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思婷
文前提要:不管大人之間發生了什么,在面對子女撫養問題時都應該盡量保護孩子的利益。
婚戀關系中的孩子問題一直牽動著社會的良心。各地法院處理過不少相關的案子,不管是非婚生子女,還是父母離婚的子女,法律都會保障他們的成長需求。
案例一:婚外生子不付撫養費
黃小姐和于先生2018年因工作相識,當時黃小姐未婚,于先生已婚,兩人發生了婚外情,但是最后沒有走到一起。
2019年初,黃小姐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委托一家實驗室對胎兒親子關系進行鑒定,鑒定意見確認黃小姐胎兒與于先生存在生物學親子關系。黃小姐于2019年12月生下一個女兒,出生醫學證明中母親一欄是黃小姐,父親一欄空白。孩子后來一直跟著媽媽生活,于先生不想要孩子的撫養權,也從來沒有支付過撫養費。
于是,黃小姐起訴要求于先生以每月1萬元為標準支付拖欠的撫養費,以每年12萬元為標準按年支付今后的撫養費,直到孩子年滿18周歲。
于先生辯稱,自己目前已經失業,沒有固定收入來源,他認為黃小姐要求太高,只同意以每月5000元為標準支付拖欠的撫養費,以每月3000元為標準按月支付今后的撫養費。
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黃小姐、于先生對婚外情關系的陳述以及生物學親子關系鑒定意見結論,可以認定這個孩子就是他們的女兒。相關法律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父母均應當對其撫養教育。法院根據黃小姐過去一段時間育兒的實際支出情況,綜合考慮孩子的實際需要、生活所在地的消費水平、于先生收入情況,確定由于先生支付拖欠的撫養費總計4萬元,今后以每月3000元為標準按月支付撫養費。
案例二:生意變差要求少付撫養費
張先生是個生意人,2019年他和妻子協議離婚,孩子跟著母親生活,他承諾每月支付小孩生活費4000元,直到孩子成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表示自己生意受到影響,收入明顯減少,每月還需要支付大額房貸,經濟狀況很困難。因此他起訴要求將撫養費從每月4000元調整為每月1200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張先生沒有有效證據證明自己收入減少了,法官調查了解到張先生的工廠經營正常。而且,當初的離婚協議是雙方自愿達成,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應當遵照執行。再者,張先生才離婚不久,在短期內就要求降低子女撫養費,不符合常理。張先生最后自愿申請撤回訴訟。
理財金手指
按《民法典》怎么養孩子
不管是離婚夫妻,還是分手情侶,發生子女撫養糾紛的時候,一樣都可以向法院起訴解決。《民法典》及司法解釋在處理孩子問題時是一樣的,是孩子就不問出處,不管婚生和非婚生,都按同樣原則來判決。
誰來直接撫養?
如果一方想直接撫養,另一方不想直接撫養,雙方自己協商好就行。案例一提到的黃小姐和于先生在撫養權問題上就沒有分歧,由黃小姐一方直接撫養。
如果雙方都想直接撫養,爭奪孩子撫養權,或者雙方都不想直接撫養,打官司互扔皮球,法院會怎么辦呢?不滿兩周歲時,孩子還是嬰兒,《民法典》規定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除非是母親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撫養條件卻不盡撫養義務,父親要求自己來養的,這時可以由父親來撫養。孩子已滿兩周歲的話,法院會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
所謂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包括:一方已喪失生育能力的話,優先撫養;子女隨一方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這一方優先撫養;一方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無子女的優先撫養;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另一方優先撫養;子女單獨隨爺爺奶奶生活多年,而且爺爺奶奶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帶孩子的,可以作為爸爸一方的優先條件,反過來,孩子跟著外公外婆的,可以作為媽媽一方的優先條件。
另外,撫養權不是完全由大人說了算。如果孩子已滿8周歲,法院在判決時會尊重孩子自己的真實意愿。撫養權也不是只能判給某一方,可以雙方輪流來。《民法典》第四十八條規定,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可以協議輪流直接撫養子女。
撫養費怎么確定?
撫養費數額可以由雙方自己協商確定,有能力的話,一方愿意全包也行,不違反禁止性規定即可。
如果打官司解決,法院確定撫養費的數額主要考慮3點: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有固定收入的,撫養費一般可以按其月總收入的20%~30%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比例可以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50%。無固定收入的,撫養費的數額可以依據當年總收入或者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撫養費確定后,子女在必要時也可以向父母多要。比如說,原定撫養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實際生活水平,或者因為患病、上學,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
那么父母變窮了可以減少撫養費嗎?既然撫養費數額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當然協商后對方同意減少就可以減少。但是感情破裂后,對方估計很難答應少拿錢,此時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減少撫養費。要說服法院也不容易,參考以往的各種判例,調降比調漲要難得多。并且,調降后一旦父母恢復或超過原有的撫養能力,子女還可以再要求恢復或增加撫養費。
在離婚談判時要對自己的經濟能力、撫養子女能力進行合理判斷。對于拒不付撫養費的父母,法院會按規定采取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