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莉 周 祥 高 雅 李 萌 張光銀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身科,天津 300193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對醫學人才的 整體素質,尤其是人文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醫學心理學課程的設置可以使醫學生的道德、社交、心理、文化等人文素質的充分發展,以期在將來的行醫過程中能夠融洽的處理好醫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更好地為人民服務[4]。有研究顯示,雖然網絡授課形式多樣,采用的直播平臺及學習軟件有很多種類,但學生學習效果似乎并不理想[5]。本研究調查并分析醫學生接受醫學心理學網絡教學方式的現狀及效果,以期進一步探索醫學心理學課堂與網絡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本研究以2020 年3 月—7 月天津中醫藥大學2018 級中醫內科班116 名選修醫學心理學課程的本科生為調查對象,于2020 年7 月課程結束后發放電子調查問卷,進行一般信息采集和情商測定。
1.2.1 調查方法 利用問卷星在線數據采集系統生成二維碼收集數據(https://www.wjx.cn)。詢問與網絡式教學有關的問題,包括既往是否參與過網絡教學,是否了解基于網絡平臺的教學模式如何進行學習以及學習時使用哪些類型的網絡資源等。同時,應用特質應對方式問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和情緒智力量表(wong and la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WLEIS)評估該班本科學生的情緒智力。
1.2.2 特質應對方式問卷(TCSQ)特質應對方式問卷[6]由20 個條目組成,反映的是被試者面對挫折困難時的積極與消極的態度和行為特征,從而評估被試者在生活中對各種事件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策略。共2 個方面,包括積極應對(PC)和消極應對(NC),各含10 個條目,條目1、3、5、8、9、11、14、15、18、20 評分累加,即得積極應對分;條目2、4、6、7、10、12、13、16、17、19 評分累加,即得消極應對分。每個條目1~5 分,每個等級的意義分別為“肯定不是、基本不是、有時是、基本上是、肯定是”。
1.2.3 情緒智力量表中文版(WLEIS-C)該量表由美國心理學家Wong 和Law(2002)等編制而成[7-8],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所以本研究使用該量表作為被調查醫學上的情商測定。WLEIS 量表將特質情緒智力(TEI)劃分為自我情緒評估、他人情緒評估、情緒管理和情緒運用4 個維度,總共16 道題。評價和判斷的標準從“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5 個等級分別記1~5 分,可以計算平均分或總分,量表總得分越高,提示其情緒智力水平越高,即情商水平越高。
本項研究在線調查了天津中醫藥大學116 名醫學生,共85 名醫學生完成了全部調研內容,并最終納入研究,完成率為73.3%。在納入樣本中,年齡19~27 歲,平均(21.28±1.52)歲。其中女53 名,男32 名。在自我心理健康評估條目中,9 名認為自己心理健康狀況一般,而40 名認為自己心理比較健康,有36 名認為自己心理非常健康。
所有人都在線學習了醫學心理學,其中27 名認為學習醫學心理學對自我的心理健康維護與促進幫助很大,20 名對自我的心理健康維護與促進幫助一般。對于本醫學心理學各部分內容的學習難度調研,29 名認為患者心理與醫患關系部分學習的比較難或者很難。50 名同學認為課堂與網絡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是他們更喜歡的教學方式,僅有2 名同學認為網絡教學是最好的教學方式。
TCSQ 結果顯示,49.4%(42/85)的醫學生基本上或肯定能較快將消極因素化為積極因素,而88.2%的學生對困難和痛苦能很快適應。見表1。

表1 選修醫學心理學課程的學生的特質應對方式(例,n=85)
WLEIS-C 問卷總分及各維度結果顯示,74.1%(63/85)的醫學生基本上能敏銳地發現他人的情緒和情感變化,76.5%(65/85)的醫學生能夠善于觀察他人的情緒,而56.5%(49/85)的醫學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在臨床接診患者過程中非常重要。見表2。

表2 選修醫學心理學課程的醫學生的情緒智力評價(例,n=85)
醫生職業本身對醫生的專業技術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以及人文素質具有很高的要求,然而長期以來側重于強調醫學生對醫學基礎理論和技術知識的掌握是我國醫學高等教育的主要特點。醫學院校不夠重視醫學人文素質教學,對醫患關系、社會道德等因素重視程度不高,甚至對生命缺乏敬畏[9-15]。醫學心理學是引導醫生關愛生命和患者的必修課程,是對醫學生進行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新醫學模式轉變的必要路徑,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改革正在不斷深化[16-18]。醫學心理學課程具有提高醫學生人文素質,立德樹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20]。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新醫學模式的變遷和改革,臨床醫學對心理學的要求已經跨越理論的需求[21]。
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而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夠發揮了數字化教學的優勢,滿足學生的學習自我成就感,同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2]。筆者對醫學心理學這門課線上教學之后進行在線教學反饋調研,80 名學生對醫學心理學的“線上教學”形式感到滿意或很滿意,占94.1%,部分學生更支持“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TCSQ 多個研究顯示,該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支持,能夠反映出具有個體特質屬性且與健康有關的應對方式,醫學生由于在高校接觸人文素質培養并更加注重身心健康,故其應對方式更偏向于積極應對,與以往研究結果相一致[23-24]。WLEIS-C 總分及各維度結果顯示,95.3%的同學情商良好。有研究顯示[25],情緒智力能夠預測心理健康程度。情緒智力結構中不同因子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有助于為醫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職業素質培養提供科學的依據。通過醫學心理學課程的網絡教學實踐,醫學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將逐步完善,任課教師專業素質得到提升,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教學水平逐步提高。其中,健康心理學模塊的教學效果已在提高醫學生自身心理素質等方面得到充分體現,而醫學心理學課程的效果有待在今后的醫學生臨床實踐中進一步研究。