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玲
(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學院,山東 榮成 264300)
現在多數高校的課程培養重點與社會當前興起的財務智能化存在一定的脫節。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會計教學改革就顯得刻不容緩。
以能力為導向的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財務會計教學體系是指以培養財會專業同學的能力為導向,以財務共享中心為基礎,引入“業財融合”新思路展開財務會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活動的流程體系。
2.1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業財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業務即會計,會計即業務”。在該思想指導下,財務會計學習重心應該從掌握傳統會計處理轉向對企業的經濟業務及其資金運動的把控。培養財務會計人員從履行傳統財務會計職能向發揮管理會計的戰略規劃、經營決策、過程控制、業績評價等作用轉變[1]。
2.2 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導致校企合作難以開展。新趨勢下搭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能滿足雙方各自利益的絕佳抓手。學校為企業培養能夠勝任的專業人才,企業為學校投入一定的資金,校企雙方共同搭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共同培養現代化的復合型人才。
本體系以財務共享中心為基礎,引入“業財融合”的新思路。共享服務數據為基礎,開展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形成共享財務、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三者相互支撐“三位一體”的財務管理模式。
所謂的“業財融合”是指以業務活動為對象,圍繞運營目標和價值鏈,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緊密耦合,對業務流、資金流、物資流、信息流等流程進行優化和數據共享,基于價值創造目標做出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管理活動?;诖?,總體理論教學流程如下圖1所示。

圖1 以能力為導向的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財務會計理論教學流程
如上圖1所示,企業的經濟活動可以分為籌資、供應、生產、銷售、投資和分配等環節。按照企業這六大環節重構企業的業務流程,分析各環節的資金運動情況,形成企業資金流程的框架,最終在此框架上構建會計核算理論體系和教學體系。
2.1 傳統手工會計綜合實訓。該實訓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運用手工操作,按照會計基本工作流程,完成建賬、填制、審核登記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會計檔案整理與歸檔、納稅申報等基礎工作任務。
2.2 基于財務共享中心軟件的創新實踐教學。此部分實踐引入財務共享軟件為平臺,構建一種部門完整、業務流程完善的個人加團隊模式的開放性實訓教學模式??傮w設計思路如下圖2所示。

圖2 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財務會計實踐教學總體設計思路
首先,高校與合作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軟件平臺。該系統由合作企業購買,僅賦予高校使用權,然后請企業一線會計人員參與到業務數據設計中,保障提供給學生的數據不會脫離實際情況。
其次,學生以自由組合的方式,隨機分組。由于財務共享中心由5部分組成(運營支撐平臺、網上報賬平臺、業務操作平臺、資金結算平臺和運營管理平臺),所以每小組一般由5個人構成。
然后,教師需要使用監督和指導相結合的模式,每一小組依據不相容職務的原則來配置工作任務。任務實施中教師要監督學生對原始單據的合法判斷,有無嚴格依據授權、簽發和核準等相關的內控環境完成崗位相關工作。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給出最終實踐成績。
最后,教師通過后臺對學生實踐教學完成情況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然后據此調整后期的教學方案,達到一個反饋的作用。
本文以“財務共享中心”為切入點,系統化地構建了財務會計教學體系。相信經過不斷地摸索、探究、改革和完善,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財務會計教學體系將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