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蘇 楊笑 楊海菊 肖雅琪 劉素梅
◆摘? 要:隨著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曾被人們熟知的“仰阿莎”文化正在逐漸遠離我們,面臨失傳的危險。“仰阿莎”文化如何在新時代傳承下去,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基于“仰阿莎”文化的現狀,通過挖掘“仰阿莎”的文化價值,探討“仰阿莎”文化活態傳承的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仰阿莎”文化;文化價值;活態傳承
神話一直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其神秘的色彩和美好的寓意引人向往。在苗族浩瀚瑰麗的文化體系中,神話同樣扮演著濃墨重彩的角色,曾經出現了無數鮮活的神的形象、圖騰和故事。據統計,苗族各支系的神祇多達690多個,這其中自然少不了美神仰阿莎。仰阿莎這一人物形象出自苗族長篇敘事詩《仰阿莎》,講述了一個美麗動人、勇敢善良的苗族姑娘仰阿莎執著追求的故事。
1“仰阿莎”文化概述
關于仰阿莎的神話傳說,是這樣描述的:天地孕育的女兒仰阿莎, 從水井誕生,她先嫁與太陽,太陽追求名利,將她冷落,讓她獨守空房六年,仰阿莎后與月亮產生愛情,從而引發了太陽和月亮的一場大糾紛。后來,經過理老的調解,月亮愿用半壁江山和三船金銀相換,最終與仰阿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仰阿莎故事主要流傳于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地區,其核心區域是劍河縣,劍河幾乎所有的苗族村寨都傳唱仰阿莎。而作為“仰阿莎”故鄉的劍河縣,一直在積極主動開展“仰阿莎”文化挖掘整理和保護開發工作。
1.1對口傳古歌的文本整理
首先,從解放之初至今,文化工作者們對 “仰阿莎”流傳區域的各種口傳古歌版本,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整理和記錄。至2012年,匯總出一個較有代表性的約12000字的版本;其次,在12000字版本的基礎上,又提煉出一個千余字的版本,用于文化旅游宣傳推廣。再次,對所有在期刊和出版社正式出版過的“仰阿莎”古歌和故事進行了匯編。
1.2對“仰阿莎”文化的集中打造
近年來,劍河縣人民全力挖掘民族文化。在全縣人民的努力下,從2007年劍河新縣城落成至今,劍河縣人民政府已成功舉辦了十屆仰阿莎文化藝術節;2008年,仰阿莎申遺成功;2011年,啟動大型歌舞劇《仰阿莎》劇場版和實景山水展演工程項目,并于2012年完成制作;2017年,完成總高88米的仰阿莎美神雕塑建設。
2“仰阿莎”文化的價值闡釋
“仰阿莎”中蘊含的有關社會、歷史、倫理、美學、經濟等的價值內涵,是一座可供人們認真研究和發掘的寶庫。
2.1“仰阿莎”的文學美學價值
從文學角度來看,《仰阿莎》無疑是苗族文化中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在形式上,《仰阿莎》同許多口口相傳的敘事古歌一樣,一般都為五言韻文體,押調,不押韻,適合吟唱,具有古詩的文學韻味;在語言上,《仰阿莎》語言質樸,通俗易懂,字里行間極具地方和民族特色;在文學形象上,《仰阿莎》塑造了一個美麗動人、勇敢善良的美神“仰阿莎”,這一形象的塑造極具文學價值,為后世的作家、文人創作小說、影視劇本、戲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豐富素材和意象。
除了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外,《仰阿莎》還具有很深的美學價值。《仰阿莎》展現出來的審美價值正是苗族先民們通過對自然界中動物、植物、太陽、月亮等審美意象的類比想象,傳達出對真美善統一的樸素婚戀觀的審美心理。
2.2“仰阿莎”的民族文化價值
苗族文化一向神秘,“仰阿莎”文化正是研究苗族文化的重要材料。閱覽整篇長詩,可以從中窺探到一些苗族的文化印記。在《仰阿莎》口傳記錄的文本中,對苗族人的婚姻觀、愛情觀、道德觀、審美標準、關于勞動的態度等等的反映也清晰可見,同時還可以在理老裁斷仰阿莎、太陽、月亮之間恩怨是非的官司里,體察苗族社會中人們對于公平與正義的理解。至于神話中對服飾、生活作息、農作物種植等等的描述,也為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大量鮮活、生動和極具價值的研究材料。
2.3“仰阿莎”的旅游開發價值
以前,由于科學技術和交通環境的阻滯,“仰阿莎”文化只能在封閉的苗疆流傳,外面的人大都沒有聽說過,即使有所耳聞也只是一些零星的認識,對于 “仰阿莎”文化并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F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環境的不斷改善,苗疆門戶洞開,外來的文化、科技、教育、生活方式、娛樂方式越來越深入地影響和改變著原本封閉、自足的苗族村寨。而“仰阿莎”作為苗族優秀的文化素材,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具備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仰阿莎”文化品牌的塑造無疑是劍河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大契機。
3“仰阿莎”文化活態傳承策略研究
在新時代 “仰阿莎”文化正受到嚴重沖擊,甚至面臨失傳的危險。加強對“仰阿莎”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有利于保護和繼承豐富多樣、別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維護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促進黔東南各民族文化共同繁榮發展。
3.1加強“仰阿莎”文化挖掘,完善內容生態
“仰阿莎”文化要得到傳承和發展,首先必須要加強對“仰阿莎”文化的挖掘,完善“仰阿莎”的內容生態,否則“仰阿莎”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都是虛幻的“空中樓閣”,成為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加強《仰阿莎》古歌文本收集整理,打造“仰阿莎”文化IP?!把霭⑸蔽幕暮诵囊卦谟凇堆霭⑸饭鸥?,這是一篇以盤歌形式吟唱的長篇敘事詩歌?!堆霭⑸饭鸥枇鱾髂甏眠h,流傳形式又主要以口傳為主,據不完全統計,“仰阿莎”古歌的版本有上百種之多, 內容、人物和細節上多有區別。版本不一,殘缺不全,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進行大量繁雜的收集整理,增減校對,形成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版本。
3.2加快“仰阿莎”文化傳承人才隊伍建設
少數民族文化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始終處于弱勢地位,必須加以重視與保護,尤其是承擔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任務、具有少數民族文化自覺的傳承人,必須加以保護,這樣才有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先決條件。目前,在劍河苗疆地區,會完整演唱《仰阿莎》的人已經寥寥無幾,而且都是老人?!把霭⑸蔽幕盎顟B傳承”模式的重要條件就是對文化傳承人進行保護,并建立良好的傳承人制度,確定相當人數的文化傳習人去學習演唱《仰阿莎》,對“仰阿莎”文化寶貴資料進行搜集和整理,并進行創新與發展。這樣才能夠確?!把霭⑸蔽幕鄠?,后繼有人。所以,“仰阿莎”文化的活態傳承急需建設一批專業的人才隊伍,這樣才能持續有效地保護和傳承“仰阿莎”文化。
3.3政府牽頭塔臺,創建多樣化活態傳承舞臺
在以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主體主要是少數民眾自己,其特點是自發性、力量分散、資源短缺,這樣就會導致少數民族文化的活態傳承缺乏國家支持,形不成完整的體系,使活態傳承缺失了重要的一環。在新時代,國家和政府應該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關注,由政府牽頭塔臺,主動創建多樣化的活態傳承舞臺。政府應該從文化自信的國家戰略出發,主動和當地媒體、民眾合作,給與政策、資金、人才方面的支持。作為“仰阿莎”文化起源地和傳承地的劍河縣,劍河縣人民政府更應該加強對“仰阿莎”文化的保護,專門設置“仰阿莎”文化保護部門,加強與當地“仰阿莎”文化傳承人的聯系合作,成立“仰阿莎”文化專項資金,開設“仰阿莎”文化學習班,培養“仰阿莎”文化傳承人等。
3.4文化傳承和旅游產業結合,打造文化品牌
近年來,文化旅游業勢頭正勁,“仰阿莎”文化的活態傳承正好乘著文化旅游業這股“東風”,搭上“快車”。依托于旅游業,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劍河縣旅游,大力推動“仰阿莎”文化被外界所認知,加強“仰阿莎”文化的品牌塑造。目前,以“仰阿莎”文化搭建的品牌框架基本成型,雖已形成一定的知名效應,但影響力仍顯不足,未能呈現“西江千戶苗寨”那樣的社會經濟效益和影響力?!把霭⑸蔽幕放频拇蛟爝€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開發、科學規劃實施。因此,政府要進一步做好引領搭臺,組織專業團隊,認真調研分析,制定品牌開發規劃,解決“仰阿莎”文化品牌打造的頂層設計問題,才能做到精準定位,不走彎路。
3.5借助現代化科學技術,擴大文化傳承渠道
在新時代下,“仰阿莎”文化的活態傳承還可以借助現代化科學技術,搭建文化傳承平臺和載體,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擴大“仰阿莎”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比如,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就為“仰阿莎”文化的傳承開辟了巨大的空間。大數據技術為“仰阿莎”文化的可視化傳播提供了條件?!把霭⑸蔽幕緛硎莻€很難觸摸和觀察的東西,經過數字技術,可以模擬、呈現豐富多彩的文化,使品牌變得可視和可觸摸,增加了文化品牌傳播的靈動性和感染性。除此之外,運用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化科學技術可以更加精準定位“仰阿莎”文化傳播人群,加強“仰阿莎”文化和外界的聯系。
參考文獻
[1]黃永林.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征的文化經濟學闡釋[J].文化遺產,2018(01):5-13.
[2]吳佳妮.“仰阿莎”文化價值挖掘與文化品牌建設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8,39(04):88-92.
[3]潘琴.《仰阿莎》的審美價值及對其文化符號的傳播思考[J].名作欣賞,2017(33):129-130.
[4]楊逐原.大數據時代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7(06):80-83.
[5]笪方能.建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活態傳承”的策略[J].歌海,2021(01):97-102.
六盤水師范學院2020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尋找“仰阿莎”——貴州劍河縣苗族美神形象挖掘及活態傳承研究 (項目編號:20201097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