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菲 王一棟
◆摘? 要:強化醫學生創新素養培育,是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要求。本文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為主、多層次訪談為輔的方法,在了解醫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現狀的基礎上,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醫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的對策,以豐富醫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醫學生;創新素養;創新素養培育
為了解醫學生創新素養的現狀,本文采用調查問卷為主、多層次訪談為輔的方法,向來自山西醫科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長治醫學院和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等醫學院校的醫學專業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最終回收有效問卷503份,被調查學生主要涉及臨床醫學、麻醉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等不同醫學專業。本次問卷調查主要包括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行為及影響醫學生創新素養的因素5個方面的內容。現結合問卷調查的結果,對醫學生創新素養培育情況進行分析研究。
1醫學生創新素養現狀
1.1創新意識薄弱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創業帶動就業,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促進個人進步和社會發展,而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是自主創業必備的素養和條件。對503名醫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后發現, 當問及“對醫學院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看法”時,只有34.39%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對創業有一定的認識,可以少走彎路;42.54%的學生認為自己只需要完成學習任務就行,對學校是否有必要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保持無所謂的態度;23.06%的學生認為沒必要,表明大部分醫學生認為創新素養培育并不是很重要和必要。
1.2創新持續性和自律性有待增強
在對學生進行“對創新類信息的關注程度”的調查中,僅有18.49%的學生反饋自己會經常留意創新類信息,并進行詳細了解,這說明多數醫學生對創新類信息的關注度是不夠的,缺乏常態化、持續性的關注。而在開展“會一直堅持對創新的追求嗎?”的問題調查中,僅有25.65%的學生反饋自己會一直堅持對創新的追求;58.65%的學生反饋自己很難確定,很可能堅持不了;15.71%的學生不會堅持,說明醫學生在內心對創新素養的培育缺乏足夠的自信心和自律性。
1.3醫學生創新行為能力有待提高
創新行為能力是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具體體現。題中涉及“是否參加過有關創新的活動并獲獎”,52.68%的學生反饋自己沒有參加過,說明一半以上的醫學生并沒有經常性地參加一些創新類的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醫學生創新行為能力的發展。
2影響醫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的因素
2.1學校創新教育不足
在調查中發現,將近一半的醫學生反饋學校并不重視創新素養的培育。學校的傳統教育和觀念的滯后,是造成學生創新素養低下的重要原因。首先,在教育內容和方式上,學校以掌握專業知識為主,對創新教育不夠重視。開設創新教育課程,僅僅停留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采取填鴨式教學,學生只聽不練,無法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其次,創新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從事創新教育的教師大部分是輔導員、思政教師,有些教師自身缺乏創新能力,培育學生效果不明顯。再次,在評估機制上,大多由任課教師命題考試,根據標準答案評分考核,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的激發。
2.2社會大環境及家庭的負面影響
在訪談過程中,醫學生反饋輿論及家庭對待創新的態度和行為,會影響到自己對創新的理解和認識,進而影響到創新素養的培育。但在問卷調查中發現,社區和家庭涉及創新方面的話題很少,因此未能起到積極引導教育、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
2.3醫學生自身創新意識、能力、行為等方面欠缺
根據調查“您周圍的同學、朋友是否會談及有關創新方面的內容”,27.04%的學生選擇會,59.05%偶爾會,13.92%不會,一方面反映醫學生積極主動獲取創新類信息較少,沒有將創新融入日常;另一方面反映在學習生活中醫學生不會對自身提出較多的“發揮開發性思維,顛覆固有傳統”的要求,創新意識和創新行為仍有待提高。
3醫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的對策
3.1完善醫學院校創新素養培育體系
學校作為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的重要場所,其對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的重視度會直接影響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的效果,因此,學校應為學生創新素養的培育創造良好的條件。首先,教學內容上,在開設必修課的基礎上,根據醫學專業特點增設選修課,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課程實用性,增強對創新素養培育的認同,專業知識和創新知識相結合。
3.2注重社會和家庭創新教育
社會環境涉及范圍廣,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有利于創新素養的培育。通過傳統大眾媒體和新媒體,雜志、報紙、社區公告欄、互聯網等中增加創新類信息內容,鼓勵表彰創新型人才,發揮模范作用,進行大力宣傳,真正發揮社會輿論的作用。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無形中會影響著孩子,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可見,家庭教育對創新素養的培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要提升自身的創新素養,日常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思維、能力和行為的培育,配合醫學院校教育工作,增強醫學生創新教育的實效性。
3.3引導醫學生創新素養自我教育
學生,作為創新素養培育的主體,只有正確理解和對待創新素養培育問題,才能夠確保創新素養培育達到預期的效果。發揮自我學習的主體性,主動選修創新教育相關課程、獲取研究創新類信息,提高創新能力,高效解決自己生活和未來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同時,積極參加學術交流、科研項目、競賽等創新性活動,在實踐中感知具備創新素養的必要性,提高培育自己創新素養的自信心和自律性。
參考文獻
[1]應穎,林桂淼,陳獻雄,等.基于培育醫學生科研素養的創新能力訓練體系建立及實施[J].醫學教育管理,2021,7(01):11-15+25.
[2]劉珍.論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及創新創業教育[J].青春歲月,2018(19):75.
[3]陳鑫,薛冰.綜合性大學醫學生創新素養培育問題探究[J].科技視界,2017(04):287+286.
[4]王耀東.論醫學生的職業素養培育及創新創業教育[J].中國培訓,2016(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