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輝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將從事幼兒教師的工作,也是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擔負著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學活動設計的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專業能力。幼兒的體育健康是基礎,在五大領域教學中擔當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理解幼兒體育游戲教學的內涵和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前教育學生的綜合素質,更能樹立學生的學習觀和價值觀。
從目前的學習狀況來看中職教學長期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狀況,主要的原因是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不足,體現在他們對即將面對“教師”這個角色的轉換還不能適應,這個角色轉換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因而需要老師系統性的引導和培養。從心理上樹立信心,從而才能帶動興趣和積極性。要把這門課程上好,上活,就要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讓他們理解幼兒體育、了解自己,可以有信心的預期自己的學習結果。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和改善:
一、理論與實踐并重
從根本上認識到幼兒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樹立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推進學生想要學好的決心和信心。很多學生認為幼兒體育就是陪孩子玩,玩開心就好了,忽略了理論學習,對幼兒體育的內涵把握不夠。我們應該在理論學習中深化幼兒體育的重要性從而引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要讓學生認識到幼兒體育不僅僅是簡單的肢體運動,它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肌肉發展,增強孩子的抵抗力,更能促進孩子的思想情感交流,促進心理的健康和個性發展,不能將幼兒體育游戲活動單純的認為只是簡單的游戲學習,它是一個很大的知識體系,不能僅僅將游戲剝離出來。
二、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加重教學設計的課堂比重
學生覺得教學設計難,害怕模擬教學,主要是因為沒有教學經驗,長年習慣了坐著聽課的習慣,還沒有適應教師的角色,還沒有從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跳脫出來,不知如何在教學中把控全局。所以,我們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根據學生的能力情況拆分目標和難度,讓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體驗進步和成功帶來的成就感。
1.激活表現力,習慣“被關注”
從學生變成教師,這個角色轉換過程需要一個蛻變的心里過程。必須要完成這個心理和思想的蛻變過程,才能真正喜歡和重視課程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初次嘗試“被關注”還是很害羞,不敢大膽的在眾人面前說話和表達,因此,他們更不可能一開始就能夠順利的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因此在每次課堂教學中應適當的參差一些個人的表現活動。比如,初期每節課上課前都先利用一點時間讓學生輪流上臺做一個自己準備的比較簡短的幼兒活動操,或者講一個簡單的課前導入,并結合獎勵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學生可以在每節課的“被關注”中逐漸的習慣和適應,在簡單的表現力練習中逐漸的發展起來,為今后整堂的幼兒園教學活動組織能力打下基礎。
2.拆分教學難度,體驗成就感
總的來看,部分學生無論是在理論學習還是活動教學實踐上都是比較吃力的,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具備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一個系統的訓練和培養。我們要根據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能力制定適合他們的學習難度和學習目標。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差,不能過于生硬和高強度的灌輸理論知識,更不能急于實踐表現。在簡化課堂容量,降低課堂難度的前提下,可以結合小組合作式的方式,讓學生共同完成一項教學任務。例如《熊和孩子》為主題的游戲活動,我們可以將教學活動過程拆分成“導入--規則--游戲”三個部分進行教學。每一部分的內容用一堂課完成。比如導入部分,可以由小組討論各自的方案,選擇自己的導入方式和內容,然后推薦代表進行試講,最后進行小組互評和教師總結。在小組合作中大家可以取長補短,集思廣益,集體的力量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參與積極性,最后的點評部分,學生的互評既鞏固了理論又鍛煉了表達能力和表現力,老師的點評多以表揚和肯定為主可以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閃光點,更增強了自信心。
三、模擬教學增強學生入園前的自信心
教學模擬是走向真實的崗位的一個過渡過程。很多學生畢業后不敢面試幼兒園,也是自信心缺乏的一個表現。因為實戰經驗不足,所以不敢面對真實的崗位工作。因此,我們在校內應該多做模擬教學活動,可以用學生模擬幼兒園小朋友,也可以組織校內教職工的適齡幼兒進行模擬教學,多給學生一些模擬環境可以積累實戰經驗,樹立信心,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建立學生面對真實教學環境的信心。
因此,要學好這門課程不僅要正面的認識幼兒體育游戲這個概念的內涵本身,更要幫助學生充分的肯定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完成從學生到幼兒教師的心理過程和角色轉變,從而帶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激活課堂。
本文系“2017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動機理論指導構建中等職業學校‘全局動力教學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梧州農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為例》”(立項編號:GXZZJG2017B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