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中
摘 要:在國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新課標的目標就需要全面提升學生的各項素質,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為了全面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就需要教師不斷將德育滲透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學習科學、優秀的教學方式,有效地將德育工作融入其中。而小學作為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開始,是學生培養思維品質、提高人格素養的重要時期。
關鍵詞:小學德育;課堂教學;愛國主義情操
在教育改革的全新背景下,小學的教學模式也已不再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小學作為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抓住這一關鍵點,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并要摒棄傳統落后的教育觀念,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為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由于學生成長環境的差異性,其自身的德育素養也有所不同,這就需要不斷地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充分了解每名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如此才能為德育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作用
培養學生優秀的德育是一個需要進行長期引導的過程,為此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觀、社會公德觀與自律觀等優秀的道德品質。為了有效完成這一重要的教育目標,首先就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有效地將德育滲透其中,以此幫助學生創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科學有效的方式來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進行不斷的培養,可以通過教材中的歷史人物事跡,讓學生充分感受中華民族的偉大,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愛國主義情感。除此之外,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千年之久,可以在歷史文化的各個時期中有效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色對學生進行解讀,以此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古今名人的愛國情懷與高尚品德。
三、創建一整套系統化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德育需要有效地與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相融合。教師在進行教學模式創新時,就需要將德育充分地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滲透,以此提升教學效果,并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特長,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天賦,充分保證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和實踐,有效地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自主學習性的提升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將生活化融入其中,鼓勵學生有效地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做到學有所用,從而達到學科教學的目的。
四、教師要以身作則創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將德育有效融入其中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使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良好的道德品質。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一直在學生心中樹立威嚴的形象,讓學生感到懼怕,但長此以往也會造成學生對教師的反感,出現任何的問題也不會及時地與教師進行溝通,教師對于學生的心理發展,也不能夠及時有效地了解,這對于教師的德育工作也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為了有效開展德育工作,教師應該與學生處于同一對等的關系中,將德育融入其中,只要這樣,教師才能夠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態,并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通過心理疏導的方式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疏導。只有在這樣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才能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
五、結語
小學是德育的開端,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為了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使學生建立完善的價值觀,所以教師的責任比較重大,班主任一定要保證自身道德品質的完善,這樣才能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將自己的優秀品質逐步滲透給學生,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不斷提升自己。只有在整體環境的不斷滲透下,學生才會建立一個健康完整的人生觀念,在進入社會之后才能真正稱為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馬世霞.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考試周刊,2021(63):35-37.
[2]袁春霞,魏國語,孫偉獻,等.新時期德育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研究[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C],2021:6.
[3]姜愛玲.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幻畫報,2021(7):55-56.
[4]劉慧蘊.德育教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適時滲透[J].學苑教育,2021(2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