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然

棉花無處不在,是個并不讓人如何驚艷的作物。但它柔軟、純潔的天然纖維使它有一個飽滿的自我,更使它成為世界經濟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棉花的規模種植在中國已有幾百年歷史,尤其是好的棉花意味著高附加價值。近年來,有無數的入局者搶灘純棉制品市場,但全棉時代的影響力和市場地位仍然難以撼動。其創始人李建全經常提及一朵棉花的故事,不過,全棉時代的生命力還在于更重要的東西—它不僅重啟了國貨的品牌價值,更是深度引領了綠色的、可持續的消費觀念。
近日,“中國棉花”可持續發展項目啟動后,以全棉時代為代表的更多企業有更多機會將天然的生活理念與健康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傳遞給更多人。
棉花這門生意,可以說是雙贏的。它既是經濟的,又是環保可持續的,能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早在創立之初,全棉時代就定下三大原則,“質量優先于利潤,品牌優先于速度,社會價值優先于企業價值。”某種意義上來說,推動純棉消費習慣,就是倡導簡約、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棉花不同化纖,它耐鹽堿、喜光照,是自然給予土地的饋贈,就算是在貧瘠的鹽堿地和沙漠地也能找到生存的間隙,并為地區緩解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作出了貢獻。全棉時代的發展,就像棉農勞作,從一畝普通的棉田出發,精耕細作,細心呵護。
為了在全球市場上打造“中國棉花”品質國貨的形象,2021年6月17日,由中國棉花協會和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棉花會議”在蘇州舉辦。
這屆會議的主題極具意義,“打造開放、 包容、可持續的世界棉業”。這一主題正契合了全棉時代一直以來的發展理念。全棉時代作為消費端的首批企業參與了這一次大會,并承擔了一項重要任務—協助中國棉花協會制定并推廣消費端棉花標準,攜手多方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選擇、更貼心的產品體驗,不斷擴大棉制品消費。
在“中國棉花的可持續發展”主題的圓桌討論中,李建全表示,一家企業能長久發展,要看它對用戶、對社會的價值到底有多大,這是全棉時代對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樸素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大會還舉辦了由全棉時代獨家冠名的“中國棉花之夜”活動,由全棉時代打造的“棉”主題走秀,向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時尚盛宴。
除了棉花什么也不添加的全棉水刺無紡布,是全棉時代的特色面料,在加入設計師的創意與靈感后,每一件作品柔軟溫和又充滿自由的氣息,時尚與棉的生命力在這里被充分演繹。

如今,全棉時代已經將純棉背后所蘊含的健康、美好生活理念拓展到了多個生活場景里,呼應了當下新一輪生活方式升級的需求。
人類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如何引發人們關于棉花與生活、棉花與生態可持續的思考與討論?企業需要為此作出努力。因為,企業是社會的一分子,企業的目的也必須在社會之中。正如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言,企業的目的必須超越企業本身。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費、紡織品出口國,第二大棉花生產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紡織品服裝消費提出更高要求,這促使我們一定要生產出更好的棉花,造出更好的棉制品。為了在全球市場上打造“中國棉花”品質國貨的形象,棉花生產、流通、紡織、服裝等全產業鏈環節企業亟需聯合起來。
推動純棉消費習慣,就是倡導簡約、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為此,中國棉花協會發起了“中國棉花”可持續發展項目。這一項目著眼于中國棉花產業安全、高質量發展、國際影響力等行業關切重點,通過建立中國自主棉花可持續標準及認證體系,開展可持續棉花認證。
據了解,該項目目前已完成生產端可持續標準 《“中國棉花”生產管理規范》的制定與發布。
接下來,將與棉花產業鏈條上的各類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在其做出使用CCSD認證棉花承諾的同時,通過透明、可追溯的產業鏈管理,確保其使用的棉花符合可持續發展標準與理念。
這一規范希望實現的目標很明確,將幫助生產者理解可持續發展要求,減少污染;促使生產者使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更好的事,節能減排;尊重勞動,致力于保障勞動者享有均等的機會與權益;幫助生產者提升質量管理意識和水平,提升質量。
事實上,全棉時代一直是這一目標的踐行者。一直以來,全棉時代的產品對棉花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無紡布技術。為了提升棉花品質,全棉時代在棉花種植端與國內高校和科研專家合作改造棉花基因,幫助棉農從源頭提升棉花品質,正是這種“協同合作、技術創新”理念的實踐。
“國貨”能夠崛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中國制造”品質要求的恪守。全棉時代一直在棉花領域專注這件事。深度參與“中國棉花”可持續發展項目后,全棉時代將有更多機會帶動棉花行業消費端的規范化,倡導棉花及其背后的綠洲圖景。
正值仲夏,花草正盛,棉花還是細細弱弱的瓣瓣黃花。數月之后,它們終將經過一場激烈的怒放,棉絮吐露漫山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