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壽勇
【關鍵詞】廣西企業;上市;IPO;地方經濟
【中圖分類號】F832.51;F1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1)06-0004-03
1 背景與問題分析
1.1 IPO對企業及地方經濟的影響
企業通過IPO上市,可以提高企業治理水平,提升產品競爭力。相關文獻研究表明,企業IPO的成功發行與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市場業績表現呈負相關性,而且如果競爭程度越大,對競爭對手的股票收益率的負面影響更大[1]。
企業通過IPO上市募集發展所需的資金,不僅可以提高企業規劃水平和效益,還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例如,有文獻以2004—2015年我國地級市數據為研究樣本,運用非平衡面板模型方法,檢驗了地方IPO上市潮與當地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無論是上市數量還是上市募集資金量,對區域經濟發展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2]。
IPO上市后的強制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提高企業經營的透明度,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進而推進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由此可見,推動廣西的企業IPO上市,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效益,對帶動廣西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1.2 廣西企業上市情況
截至2020年底,廣西共有38只A股、B股。其中,主板29只,中小板8只,創業板1只。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力爭廣西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60家以上,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達到180家以上,上市(掛牌)后備企業保持在200家以上”的目標,因此實際情況與目標有不小的差距。
1.3 廣西上市企業數量較少
經過統計分析廣西已上市38家企業的上市時間(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廣西每年IPO的企業數量都較少,從2016年以來每年只有一家成功IPO,并且2020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全年尚無一家企業成功實現IPO。
綜上所述,廣西歷年來成功上市的企業較少,難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資源支持廣西企業的發展,因此廣西的企業普遍無法復制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通過上市企業帶動產業鏈、產業鏈再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模式。
2 原因分析
2.1 地方經濟結構差異及新型行業影響
不同行業上市難度差距很大,例如帶有高新技術特性的計算機及通信業、制造業上市很容易,而帶有勞動密集型特性的餐飲、農業等行業上市則很困難。


對廣西38家上市公司所處行業進行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
從38家已經上市的企業行業分布來看,已上市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廣西的傳統優勢企業,部分新型經濟行業如計算機、通信行業在數量上并不占優(見表1)。

從2019年和2020上半年IPO過會的企業分行業類統計來看,計算機、電子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過會機會較多,帶有高科技附加值的新型行業經濟企業較受青睞(見表2)。

從廣西工業企業分行業指標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在廣西工業行業中規模占比較小,其資產僅占工業行業總資產的4%左右,明顯少于農副食品加工業、汽車制造業等傳統優勢行業,因此廣西目前的主要經濟結構難以支撐大量新型經濟行業優質企業進行IPO上市。
2.2 政府支持力度
如果由政府主動推動企業上市的工作,比如由政府主動牽頭、主動協助解決上市過程中與政府部門溝通相關的問題,出臺獎勵政策等,則上市的效果和成功率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有的省市,政府對企業上市支持力度很大,比如浙江,IPO表現不錯。
2016年,廣西政府頒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區金融辦2019年7月出臺了《重點擬上市企業信息通報幫扶制度實施辦法》。但無論從政策還是行政扶持力度,與沿海省市比較都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浙江與廣西上市鼓勵政策對比見表3。

2.3 服務機構分布
中介機構對IPO幫助很大,包括挖掘項目、培養項目、輔導項目等全過程。券商、會計師、律師等中介機構,基本都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就近服務項目和遠距離服務項目,差距相當明顯。
3 對策建議
3.1 鼓勵企業積極推進上市工作
由政府各機關牽頭,對廣西區內特色行業的龍頭企業進行政策和行政扶持,鼓勵企業上市IPO,對于有發展和上市潛力的企業,推薦進入后備企業資源庫。
3.2 大力發展東盟及RCEP交易商貿企業
把握住廣西在東南亞地理和文化上的優勢,充分發揮廣西在與東南亞等“一帶一路”國家上交流的“橋頭堡”作用,圍繞貿易產業鏈,背靠廣西自貿區優勢,打造一批在電商培訓、商品展示、數字創意、平臺運營、綜合物流、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眾包、大數據、物聯網、線上線下互動交易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的新型經濟企業,打造東盟或RCEP新概念上市題材。
3.3 落實廣西各地區政府對上市公司獎勵政策
目前,在廣西區內除了南寧、梧州等少數地區,其他地區尚未有落實、發布對上市公司的獎勵政策,各地區政府需要積極落實《重點擬上市企業信息通報幫扶制度實施辦法》的精神,出臺和明確對上市公司的獎補政策。出臺更加積極的獎勵政策,如對IPO上市未通過審核的企業發放一定補助。
3.4 加強政府引導,充分發揮產業發展基金對準上市公司的扶持
利用政府的信息和信譽優勢,由政府出面引導和推介,吸引國內外知名的產業發展基金,對廣西區內有上市潛力的準上市公司進行投資及扶持,加速和推動上市流程,打通資本和實體產業聯系的渠道,實現資本和產業的共贏。
3.5 建設中介機構隊伍
鼓勵從外部引進急需的專業中介機構如知名券商,培育發展本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機構,深入開展對接資本市場服務工作,為支持廣西企業IPO上市提供全過程、多維度的幫助。從政策、落戶和住房等方面,對引進的專家人才進行鼓勵。
參 考 文 獻
[1]唐文秀.IPO公司產品市場競爭效應研究及實證分析[D].重慶:重慶大學,2015.
[2]楊潔,郭俊峰.地方IPO上市潮與區域經濟發展——來自我國地級市非平衡面板數據模型的證據[J].東南學術,
2017(2):16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