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業
(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河曲舊縣露天煤業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6599)
目前,我國各行各業都針對環保技術與生產技術的融合開展了相應的研究,這些技術手段大大減少了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為環境質量的控制和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持。相比其他行業來說,露天煤礦開采業對于環境的影響是十分直觀也是十分顯著的,很多地區的露天煤礦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以及居民生活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近幾年來,我國很多的礦產開發企業都根據自身生產特點,對開采工藝進行了優化升級,以期降低開采活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這些研究和理論已經形成了相對系統完善的體系,很多礦產企業都可以借鑒現有的露天煤礦綠色開采技術經驗,對企業開采工藝進行優化升級。
目前,我國對于各行各業的環保技術發展投入了越來越多的資金以及扶持,并且也是我國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因此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很多露天煤礦都開始探索綠色開采技術的實施方法和具體效果,并且通過近幾年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我國煤炭開采技術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目前,我國很多礦產企業都開展了相應的環保工藝升級項目,通過多年來的探索和積累,將實際生產和生態恢復治理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且形成了成系統的理論體系。目前,我國有一部分礦山,能夠真正實現邊開采、邊恢復,很多礦區土地都得到了有效的復墾。某些露天煤礦已經形成了循環性經濟體系,很多礦山企業已經成為當地節能環保示范單位。形成了單斗挖掘機-自移式破碎機-帶式輸送機這種生產工藝系統。并且,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開采單位采用了以電代油的工藝模式,進一步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雖然露天煤礦綠色開采技術已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但是仍然有很多技術沒有經過足夠的驗證和分析,所以我國露天煤礦綠色開采技術仍然處于初級階段??梢娙匀恍枰粩嗟剡M行研究和分析,對現有技術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提升,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綠色開采。
由于綠色開采是近些年才興起來的,所以還有很多技術人員對綠色開采的真正內涵還不是很理解,對其涉及的內容也不是很清楚。比如礦山技術人員未充分地認識到煤炭綠色開采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以為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就是綠色開采的全部等,這就不利于推進煤炭安全綠色開采。
露天煤礦的自然條件包括露天煤礦所在地區的經濟條件、交通、氣候、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煤層的賦存條件、剝離物的厚度及性質等。這些自然條件的客觀存在直接影響著露天煤礦能否實施綠色開采技術。比如地處偏遠地區的露天煤礦,可能受電力供應緊張的影響,只能采用內燃設備進行開采,無法實現以電帶油開采,從而造成大氣污染;剝離物較硬的露天煤礦不適合采用輪斗挖掘機的綠色開采工藝,且需要進行穿孔爆破等。
目前,針對露天煤礦開采工作來說,并沒有針對于環保措施的應用與推廣建立科學完善的發展體系,因此很難促進健康、經濟、持續的開采模式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念不統一、法律之間存在矛盾等現象。
雖然我國大力推行綠色環保技術,并且十分關注露天煤礦開采技術的研究與發明,但是大部分行政區的相關部門,并沒有針對當地開采行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雖然我國多個部門早在2014年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煤炭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的意見》,并陸續有其他扶持性政策頒布實施,但是由于這些政策性文件僅僅是一種指導性文件,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僅僅能起到綱領作用,很難從實處促進露天礦山綠色開采技術的發展,可見很多政策仍然需要地方政府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和完善。
對露天煤礦進行環保工藝升級改造,是一個十分復雜并且具有很強開放性的系統工程,因此在實際工藝升級改造過程中,會涉及到開采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改造效果。另外,其時間成本也相對較高,所以如果露天煤礦想要將開采工藝升級為綠色開采工藝,企業往往需要承擔較大的經濟壓力和生產負擔。
完善的法律體系不僅能夠避免違規、違法等行為的發生,還能為礦山技術的發展提供指導。所以,我國相關部門應該結合礦山企業發展現狀,分析未來露天煤礦綠色開采技術發展方向,制定具有前瞻性以及針對性的法律法規,讓露天煤礦綠色開采技術的研究與發展能夠做到有法可依,通過法律手段促進環保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由于露天煤礦綠色開采技術的創新與應用需要投入較大的成本,所以當地政府為了讓礦山企業能夠保持相對良好的運營狀態,需要對其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并保證扶持措施的多樣化,在提供資金扶持、稅收減免等傳統扶持手段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增加技術扶持、管理手段扶持等方面的幫助,這樣也能夠為礦山企業的工藝升級提供有效的指導,提高開采工藝升級的工作效率,并充分調動礦山企業的積極性。
當地環保部門以及礦產資源管理部門應該通過傳統媒體以及互聯網媒體平臺,做好綠色開采理念的宣傳工作,讓礦山企業能夠意識到在生產工藝中融入綠色環保理念的重要意義。并明確綠色開采工藝對于企業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明確環保工作對于提高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意義,另外也讓群眾了解到礦山開采行為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具體的處理措施,避免群眾與礦山企業發生不必要的矛盾,從實處做到環保技術與環保理念的普及工作。
目前,露天煤礦綠色開采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在露天礦山開采降塵作業中,霧炮機(見圖1)、集塵器等設施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這些設備具有很強的適應力,能夠適應大多數礦山開采作業環境,并且能夠有效遏制揚塵的產生。另外,部分消聲減振設備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開采作業所產生的噪聲污染。對于這些設備的應用與推廣來說,需要當地政府主動提供相應的支持,并且扶持當地環保設備廠商,鼓勵當地礦山企業購買安裝這些設備。另外,也需要當地政府聯合技術人員,將這些環保設備與開采工藝設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開采設備本身具有降塵、消聲、減振的作用,進而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目前,部分開采設備本身已經配備了相應的集塵裝置,所以在開采過程中只要設備處于運行狀態,其配套的環保功能也會處于運行狀態,粉塵能夠得到有效的收集和控制。另外,礦山開采工作本身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所以政府應該監督礦山企業開展邊開采邊治理的環境保護工作,保證采空區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復墾,在復墾過程中當地環保部門也應該予以適當的指導,保證復墾植物的質量,提高復墾植株的成活率,創造良好的礦山環境。某露天煤礦復墾效果圖見圖2。

圖1 霧炮機示意圖

圖2 某露天煤礦復墾效果圖(右側為復墾完成區域,左側為開采區)
露天煤礦長期維持綠色開采狀態,才能從實處保證礦山及附近環境不受到開采行為的影響。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將法律手段、扶持手段、宣傳手段、監督手段有機融合起來,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從政府管理的角度促進露天煤礦綠色開采模式的形成和應用。另外,對于礦山企業來說,也需要根據企業發展現狀,制定工藝升級、設備維護等具體的工作方案,保證方案具有可行性以及可持續性,避免反復對工藝進行調整,影響礦山的正常生產,讓露天煤礦綠色開采機制在企業保持長期運行的狀態[1-2]。
露天煤礦開采工作對于環境質量有著消極的影響,只有通過建立與健全相關法律體系,根據行業發展現狀制定綠色開采技術扶持政策,做好綠色開采理念的宣傳與貫徹工作,露天煤炭開采技術的推廣,露天煤礦綠色開采長效機制的建立等方面入手,才能夠進一步促進露天煤礦綠色開采技術及理念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