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計祥 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相較于傳統模式的企業管理手段來說,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了更新的突破,具體表現在參與人員更多以及業務覆蓋范圍更廣等多方面,其不僅能夠促進企業實現戰略目標,還能夠為企業獲得市場競爭能力提供可靠的動力支撐。在目前企業的管理運行活動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是一項非常有效并且被廣泛應用的手段,鑒于此,對于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活動的有關研究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也期望通過研究與分析能夠為國有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供新的發展思路,最終促進國有企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國有企業所進行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是指通過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為指導而進行的一項涉及企業全體員工以及所有業務往來和經營活動全過程的管理手段。其通過對未來企業一段時間內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財務活動進行有效預測分析之后,對企業內部資本以及非資本資源進行有效規劃和配置并監督其執行的全過程,最終得到執行結果并以結果為依據指導企業下一步生產經營活動的工作。國有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旨在推動企業進一步實現戰略目標,由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涉及企業的全部資源和項目,因此,對于規劃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并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向戰略目標靠攏具有重要的意義,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也可以看作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

首先,國有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對于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具有現實意義。具體來說,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其內部資源管理對于市場環境產生著一定的影響。國有企業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管理人員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夠更好地分配和利用企業內部資源,而針對企業的成本開支狀況也能夠實現有效監督。在此基礎之上實現整體資源利用率最優化的目標,進一步降低國有企業的資源浪費情況發生概率。
其次,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利于企業合理調配工作人員并進一步確保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由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涉及企業內部全體員工以及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因此通過計強有力的調控能夠把合適的人員放到合適的崗位之上,做到適人適崗,一來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好的專業服務,二來能夠有效發揮員工的專業能力,促進管理水平提高。除此之外,其能夠連接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樞紐,為工作人員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信息支撐,對于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工作進度以及員工認知具有重要意義。
最后,國有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對于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具有一定作用。在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企業發展。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能夠有效甄別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穩定因素,進而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改成以及進一步優化的可能。國有企業通過不斷轉變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能夠提高企業工作效率以及風險把控能力,實現企業的優化升級,以獲取更高的市場份額和更大的市場競爭。
在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內部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發展現狀來看,雖然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以及管理人員的關注和研究,但其發展水平和作用并不能夠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全面預算管理相媲美。造成這樣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國有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環節認識不足,他們通常會認為企業所進行的全面預算管理不過是對內部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對于促進企業發展沒有實際意義。部分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重視不足,導致下面的工作人員也漠視該工作環節,讓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過于形式化,不能發揮其真正的應有作用。除此之外,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在進行預算編制時,也存在著編織方法不夠科學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編制內容具有較高的隨意性。多數的國有企業在編制預算工作開始之前,都沒有進行有效的調查研究工作,收集到的數據也不足夠全面真實,數據存在的偏差和失真現象是影響其工作結果的主要因素。還存在部分企業采取傳統工作模式中的單一加增長方式,但這樣的方式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中已經不能夠更好地適應新時期企業的發展需求,讓企業面臨著更多的經營風險。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意識不足以及編制方法的不科學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雖然越來越多國有企業開始重視全面預算管理環節,但仍然存在著部分企業尚未建立以及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不完善的現象,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溝通和監督體系也是缺乏的,企業開展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并不能有效發揮其應有作用以及監督管理職能。從另一方面來說,由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制度不夠完善,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的溝通不及時到位,整個工作通常由財務部門負擔,而其他部門的參與感過低,讓國有企業想要實現業財融合是非常難的。除此之外,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不完善,還影響了企業內部上下級間的溝通,作為企業管理人員以及領導而言,由于對基層工作認識不足,讓他們無法明確了解到基層員工的真正訴求。這種現象的存在,導致部分管理人員在進行決策時缺少依據和信息支撐,而其下屬員工通常也只能夠按照領導要求進行工作,最終工作結果不盡如人意。甚至存在不合理的決策讓員工產生了抵觸心理,進一步影響了執行效果。相較于整體的預算管理體系而言,監督機制也十分重要,如果監督體系不健全,那么國有企業的預算執行過程則有可能會出現超出預算或者無預算開支的問題,讓預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目前來說,企業所進行的任何工作都離不開人力資源的支撐,人才的專業化程度高低直接影響了工作的整體效果和進展。因此,企業想要進行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并發揮其應有作用,就需要具備更專業化的全面預算管理人才。但在國有企業中由于其固有特點影響,其內部員工通常會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特點。作為預算編制牽頭單位的財務部門長期從事財務工作,沒有深入接觸業務,而業務部門的同事由于專業知識結構差異,在未經專門培訓的情況下,對預算編制的理解不夠深入,編制過程中考慮不夠全面,導致預算編制不準確。另一方面,業務部門不能通過預算管理指導實際業務不能發揮全面預算的真正作用。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發展被應用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工作環節開始受到計算機技術的便利影響,其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同樣國有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也會因計算機技術而提高工作效率,但通過調查顯示,大部分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偏低,尤其是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脫節,預算編制過程中數據來源可靠性有待加強,同時也給基層編制人員帶來繁重的工作負擔,影響預算編制積極性。預算執行過程中,財務信息和業務進度各自不同系統運行,難以在同一平臺進行對比分析,預算執行效果不到位。因此,信息化利用程度低直接影響了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水平,而且,在市場不斷發展以及信息化技術不斷被應用的今天,傳統的辦公軟件已經不能夠適應國有企業新的發展需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應該提高對信息化的利用程度,加強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整合企業經營信息化管理資源,將預算和公司經營緊密結合。
國有企業內部有關部門應當大力宣傳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理念,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以及高層領導者要主動學習全面預算管理理論和相關知識,進一步調動基層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企業內部形成人人重視預算管理工作,人人了解預算管理工作的環境,讓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把國有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作為預算編制依據,也就是說工作不離開目標。除此之外,預算編制應當注意遵循高效性以及節儉性的原則,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以及資源重復發生,最大程度提高企業資源以及資金的利用率。在目前國有企業所采取的傳統預算編制方法中,包括固定預算,零基預算等多種方法。但企業不應該局限于這些傳統方法,應該不斷研究并突破新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說,在充分了解自身發展狀況的前提之下,選擇更適合自身企業發展到編制方法,進一步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發展。
國有企業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應當注重包括完善執行標準、監督力度、考核指標以及結果反饋等多方面內容,對于完善全面預算管理水平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來說,國有企業內部應該有獨立的預算管理部門,而不應該讓財務部門兼職履行職責,全面預算管理部門負責整個企業的預算管理活動,一來可以實現術業有專攻,二來可以保障預算水平得到充分保障。其次,國有企業應該注重對于溝通體系的建立,企業內部部門間的溝通以及信息流動渠道對于企業發展以及員工工作開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的溝通體系可以能夠促進預算工作更好開展。其通過事前聽取企業內部人員的意見能夠確保預算制定更加符合企業條件,在預算編制工作完成以后,還可以及時讓相關工作人員了解到各自負責的任務和業務,以便于更高效地開展工作。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預算編制成功之后,對于執行落實環節應當嚴格遵循預算編制來執行,而為了有效確保該環節工作正確,有效的監督體系就變得至關重要。為了有效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國有企業要完善預算預警體系,以便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發現并尋找解決方案,把企業管理活動面臨的風險降到最低,充分利用預算管理工作的積極作用實現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鑒于人員的重要性,國有企業在建立了預算管理部門之后也應該組建一支專業化的工作團隊,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步驟來進行操作,首先,對于國有企業內部的老員工而言,企業應當不定期組織培訓會和專題講座,來普及全面預算管理知識并講授更加科學化的專業技能,以確保老員工能夠在工作中不斷吸收新鮮知識,更好地為預算工作貢獻力量。其次,對于新招聘的年輕人員而言,相關負責人應該給予他們充分的實踐機會,鼓勵新員工和老員工間的交流,盡快確保他們獲得有效的工作經驗。最后,企業在招聘工作人員時,應該注重考察應聘者的多方面因素,包括專業知識、工作經驗以及思想道德等,確保招聘的工作人員能夠很快進入到工作狀態,為企業貢獻更多力量。這樣的舉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企業人員招聘的支出,但是卻能夠在工作中降低人員培訓成本,企業可以通過自身情況選擇更加合適的方法,總之,專業化的預算管理團隊是工作的核心和靈魂,應當充分重視。
國有企業加強對于信息化技術的利用和建設不僅能夠提高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水平,還能夠大幅度降低因為人員工作失誤所造成的不良工作影響,最大程度確保預算工作準確可靠,除此之外,信息化的利用對于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具有一定意義。國有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之前,應當充分了解自身發展狀況以及發現需求,開發更加適合企業工作模式的信息系統,而不是單單依靠傳統辦公軟件來進行預算管理工作。預算管理信息系統隨著管理程度的不斷深入也能夠被逐步建立并發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預算信息系統被建立并應用之后,因為其中包含了企業運營的所有信息數據,因此工作人員在有信息需求時就可以通過個人賬號登錄企業的信息系統,獲取所需數據,這在傳統模式中是不可能實現的,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便捷性程度。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也能夠通過信息系統即時獲取信息,更好地為決策提供支撐。
國有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是以企業戰略目標為依據,但又能夠確保企業最終實現戰略目標的有效手段。為了有效應對外部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應當充分提高內部管理水平,通過對企業自身發展狀況以及市場環境進行充分了解之后,提高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認識和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以及提高人員專業化程度和信息管利用程度,進一步切實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并充分發揮其作用,促進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