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楠基
美國、歐洲和其他早期工業化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基本達到峰值。與此不同的是,大多數其他國家直到最近才開始關注氣候變化。但在過去一年里,各國政府紛紛宣布了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日期,并承諾采取更有雄心的脫碳途徑。
改變的部分原因在于,新冠疫情為我們敲響了潛在風險的警鐘。政治、商業和公民社會領導人,認真對待可能引發另一場系統性或全球性危機的未來“綠天鵝”事件的威脅。
此外,越來越多的政府已經認識到,追求 “碳中和”目標也將推動經濟增長,為公民提供更高的生活質量。一國越是努力用氫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就越具有經濟競爭力。畢竟,脫碳需要廣泛采用新技術,進行大量基礎設施投資,所有這些創造了就業機會,并為更多的新市場奠定基礎。
話雖如此,每個國家都需要根據內在優勢、不足和需要,制定自己的戰略。以韓國為例,由于我們的地理位置不利于風能或太陽能發電,實現“碳中和”的挑戰尤其巨大。此外,由于我們嚴重依賴制造業,2050年實現凈零將帶來失業、擱淺資產和其他嚴重的社會和經濟風險。管理這些風險,需要我們仔細設計政策。
為此,韓國在2020年推出了兩項主要氣候政策倡議:“韓國新政”和“2050年大韓民國碳中和戰略”。我們的目標是促進節能技術的發展,激勵企業采用這些技術和其他環保做法。
幸運的是,韓國的信息技術和儲能系統部門,已在幫助加快智能電網的部署;許多企業正在進入有前途的創新領域,從清潔汽車到白色生物技術(利用活細胞生產紡織品、可生物降解塑料等產品)。我們的戰略也側重于發展循環氫經濟。韓國的氫循環利用率高達86%,在這個關鍵行業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在投資方面,政府的重點是創造一個自給自足的環境,讓綠色科技初創企業獲得充足的資金。在今年發布新的綠色分類后,我們將建立一個公開和有效的排放交易機制,并采取措施保證可靠的公司披露。韓國的碳市場已經覆蓋了韓國總排放量的70%以上,并在迅速發展,以保證那些追求有意義的減排的企業獲得回報。
任何凈零戰略的關鍵,是實現產業的平穩重組。例如,我們將支持從內燃機轉向清潔車輛的轉型,為現有員工提供再培訓,并引入新計劃為下一代員工培養高需求技能。中央政府將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制定適合當地經濟需要的計劃。
最后,我們正在規劃“氣候應對基金”和其他形式的財政資助計劃。為了兌現我們對于根據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的承諾,我們今年將提交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還將宣布停止對燃煤電廠的海外資助。
我們希望,所有其他國家都對本國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進行同樣的雄心勃勃的修訂。氣候變化不是任何一個國家單獨行動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制定我們自己的凈零戰略并廣泛分享,來鼓勵更廣泛的參與。畢竟,一個國家的氣候政策,只有在與鄰國精誠合作時才是有效的,在制定法規和貿易政策方面尤其如此。
我們還必須支持尚未達到排放高峰的發展中國家。作為“氣候行動財政部長聯盟”的新成員,韓國將信守向綠色氣候基金捐贈3億美元的承諾,并將官方發展援助中的綠色份額從6%提高到20%以上。
我希望2021年將成為國際社會重返巴黎軌道的一年。如今,“碳中和”的競賽已經開始,我相信,韓國的“碳中和”戰略,就像我們的總體經濟發展經驗一樣,可以成為其他國家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