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兵
(山西霍爾辛赫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長治 046699)
礦井液壓支架是綜采工作面的安全生產設備。液壓支架通過自身的結構作用力,保障一線作業人員有足夠安全的作業空間。通過支撐上部圍巖的重量,確保煤炭開采能夠順利進行。液壓支架通過液壓缸內高壓油液對各個承載部件進行伸縮,根據工作面的地質形狀改變支撐位置,關系到整個開采過程的生產安全。面對惡劣的礦井環境,液壓支架的升柱、降柱都受到了較大的沖擊載荷以及振動力作用。尤其是液壓支架的底座是承載上部載荷的關鍵部件,底座的抗沖擊性能關系到液壓支架的安全性[1]。由于地質情況的變化,底座發生受扭破壞的情況較多,在設計時所選用的安全系數較低,容易使得支架發生傾倒。因此,應提升液壓支架底座的結構強度并且實現減重設計。
ZF3880/20/30型液壓支架主要應用于中薄煤層,其組成構件包括頂梁、底座、立柱、尾梁等關鍵部件。單個液壓支架的質量為11.54 t。在綜采工作面中,對礦井惡劣作業環境的適應性較強,尤其在坡度小于10°傾斜煤層中能充分發揮出工作性能[2]。該型號液壓支架可沿底板一次性放頂煤作業,在緊急或特殊環境中也可用急傾斜特厚煤層,實現綜采工作面的分層放頂煤開采。主要的性能特點為縱橫向穩定性好、支護能力較強、作業靈活性較高、對頂板適應性強[3]。
為了確保ZF3880/20/30型液壓支架仿真計算有良好的兼容性,采用Pro/E三維建模軟件與ANSYS Workbench仿真軟件相結合,通過CAD/CAE的通訊接口實現仿真協同環境的建立。利用Pro/E在三維建模方面的專業性以及ANSYS Workbench強大的仿真計算及優化模塊,對液壓支架底座進行仿真計算。
采用Pro/E軟件建立液壓支架底座時,有必要對結構的零碎構件進行去除,適當進行簡化處理,提高仿真計算的效率并且避免網格畸形。簡化位置主要包括倒角、圓角、小孔等對整體受力影響不大的部位。作出適當的假設,將焊接部位看作是整體結構的一部分。按照ZF3880/20/30型液壓支架底座1∶1的大小建立起底座三維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液壓支架底座三維模型示意圖
首先應該對液壓支架的底座材料進行設定,設置整體材料為Q550高強度結構鋼,具體參數:彈性模量為2.06e+5 MPa、波松比為0.28、屈服強度為550 MPa、抗拉強度為630、伸長率為>16%[4]。為了提高液壓支架底座的計算精度,采用8節點6面體網格單元,對底板耳板、柱窩容易出現應力集中的部位,將網格進一步細化。網格單元數目為647 188節點,數目為1 046 578,如下頁圖2所示。

圖2 液壓支架底座網格模型圖
其次設置液壓支架底座的邊界條件,將底座下部的大地模型設置為無反射邊界,將底座三個方向X、Y、Z進行位移約束[5]。由于底座受到的液壓作用力為動載荷形式,考慮到底座極限受力情況,采用最大靜態力的分析方法,施加靜態作用力大小為動載力的1.5倍,作用力大小為8 320 kN,底座每個柱窩處的大小為2 080 kN。
由于液壓支架底座受到兩端的集中載荷,通過米塞斯應力分布云圖可得出底座結構的應力值范圍。由圖3可知,底座的應力最大值為93.46 MPa,在底座材料的安全強度范圍。在底座的耳板、柱窩、墊塊的部位應力較為集中。可以得出連接底座,兩塊肋板之間的過橋構件,雖然過橋部件中段應力值較小,但是與肋板連接處有應力集中現象,容易發生開裂[6]。此處可適當設計為圓角結構,減小應力集中現象。從仿真計算結果分析,在滿足底座材料強度安全的情況下,可減輕底座整體質量,實現輕量化設計。

圖3 優化前液壓支架底座應力(Pa)云圖
利用ANSYS Workbench仿真軟件中的優化模塊,將底座的柱窩高度、耳板厚度、墊塊寬度等三個參數設置為優化變量。以材料屈服強度為設計限值,設置柱窩高度變化范圍為315~385 mm、耳板厚度變化范圍為54~66 mm、墊塊寬度變化范圍為144~176 mm?,F有液壓支架底座質量為16.09 t,通過優化設計變量,實現支架底座重量的下降。
Workbench仿真軟件的優化模塊中,采用插值的計算方式,將柱窩高度、耳板厚度、墊塊寬度三個參數進行正交計算優選,并且以結構材料強度和重量為目標,開展三個參數的靈敏性分析得出,底座的柱窩高度對整體質量起決定性作用,而另外兩個變量-墊塊寬度與耳板厚度對底座的質量影響效果不明顯,即底座質量對柱窩高度變化最為敏感。同時將結構減重設計列為優先級,優化后的最大等效應力數值的1.5倍不得大于Q550材料的屈服強度,保證底座結構的安全,整體質量保持在12 943 kg,并且發生了35.89 mm的位移。經過計算,柱窩高度優化為324.44 mm、耳板厚度優化為54.066 mm、墊塊寬度優化為145.04 mm。按照初始條件,重新建立起底座的仿真網格模型,對優化前后的結構進行對比分析。
圖4為優化后底座等效應力云圖,由優化結果可知:

圖4 優化后底座應力(Pa)云圖
1)最大等效應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依舊出現在與墊塊接觸位置,因為這個位置是固接引起的應力集中區域,可以直接忽略;
2)優化后雖然應力有所增大,不過尚未達到本次優化所用材料Q550的屈服強度,與之前對比應力分布更為均勻,以靜力學為理論依據,可以判斷出本次優化是可行的;
3)底座變形雖有所提高,但仍滿足其剛度需求;
4)經過優化,底座的質量減少了3 142 kg,從16 085 kg降低到12 943 kg,同時滿足了強度和剛度的要求,制造成本降低了19.54%左右,對底座的設計變量進行了調整。因此,本次優化結果實現了降低成本的優化目的。
為了提升液壓支架在礦井綜采工作面的結構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對其關鍵部件——底座進行了優化設計研究。通過對底座關鍵設計變量參數進行優化,使得整體結構的作用力分布更加均勻,減小了應力集中現象,并且在滿足材料強度安全范圍的情況下,實現了結構減重設計,提高了液壓支架制造廠商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