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1-5640-3092
摘? 要:提高“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的教學質量對相關專業(物流工程、工業工程等)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有顯著意義,為了理清課程教學改革思路和方向,本文對課程教學知識體系進行了梳理,將知識體系劃分為基本概念、方法工具、分析體系及應用遷移四個層次,并在此基礎上歸納了課程教學特點,最后,對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提出了三個設想并加以實踐。
關鍵詞:物流? 教學教改? 知識體? 課程特點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1(c)-0204-03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Reform Ideas of "Facility Planning and Logistics Analysis"
CHEN Leile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facility planning and logistics analy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of related majors (Logistics Engineering, industrial engineering, etc.).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ideas and direc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knowledge system, and divides the knowledge system into four parts: basic concepts, methods and tools, analysis system and application transfer. This paper sums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Finally, it suggests three ideas and puts them into practice.
Key Words: Logistics; Teaching reform; Knowledge system;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是物流工程、工業工程本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是為培養物流工程、工業工程人才適應各類工業設施、物流設施及服務設施的規劃、設計和改善的需要而設置的。該門課程知識點多,系統性性強,是一門跟物流領域理論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正因此,許多教學工作者對該門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有綜合性課程教學問題及改革措施的思考,也有校企合作提升課程教學實踐性的探索,還有將案例引入課堂提升教學質量的嘗試。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再一次梳理“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的知識體系和教學難點,并提出了課堂教學改革的設想并加以實踐。
1? 課程知識體系
“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以工業和物流設施為研究對象,圍繞這些設施的選址、平面布置和搬運系統設計等主要問題進行分析、規劃和設計。知識層面從基本概念、方法工具、分析體系及應用遷移四個層次,逐層深入。整體知識體系如圖1所示,以平面布置為例,其基本概念層次包含作業單位、當量物流量、瑪格數、順流程度等,方法工具層次包含工藝過程圖、多種產品工藝過程表、從至表等,分析體系系統化設施布置方法(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簡稱SLP),應用遷移層次,可涉及車間布置、工廠布置、配送中心布置等。
2? 課程知識體系特點及教學痛點
從知識體系可見“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既有理論性學習要求,又有實踐技能掌握要求,對教師教學有較大挑戰,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見圖2):(1)基本概念等理論知識隨著物流行業發展快速更新,如隨著物流裝備與信息技術的發展,AGV、穿梭車、智能貨架等新生事物逐步加入物流設施設備的概念的大家庭;(2)方法工具眾多且分析體系復雜,如SLP分析體系步驟冗長,而且每一個分析步驟中都會涉及多種物流分析工具;(3)研究對象涉及面廣,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較高,其研究對象幾乎涵蓋了人類經濟活動所依賴的所有設施,包含生產設施、物流設施和服務設施,每一類設施中每個一個細分種類的規劃都有其自身特點和要求。
3? 教改設想與實踐
因此,“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組織,同時也要求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和改進。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及教學反饋,“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入手。
3.1 問題引入法的應用
為了改變以往由老師追著甚至是逼著學生“學”的狀態,在教學實踐中應把重點放在了如何促進學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上。因此,在教學內容講解的過程中,為了能讓學生盡快地進入角色,帶著問題聽課,并在聽的同時認真地自主思考。課程的每一部分教學內容都設計和課程知識緊密結合的問題,以引導學生進入自主思考的狀態。比如:選址部分有“超市如何選址?”“便利店如何選址?”等。
3.2 案例教學法的逐步完善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能改善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綜合決策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新型教學方法。“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別是在采用SLP 進行工廠布局理論講授時,只是單純地講解理論,無法真正地讓學生掌握該方法的內涵和應用。針對目前學生自主性、實踐性能力較欠缺的特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案例學習、討論,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潛能,加深學生對有關知識、理論等內容的理解。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學時,在案例分析方面,教師事先對案例分析的具體過程進行充分的設計,考慮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并向學生下發有關案例;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案例討論,教師把握討論的進度及方向,進行必要的提示,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物流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案例討論后,教師及時對學生的案例分析進行總結。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案例有“配送中心布局”、“液壓轉向器廠布局”、和“食品加工企業設施布局”等。
3.3 多重角色體驗式團隊學習機制的探索
好的教學模式是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也是進入“教學相長”良性循環的必經之路。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所扮演的是接受者和被考核者的單純的學生角色,因此,學習時常常“只聽不想”,完成作業時“只做不分析”,因此學習的效果將大大折扣。所以,通過學生角色多重化的設計,引導學生進行更專業而富有成效的思考和努力是非常必要的。具體思路是,通過案例解讀引導學生從生產經理等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并帶著這些問題學習;為學生設計領導者、進度控制者、質量把關者等不同角色,并從這些角色討論案例或開展小組項目。
4? 結語
作為工業工程、物流工程等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綜合性高,其教學質量對這些專業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有較大的影響。本文分析了“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知識結構和體系的分析基礎,提出了課程教學改革的設想并加以探索。當然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除了重視“教”與“學”及其互動之外,還應用重視學生的“用”,即鼓勵學生對課內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在課外加以拓展和應用,并在大學生科創及學科競賽等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課題和展現機會。
參考文獻
[1] 劉娜,張帆,胡蓉,等.基于案例驅動與CDIO理念的《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62):92-94.
[2] 陳雷雷,李俊."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 科技視界,2016(24):64,107.
[3] 呂瑞峰.《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沙盤實驗教學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23):261-264.
[4] 鄭小梅.國外高校校園靜態交通體系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9.
[5] 周世寬,王萬雷,楊靜萍,等.基于OBE理念任務驅動型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課程教學方式研究[J].物流技術,2019,38(4):114-117.
[6] 梁子婧.江蘇區域物流空間非均衡態勢及演變機制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