版的轉型。
相關數據指出[2],當前我國的出版社數量接近600家,而在這些出版社中,專門從事童書出版的少兒出版社數量很少,不足50家。但是,在童書市場迅猛發展的形勢下,選擇向童書出版領域拓展的大眾出版社越來越多,它們也開始參與童書出版的競爭,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550家出版社開始經營少兒圖書出版業務。與此同時,我國從事童書出版的民營企業已有上千家,與涉足童書出版的國有大眾及專業出版社一起將童書出版推向了高潮。
(三)走國際化道路
在對外開放戰略制定與實施的宏觀大背景之下,我國出版業也開始同國際接軌,且接軌程度在不斷提升。在此進程中,童書出版的融合度最高,而引進版童書也在一段時間內成為我國童書出版的重要內容。歐美及日韓的很多兒童文學、繪本以及科普等類型的讀物紛紛進入我國市場,不僅受到了廣大國內讀者的歡迎,還搶占了童書市場的大量份額,一度風頭無兩。
當前,我國童書出版人員逐漸認識到了強化自身原創出版能力的重要意義,開始向國際童書市場學習,以積極主動的態度不斷進行嘗試,力求將本國的童書推向國際市場。
二、我國童書出版面臨的困境
(一)競爭激烈,內容同質化現象明顯,創新性與品牌意識欠缺
在我國出版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童書出版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最為顯著,堪稱群雄逐鹿。各個涉及童書出版業務的出版社與出版企業都圍繞熱點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大量童書重復出版,盲目跟風及模仿現象相繼出現,童書出版一度陷入了無法“立新”的困境之中。市面上一有銷量可觀的圖書出現,便有大量跟風之作投入市場,內容大同小異。這種做法僅是對短期經濟效益的盲目追求,最終會使出版單位喪失長久的社會效益,自身品牌的塑造亦無從談起。
除此之外,不少非專業性質的兒童出版單位并沒有專門的編輯兒童讀物的團隊,配備的編輯人員對童書市場也欠缺足夠的認識,難以開發出具有創新性的優秀圖書,反而可能為了保證業務量,走上模仿甚至抄襲之路。部分出版單位沒有進行嚴謹的審核便接納了一些有合作意愿的圖書,不僅影響了整個童書出版市場的有序競爭,而且造成了出版資源的嚴重浪費。
與此同時,童書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日益加劇,很多出版單位被迫卷入價格戰之中,這會讓不少出版單位同一級作家、一級作品失之交臂,進而出現模仿暢銷作品、一書多版的問題,引發市場亂象。
在少數作者以及少量作品掌握出版資源的背景下,出于對利益的追求,越來越多的出版單位會疲于品牌打造,導致品牌意識逐漸喪失,最終受害的還是兒童。他們會失去閱讀更多優秀作品的機會,受同質作品價格戰的影響,兒童的時間與精力會被浪費。
(二)過于重視市場導向,忽略了兒童的需求
在目前的出版生態圈中,選題策劃的流程基本上圍繞“讀者—作者—出版人”[3]的關系展開。這要求編輯進行選題策劃時將調研工作做到位,采取多樣化的手段充分了解讀者需求,并以此為基礎,與能夠勝任工作的作者建立起合作關系,為圖書的順利出版與推廣提供強有力的保證。然而對于童書出版領域而言,上述出版關系的適用性并不強,原因在于兒童特別是學齡前兒童本身就具有身心發展的特殊性,他們的表達能力不強,編輯在調研時,容易陷入無法準確了解兒童真正閱讀需求的困境之中,由監護人代為傳達閱讀需求成為無奈之舉。
根據兒童閱讀調查報告,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閱讀知識類、學習類、課程輔導、名著類讀物,但孩子們往往對新奇有趣的故事類讀物更感興趣。為了創造更大的市場與社會價值,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童書出版往往會選擇以市場為導向,滿足購買者(即兒童家長)的需求,而非兒童的實際閱讀需求。
(三)本土原創作品優勢不足,精品短缺
雖然目前我國兒童讀物的市場份額節節高升[4],但是除了著名作家的本土原創品牌讀物之外,在上榜的暢銷書中占相當高比例的是引進版童書,其一度對我國原創圖書的出版空間造成了影響。
盡管這一情況已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且相關部門采取了相應的整治措施,抑制了引進版童書的瘋漲勢頭,但原創童書的發展之路依舊布滿荊棘。與國外暢銷童書相比,我國原創暢銷童書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從行業內部來看,原創精品的短缺、盜版盜印的橫行,成為我國童書出版面臨的另一大困境。
三、推動童書出版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管理,規范童書市場
對于童書出版而言,其職責與屬性都有著自身的特殊性,要尊重市場,但不可讓“無形的手”任意擺布。各出版單位都應準確地了解市場的實際情況,對市場資源配置與行政調度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把控,有效樹立行政手段調控市場的意識,推動童書出版健康有序地發展。相關部門應將主導作用有效地發揮出來,通過宏觀調控,制定與實施有關童書出版的政策,基于對先進國家優秀圖書出版管理模式的借鑒,對網絡售書、新書折扣等作出科學的規定。通過出版資質審核的嚴格實施,提高童書出版門檻,保證出版質量。
以多樣化手段及方式的運用,對整個童書出版市場加以規范,在確保各市場參與主體合理盈利的同時,讓兒童讀者讀到真正有價值、有指導意義的好書,為童書出版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二)堅持兒童本位,保證童書內容
童書出版人員應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堅持兒童本位出版觀,在圖書策劃及選題過程中,充分了解兒童想看、喜歡看的圖書類型,結合真實的市場調研情況開展后續工作。另外,還要加大部分圖書品種的出版力度,保證圖書生產的內容與質量。通常,兒童對一些可以激發想象力、有較強趣味性的讀物更感興趣,因此,出版單位應在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上對此要素加以考慮,融入善良、勇敢、誠實等優秀的傳統美德,讓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增強原創意識與能力
增強原創意識與能力已成為童書出版界的共識,這不僅僅是國家大力倡導原創出版,強調出版單位應逐漸從引進向原創內容生產轉型的結果,還受市場倒逼的影響。如今,同質化現象嚴重限制了圖書出版的進一步發展,各出版單位必須提高對原創出版的重視程度,精準把握市場,充分挖掘并整合作者資源,同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出版內容的質量,而這些統統離不開編輯的高水平策劃。因此,出版單位必須培養編輯策劃能力,以此為保證進行原創出版選題的開發,與原創作家合作,為原創出版奠定堅實的作者與資源基礎。
四、結語
當前我國童書出版已進入新時代,面對規模龐大的兒童市場,越來越多的出版單位力圖通過童書出版為自己創造更高的收益。但我國童書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甚至會對兒童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童書編輯在策劃及出版的過程中,要認真把握兒童這一市場主體的閱讀特點,采取有效措施規避問題,使童書出版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 少兒出版實洋排名哪家強?2021童書市場格局會被改寫嗎?[DB/OL].出版商務周報,http:// www.chinawriter.com.cn/GB/n1/2021/0126/c404071-32012319.html,2021-01-26.
[2] 靳金龍.新時代童書出版產業的現實困境與路徑突圍[J].中國編輯,2020(Z1):70-75.
[3] 吳毛孜.兒童本位視域下童書出版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 出版參考,2020(08):33-35,64.
[4] 范喆,李茂興.童書“大國”尋覓“強國”之夢——少兒圖書出版問題及對策探析[J].編輯之友,2012(05):19-21.
作者簡介:李玉景(1978—),女,山東濰坊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少兒圖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