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弘仁
中學階段擔負著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責任,其中,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培養是中學教育開展的重要內容。CBE理論是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理論,它與中學教育的目標趨于一致,對培養中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具有借鑒作用。
一、CBE理論概述
CBE理論是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理論,它的立足點為市場職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根據不同職業確定學生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并開發相應的課程體系,實施專業的教育活動,培養出具備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CBE理論與中學教育目標趨于一致,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借鑒作用,能夠很好地解決中學教學與人才培養之間的問題,是指導我國中學開展教學的重要理論。CBE理論在我國中學中的發展逐漸成熟,在其指導下的教學模式為:了解市場對專業的要求—職業能力細化分解—教學內容開發—實施教學活動—完成教學評價,整個過程均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具有明顯的針對性與可行性。
二、利用CBE理論優化中學計算機崗前培訓的路徑
計算機崗前培訓是中學教育開展的重要內容,是培訓學生具備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重要途徑,符合市場對中學生職業能力提出的要求。利用CBE理論優化計算機崗前培訓具有現實意義,主要可通過以下路徑進行優化。
(一)以計算機能力培養為核心,開發培訓課程
CBE理論指導下的計算機崗前培訓應將市場分析作為首要任務,通過調查企業的用人需求及畢業生從事相關崗位的情況來明確市場對特定崗位從業人員計算機能力的要求,從而確定計算機崗前培訓目標與培訓計劃。一般來講,計算機崗前培訓目標包括:促使學生具備扎實的計算機知識與技能,且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品德優良,邏輯清晰,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培訓目標確定后根據CBE理論要求對職業能力細化分解,以不同崗位為基礎,由學校組織專業教師從知識、技能、素質等方面確立不同崗位的計算機能力要求,形成全面的崗位計算機能力體系。然后開發課程體系,把握實用與全面的原則,針對性設置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課程,將計算機操作系統、文字錄入、Word文字編輯、Excel數據編輯及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內容作為課程開發重點,聯系崗位要求精簡培訓內容,重點體現實踐操作,使培訓課程與市場需求高度一致[1]。
(二)以計算機能力培養為核心,優化教學環節
計算機崗前培訓的關鍵在于實施教學的過程,根據CBE理論將計算機能力培養貫穿始終,并做好教學實踐優化。首先,根據培訓目標與培訓計劃制訂教學方案,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與考核體系,從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重點發展學生的興趣,將知識、技能、素質培養體現在教學方案之中。其次,將學生自學與教師教學相結合,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方法,利用課堂、講座、實訓等途徑豐富教學形式,充分融合多媒體等教具,延伸基礎教材內容,促使學生樂于學習,提升計算機應用意識,提高計算機知識與技能。最后,CBE理論要求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實施教育,教師應為學生創造個人學習與實踐的空間,布置實踐性任務,促使他們在交流、思考、實踐中鍛煉自學能力與創新意識,提高個人計算機能力的同時提升綜合素養[2]。
(三)以計算機能力培養為核心,完善教學評價
評價是檢驗中學生計算機崗前培訓效果的主要途徑,也是CBE理論指導下教學開展的必要環節,教師需根據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培養成果實施客觀且全面的評價。首先,教師需轉變傳統單一的知識評價模式,把握CBE理論要求,立足知識、技能、素質三個基本方面,對課堂學習、課后作業、階段性檢測、綜合測試及職業技能鑒定等子項目分別評價打分,按照相應比例將子項目的分數相加形成最終評價結果,從中檢驗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同時,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需實時評價學生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使其明確不足之處,并做出針對性改善,切實提高計算機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CBE理論對優化中學計算機崗前培訓具有指導作用,有助于構建系統的計算機崗前培訓教學模式,從市場調查分析到職業能力分解,再到課程開發、教學設計,直至最終的考核評價都應將培養學生的計算機能力貫穿始終,在CBE理論的優化指導下提升中學生的個人專業能力,以期適應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1]龍妍.淺談中學學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學[J].中外交流,2019(1):49.
[2]馬榮.CBE理論對于中學教學的思考[J].文存閱刊,201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